第五十一章 华幺妹急送噩号 赵晓华黑夜祭夫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一家人刚才就像掉进洪水里,沉没在即;如今好像抓住了河中的一根漂木,喘了口气,有了点希望。
一家人向山下走了几步,不知为啥,又慢慢地退了回来。
不知姜大山带回来的消息是喜还是忧,一家人想知道但又怕知道,走出去的脚步,只好又退了回来。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有的人早上出门时还是好好的,晚上回来,头上就被戴上了现行反革命帽子;有的人早上出门,晚上已被关进了监狱;更有甚者,早上还活蹦乱跳地出门,晚上抬回来的已是死尸;;何况石岩,这个背着沉重历史包袱、长时间音讯渺无的人呢!
此时的赵晓华,想得特别多,也特别复杂。她想,公公可能是路上有武斗,或是没买到车票,或是生病了,耽误了时间;又想,难道是石岩病了,或是石岩在批斗时打伤了?想到这里,她不敢往下想了,再往下想,就、就、
此时的赵承古,凭他的直觉,知道出大事了。谁出大事了?当然是石岩。石岩出什么大事了?他不敢想了!只是心里在问:“一个遵纪守法、求学上进的青年,一个热爱祖国、寻找和保护国宝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有这般下场?为什么?为什么?”
此时的姜大妈,什么也不想,她一心求菩萨。先求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再求大仁大义的关云长关老爷,最后求保一方平安的土地爷爷,她不求官,不求利,只求菩萨们保佑儿子石岩平安!
山下的人影越来越近了,姜小梅忍不住冲下去,来到姜大山面前。只见离家才几天的姜大山脱了人形,她哭着喊:“爹,你这是咋的了?”
姜大山一见女儿姜小梅,两眼一黑,“咚”地一头栽倒地上。黑地里传来姜小梅撕心裂肺的哭叫声:“爹,爹呀!”
山垭口的人,再也沉不住气,一齐跑下山坡,围在姜大山身边,七嘴八舌地喊着:“爹,爹呀,你醒醒!”这是赵晓华的哭喊声。
“老头子,你这是咋的了?你还没说儿子的事呢!”这是姜大妈的哭喊声。
华幺妹拉住赵晓华的手,哭着说:“姐,我是幺妹,这里风大,把大叔背回家再说吧!”
赵晓华一听是华幺妹的声音,抓住华幺妹哭着问:“建秀!幺妹呀,你说爹是怎么了?”
华幺妹把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姐,这里风大,把大叔背回家再说吧!”
华幺妹不说姜大山昏倒的原因,赵晓华更感到问题严重,她全身发抖,说不出话来了:“幺、幺、幺、”
赵承古听见华幺妹来了,又见她不说姜大山昏倒的原因,心里明白,他的猜想被证实了:“石岩出事了,出大事了!”这时,他想哭,却哭不出来;他想喊天,黑沉沉的天,不忍心看见山垭口这群可怜人,它闭上眼,保持沉默;他想喊地,地就在脚下,地上发生的事,地早就看清了,记在心里了;山垭口的人,已六神无主,乱成一团,再这样下去,这一大家人都要毁在山垭口了;他必须清醒,他必须站出来说话了:“大家听着,华幺妹说得对,这里风大,有天大的事,回家再说!小梅,把你爹背回去;亲家母,你好好抱小鼎;幺妹,把你晓华姐扶回去!这里风大,大家快回去!”
一家人终于回到家里,但他们不知道是怎样回去的。
姜小梅点上灯,一家人痴呆呆地坐在房里,谁也不说话,谁心里都明白:“石岩出事了。”
姜大山在床上,直挺挺地躺着,从他踏进铁石岩起,到他回到山垭口止,这六天来,他的眼泪,已经淌干了;他的心,在流血;一到山垭口,他不知咋个开口,就昏倒了。
华幺妹这些年来,她爹碰死了,哥吊死了,石岩又被烧死了,眼睛就是一条河,泪水也早流干了;精神就是一块石头,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石头也被击碎了。她见这一家人个个痴呆呆的,她反客为主,把又饿又惊的小鼎用背带背在背上,点火烧水;水开了,她扶起姜大山的头,给他喂了半碗开水;她打开柜子,找到挂面和鸡蛋,给石鼎煮了碗面,喂他吃饱了,把他哄睡了,又弄了一罐子稀饭,在火上慢慢地煮着。
华幺妹就像变戏法一样,把这些都弄好了。
一家人还昏沉沉地坐在那里,悄悄流泪。
赵承古觉得是时候了,走到姜大山床前,见姜大山已经醒了,问:“亲家,就是天大的事,不发生也已经发生了,你给我们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大山还没开口,就泣不成声,说:“我、我说不出来,叫、叫幺妹说吧!”
大家紧张地盯着华幺妹。
华幺妹低着头,含着泪,小声说:“石岩哥,他、他死了,在窝棚里,被烧、烧死了,”
华幺妹话未落音,赵晓华就像瘫了一样,跌到地上,失声痛哭起来:“石岩,石岩呀,儿子小鼎还没见过你,半坡村的妈和妹妹想见你,你给我说的,等天下太平了,我们一起向国家上交古鼎,这些你都没有做,为什么就走了呢?呜、呜、呜、”
姜大妈放声大哭:“苦命的儿啊,你受了一辈子苦,没过一天舒心日子,就这样走了,妈心里难过呀!妈想见你一面,都没见着,你就走了!呜、呜、呜,”
赵承古老泪纵横,仰天一声长叹:“老天爷呀,你为什么总让老实人吃苦?你为什么总让好人命不长?为什么?为什么?”
姜小梅两手握拳,哭喊着:“哥,我还没见着你,你就走了!呜、呜、呜!”
姜大山也在床上,放声痛哭起来:“儿啊,你有知识有文化,对人又那么善良,又没整过谁,咋个总是吃苦受罪,好人咋个没好报呢?老天爷,你不公啊!呜、呜、呜,”
石鼎被哭声吓醒了,也“哇哇”大哭起来:“哇、哇、哇,”
华幺妹搂着石鼎,嘴里说:“小鼎不哭,小鼎不哭,”说着说着,她也跟着哭起来:“哥啊,你就这样走了,你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他们今后咋个过呀?晓华姐今后咋办呀?呜、呜、呜,”
半坡村的山腰里,闪出一点昏暗的灯光,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感天地,泣鬼神;连夜空的星星,也眨着泪眼,大滴大滴的泪珠,从星空掉下来,划破夜空,闪着光芒,落到地上。
哭声中,突然传出姜小梅的怒吼声:“华姐姐,你说,是谁烧死了我哥?我要他尝命,我要他不得好死!”
姜小梅一吼,屋里的哭声戛然而止,大家一齐望着华幺妹。
赵晓华哽咽着问:“幺妹,你哥是被谁烧死的?”
华幺妹说:“哥是半夜时,在窝棚里被烧死的。我是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赶回铁石岩的。我看到窝棚已变成一片焦土,焦土堆中,横着一具被烧成焦黑的尸体,大家都说那就是哥的尸体。当时生产队的干部社员都来到山顶,听社员们说,刚才有两个造总的头头,一个是西都来的,叫胡佐;一个是南通县的,是个女的,叫李琼;他们到过窝棚,”
赵晓华一下站起来,狠狠地说:“这两个坏蛋,一定是来抢夺古鼎的,石岩不交古鼎,被他们烧死了!我要他们陪我石岩,我要找他们算账,”
赵承古拉赵晓华坐下,说:“晓华,你坐下,听幺妹把话说完!幺妹,接着说!”
华幺妹接着说:“听生产队的人说,哥死的头一天,姓胡的带了一百多武斗兵,在铁石岩搜了一天山,把二癞子和哥分别叫到小学问话;半夜时窝棚就起火了,哥就被烧死了;第二天一早,姓胡的和那女人也到了窝棚,那姓胡的还说,是哥晚上冷,起来烤火,引燃了窝棚,自己把自己烧死了;还说,哥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不准收尸,要暴尸三天,”
赵晓华大哭说:“胡佐,李琼,你两个狗男女,你们夺鼎不成,就烧死了石岩,还要暴尸三天,我一定要报这个仇;我报不了,叫石鼎长大了,也要报这个杀父之仇!”
华幺妹又说:“姓胡的和那个女人,见哥死后,下山带着武斗兵走了。我和人才偷偷地钉了副棺材,半夜上山,用布把哥包好,装进棺材,入土安葬了!”
姜大山从床上坐起来说:“我找到儿子的坟,当场昏死在坟前;是幺妹来给儿子烧七纸,发现了我,救了我,”
听到这里,赵晓华抱着石鼎,“咚”地一下跪到华幺妹面前,就要叩头,吓得华幺妹也急忙跪下来,抱住赵晓华,哭着说:“姐,你这是干啥呀?”
赵晓华抱着华幺妹说:“妹妹,你哥死得冤;但他死后,你和文才,不怕受牵连,没有让他暴尸荒野,没有让他光着身子下黄泉,还给他做了寿木,让他入土为安,我和石鼎谢你了,”
华幺妹说:“姐,他是我哥,你不在那儿,那就是妹妹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谢啥呀!快起来!”
突然,姜小梅“咚”地一下,也跪到华幺妹面前说:“华姐姐,你不怕别人给你扣帽子,安葬了我哥,还救了我爹,我给你叩头了!”
华幺妹拦住姜小梅叩头,哭着说:“妹妹,我小时死了妈,爹为护鼎也死了,姜大叔是石岩哥的爹,也就是我的爹,救爹是我这个当女儿的应该做的,叩啥头呀!”
三个年轻女人,哭成一团。
姜大妈拉起三个女儿,说:“文化大革命整死了我儿子石岩,我这老太婆只要能活到太平世界那天,我就要为我儿子讨个说法,讨个公道!今天,我又多了个女儿,我、我、”
华幺妹扑到姜大妈怀里,哭着叫了声:“妈!”
姜大妈搂着华幺妹,哭着说:“女儿呀,我苦命的女儿!造反派天天说,搞文化大革命就是不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咋个搞来搞去,吃苦受罪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当天晚上,半坡村的姜家小院里,灯光亮了一夜,凄厉的哭声响了一夜。
幸好姜家小院在半山腰上,离生产队最近的人家也有两公里,昨夜的哭声没有惊动乡邻,才没有惹来麻烦;但赵晓华病了,不吃不喝,还发着烧,把一家人急坏了。
由于华幺妹已给石岩料理好了后事,大家才有时间,一边伤心落泪,一边劝解赵晓华,等她病好了,再去铁石岩祭祀石岩。
赵晓华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哭不闹,但她脑子里,石岩的形象,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展现在她脑子里:在西都大学图书馆资料库里,满脸是灰的石岩正在查找古鼎资料;赵晓华用饭盒端来饺子,石岩用手去抓,被赵晓华挡了回去;赵晓华指了指石岩的手,石岩一看手,两手是灰,赵晓华只好喂石岩饺子;石岩吃得又甜又香,赵晓华幸福地笑了;在大巴山顶的窝棚里,石岩和赵晓华在华幺妹的主持下,在古鼎前拜堂;拜完堂,华幺妹离开了窝棚,窝棚里只剩下石岩和赵晓华,他们互相深情看着,两人渐渐靠近,石岩猛地上前,把赵晓华搂在怀里,两张嘴深深地吻着、吻着,退到床边,倒在床上;在西都大学赵承古家里,石岩关上门,把耳朵贴在赵晓华凸起的肚皮上听着、笑着,说:“晓华,我们有儿子了,保护古鼎有接班人了,哈、哈、哈!”
铁石岩山顶上,窝棚燃起熊熊大火,石岩浑身是火,在大火中挣扎、呼喊,最后倒在大火中;
赵晓华一下坐起来,惊叫道:“救火呀,快救石岩呀,救救石岩呀!”
一家人见赵晓华醒过来了,才松了口气。
华幺妹扶着赵晓华,姜小梅给赵晓华喂开水。
赵晓华喝了水,就要下床,被大家阻止了。她有气无力地说:“爹,妈,爸,我带着石鼎,马上去铁石岩,给石岩烧纸,尽妻子和儿子的责任!然后,我就在那里陪着石岩,一直到死。生前我不能天天陪他,我死后就能与他天天在一起了”
姜大山和姜大妈,听了十分伤心,他们用祈求的目光望着赵承古,希望他说服赵晓华。
赵承古对赵晓华说:“晓华,你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而且,我们和你一样,一样承受着失去石岩的巨大打击;但你不要忘了,你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你就这样倒下去,他们咋办?石岩要是地下有知,他咋想?孩子,华幺妹已经替我们办了石岩的后事,你用不着急匆匆地去铁石岩了;等你养好了身子,爸陪你去!”
姜大妈说:“孩子,妈也陪你去!”
姜小梅说:“爹留在屋里看家,我也去,我去带小鼎!”
赵晓华听了,搂着石鼎,哭着说:“爹,妈,爸,我、我听你们的!”
赵晓华慢慢地好起来了,一顿能喝半碗稀饭了。
赵晓华叫华幺妹陪着她,给她讲石岩的事。
华幺妹慢慢地回忆着,全家人都丢下手中的活,听她讲石岩的往事:华幺妹讲道:“石岩哥回家过年后,我在山上给哥守窝棚;初二那天,二癞子闯进窝棚,见四下无人,企图欺侮我;正当危急时刻,哥及时赶到,救了我;从那以后,二癞子更恨哥了。”
姜小梅突然吼道:“我晓得了,一定是那个二癞子放的火,老子过几天找他报仇去!”
姜大妈吼道:“你晓得个啥?听完了再说!”
华幺妹又讲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里的造总司令李琼,带着一百多造反派到铁石岩破‘四旧’,把哥捆起来,*哥交出古鼎;不管造反派怎样批斗、吊打,哥就是不交古鼎;李琼派人把我抓去,*我说藏鼎的地方,我也坚决不说,李琼急了,把我吊起来,说我不说出藏古鼎的地方,就当众把我衣服脱光示众。哥听了对李琼说,只要把幺妹放了,他带李琼去羊圈岩取古鼎”
赵晓华问:“后来呢?”
华幺妹继续说:“我当时吓坏了,又怕哥为了我交出古鼎,十分着急,可哥叫我快走。我后来才听说,哥把造反派引到羊圈岩,在洞里挖出一个煮饭的破罐子,哥把古鼎早转移地方了!”
大家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
华幺妹讲完了,大家闷闷不乐地走了,屋里只剩下赵晓华和华幺妹。
赵晓华问:“妹妹,你结婚了,陈老师对你好吗?”
华幺妹说:“好。后来造反派四处抓我,文才把我藏在老鸦岩他大舅家里;哥出事后,我急得直哭,是我们一起为哥办的后事,哥用的寿材,还是文才做的呢!”
赵晓华说:“文才真是个大好人。你哥过去,就担心你的婚事;你现在有了文才,你哥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了。”
赵晓华停了片刻,小声问:“幺妹,你刚才说,你哥把古鼎转移地方了,你知道他把古鼎转移到什么地方了吗?”
华幺妹急忙说:“哥没给我说,我以为哥给你们说过,正想问你们呢!”
赵晓华想:“石岩生前来不及将藏鼎的地方告诉华幺妹,也没告诉我,古鼎又回到祖先那里去了。”
赵晓华说:“你哥带信,只说把古鼎转移地方了,来不及告诉你和我们具体地方,就突然走了,他把古鼎也带走了,古鼎又成了千古之谜!”
赵承古跨进门,说:“对。过去,古鼎失踪了半个世纪,石岩在大巴山把它找到,终于揭示了华家四代护鼎的千古之谜;现在石岩走了,古鼎又掩埋进泥土中;唉,就让它掩埋在泥土里吧,只要是掩埋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行,反正现在又无法上交给国家;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代,若能在大巴山挖掘出古鼎,又会揭出一段感天动地的护鼎事迹来!”
赵晓华伤感地说:“爸,石岩走了,古鼎又不知掩埋在那里,支撑我活下去的两根精神支柱都没了,我今后咋办呢?”
赵承古说:“晓华,石岩走了,而石岩寻找和保护古鼎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走;你应该和幺妹联合起来,继续寻鼎;找到古鼎后,研究古鼎;等到太平世界到来的那一天,你们一起把古鼎上交给国家,完成石岩的遗愿。”
赵晓华精神一振,拉着华幺妹的手,说:“爸,你说得对,找到古鼎,完成石岩的遗愿!妹妹,你愿意吗?”
华幺妹说:“姐,我愿意!”
赵承古说:“石岩寻鼎的时候,是在全世界寻找,是大海捞针;你们现在寻鼎,有了明确的范围,但困难仍然有,文化大革命这道关难过哟!”
赵晓华说:“爸,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总没有石岩遇到的困难大吧!万一我们找不到,还有儿子石鼎呢!”
赵承古高兴地说:“晓华,我放心了!古鼎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了;已在你们身上生根了,总有一天,还要在你们身上开花、结果!
三天后,全家人商量的结果,为了不惊动当地的造反派和带来麻烦,这次去大巴山祭祀石岩,主要是赵晓华和石鼎去,姜小梅虽也同去,她主要负责带石鼎;待今后形势好了,赵承古和姜大山夫妇俩再去。
赵晓华一行临走时,赵承古说:“晓华,你这次去的主要任务,是祭祀石岩,寻找古鼎的事,下一步再说;还有,现在是文化大革命,石岩又有右派帽子,做事小心,千万别给幺妹和文才留下后患,他们还要在铁石岩生活一辈子呀!”
赵晓华点点头,一行四人,上路了。
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瑟瑟秋风中,一直望着他们,直到很远很远。
23西都136厂汽车队的司机刘绍康,开车经过广场时,见广场上还挂着二十五个的兵团烈士遗像;一队红卫兵正在烈士遗像下开会,一会儿献花圈,一会儿默哀奏哀乐,一会儿又在声讨和宣誓,引得过往行人眼泪直流。刘绍康见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停下车,对徒弟小马说:“小马,去把你叔的像取下来,拿回去烧了,我每次开车过这儿,见了这些相片心里就不舒服!”
小马惊奇地说:“师傅,绍学叔是烈士,是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英雄,他的遗像不能取!”
刘绍康指着那排烈士遗像,笑着说:“哈哈哈,烈士?我看这文化大革命越搞越离谱了,这些烈士一个个活得好好的,却天天接受花圈,天天接受默哀,天天奏哀乐,这要折寿的!”
小马听了,小眼睛瞪得牛眼睛大,半天才缓过气来,小声问:“师傅,绍学叔他们还活着?这是真的?”
刘绍康说:“当然是真的。”
小马疑惑地问:“这是咋回事?”
刘绍康看四面无人,对小马说:“这事我只对你一个人讲,你发誓不外传!”
小马举手发誓说:“我发誓,师傅讲的事我绝不外传,外传了就一辈子讨不到老婆!”
刘绍康把嘴附在小马耳边,给他讲了石岩救二十五个人的事。
小马听了,半天才说:“天啦,简直就跟电影里演的一个样,太神奇了!师傅,绍学叔的照片现在不能摘,那里人多,等到半夜无人时,我再来摘!”
刘绍康说:“行。”
下午,小马憋不住了,叫女朋友小文发誓后,把二十五个烈士还活着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文。
小文一听这个消息,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即把这个神奇的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小丁。
小丁就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男朋友小苟。
天快黑了,赵晓华一行四人来到铁石岩下的山沟。
赵晓华说:“幺妹,你先回看看生产队的情况,如有变化,你立即下山通知我们;若没有什么事,隔半个小时后,我们直接上山,你在山上等我们。”
华幺妹点点头,急忙上山了。
华幺妹走后,赵晓华找到一个视野开阔又避风的路边石洞,让姜小梅和石鼎躲在里面避风,她站在外面,顶着寒风,看着表,望着上山的大路,等候华幺妹的消息。
姜小梅说:“嫂子,我们昨晚住在西都大学你家里,一夜不敢开灯,不敢大声说话;现在又这样躲躲藏藏,我们咋成了电影里的地下党了?”
昨晚住在西都大学家里,一来赵晓华想看看家,二来她知道,她和父亲不可能长期在外躲藏,半坡村婆婆家也不可能长住,迟早要回西都这个家,迟早要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为防不测,她们昨晚悄悄回家住,主要是想让华幺妹和姜小梅知道这个家,以后让她俩搞联络,传递铁石岩和半坡村的消息。
赵晓华想:“爸说得对,石岩走了,家里上有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下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的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自己肩上了;在大巴山寻鼎的责任,也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自己的肩上,担子重,责任大,这些都要想到啊!”
想到这里,赵晓华回头对姜小梅说:“妹妹,这不是演电影,因为我们家的特殊情况,*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半个小时间过去了,赵晓华带着姜小梅和石鼎,悄悄摸黑上山了。
来到山顶,赵晓华的眼泪,就“哗哗”地流,她扑到石岩的坟上,抱着坟堆,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石岩呀,你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丢下三个老的和一个小的,叫我一个人咋办呀!石岩呀,我们结婚后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呀,我们幸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你就匆匆地走了,丢下我一个人咋办呀?石岩呀,你受尽苦难才找到的古鼎,现在你突然走了,古鼎又石沉大海,叫我怎么去找啊?呜、呜、呜,”
石鼎年纪小,在这黑沉沉的夜晚,在这秋风瑟瑟的山顶,在赵晓华凄凉的哭声中,他吓坏了,扑到赵晓华身上,“哇哇”大哭起来:“哇、哇、哇,”
华幺妹和姜小梅,早已忍不住,跟着哭起来:“呜、呜、呜,”
陈文才站在路口,一边放哨,一边抽泣:“嗡、嗡、嗡,”
哭了一阵,赵晓华点上香,烧了纸,抱着石鼎,一起给石岩的坟叩了三个头,说:“石岩,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会坚强的,三个老的和一个小的,有我照顾,你就放心吧!古鼎我会找到的,当国家政通人和时,我和幺妹代表你,一定把古鼎上交给国家,完成你的遗愿!”
华幺妹、陈文才、姜小梅,分别在坟前叩头烧纸。
香然尽了,纸烧完了,山顶黑得像锅底,夜风冷得透骨;空中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大地死一般地寂静。
陈文才掩埋好香灰,说:“回去吧,山上太冷!”
华幺妹和姜小梅扶着赵晓华,陈文才抱着石鼎,下山了。
回到华幺妹家,华幺妹和姜小梅煮饭,陈文才陪赵晓华说话。
赵晓华说:“陈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和幺妹即时给石岩办了后事,石岩露尸荒野,死了的和活着的,都不安心啊!”
陈文才急忙说:“晓华姐,石岩哥虽然不幸走了,可他的精神,他的人品、他的知识,就像古鼎一样,千古流芳,是无价之宝啊!我和建秀做的事,是应该的。”
赵晓华说:“过去我和你石岩哥,一直关心幺妹的婚事;看到你们现在这么幸福,你石岩哥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我现在也放心了!”
华幺妹和姜小梅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起来。
自石岩死后,赵晓华就没认真地吃过一顿饭。今天晚上,她终于能到石岩坟前叩了头,烧了纸,哭诉了心里话,还表示要完成石岩的遗愿,尽了妻子的责任,她的心才安定下来,才认真地吃了一顿饭。
饭后,赵晓华取出一张银行存款单,说:“幺妹,你哥生前就决定,在他稿费中取一万元作奖金,奖给你们华家四代保护古鼎所作的贡献;钱虽少,是你哥的心意。你哥走了,现在我代表你哥,当面把这一万元奖金交给你,请你收下!”
华幺妹哭了:“哥,你给我的奖金,我心领了!哥,你走了,姐一个人要照顾三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她够苦的,这奖金你收回,让姐拿去赡养三个老人和孩子吧!”
赵晓华说:“幺妹,我和你哥以前就商定,他的十万元稿费,五万元作古鼎研究基金,一万元作奖金奖给你,给半坡村的公公婆婆一万元养老,剩下三万元给石鼎,我和爸每月有工资,就这么定了。”
华幺妹接过存单,感动得泪流满面。
陈文才见此,感叹道:“现在的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的善良、诚信、理解等优秀品质丢掉了,代之而起的是谎言、欺骗、野心;而石岩哥走后,晓华姐仍实践石岩哥生前的诺言,是何等的伟大和高尚,这就是古鼎和古鼎精神;今后我们在寻找古鼎的同时,也要把古鼎精神找回来!”
华幺妹和姜小梅听了,都点头称是。
赵晓华太累了,她搂着石鼎早早地睡了;明天,她准备和华幺妹、陈文才一起,详细地追寻古鼎的蛛丝马迹,制订出具体的寻鼎计划。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一家人向山下走了几步,不知为啥,又慢慢地退了回来。
不知姜大山带回来的消息是喜还是忧,一家人想知道但又怕知道,走出去的脚步,只好又退了回来。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有的人早上出门时还是好好的,晚上回来,头上就被戴上了现行反革命帽子;有的人早上出门,晚上已被关进了监狱;更有甚者,早上还活蹦乱跳地出门,晚上抬回来的已是死尸;;何况石岩,这个背着沉重历史包袱、长时间音讯渺无的人呢!
此时的赵晓华,想得特别多,也特别复杂。她想,公公可能是路上有武斗,或是没买到车票,或是生病了,耽误了时间;又想,难道是石岩病了,或是石岩在批斗时打伤了?想到这里,她不敢往下想了,再往下想,就、就、
此时的赵承古,凭他的直觉,知道出大事了。谁出大事了?当然是石岩。石岩出什么大事了?他不敢想了!只是心里在问:“一个遵纪守法、求学上进的青年,一个热爱祖国、寻找和保护国宝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有这般下场?为什么?为什么?”
此时的姜大妈,什么也不想,她一心求菩萨。先求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再求大仁大义的关云长关老爷,最后求保一方平安的土地爷爷,她不求官,不求利,只求菩萨们保佑儿子石岩平安!
山下的人影越来越近了,姜小梅忍不住冲下去,来到姜大山面前。只见离家才几天的姜大山脱了人形,她哭着喊:“爹,你这是咋的了?”
姜大山一见女儿姜小梅,两眼一黑,“咚”地一头栽倒地上。黑地里传来姜小梅撕心裂肺的哭叫声:“爹,爹呀!”
山垭口的人,再也沉不住气,一齐跑下山坡,围在姜大山身边,七嘴八舌地喊着:“爹,爹呀,你醒醒!”这是赵晓华的哭喊声。
“老头子,你这是咋的了?你还没说儿子的事呢!”这是姜大妈的哭喊声。
华幺妹拉住赵晓华的手,哭着说:“姐,我是幺妹,这里风大,把大叔背回家再说吧!”
赵晓华一听是华幺妹的声音,抓住华幺妹哭着问:“建秀!幺妹呀,你说爹是怎么了?”
华幺妹把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姐,这里风大,把大叔背回家再说吧!”
华幺妹不说姜大山昏倒的原因,赵晓华更感到问题严重,她全身发抖,说不出话来了:“幺、幺、幺、”
赵承古听见华幺妹来了,又见她不说姜大山昏倒的原因,心里明白,他的猜想被证实了:“石岩出事了,出大事了!”这时,他想哭,却哭不出来;他想喊天,黑沉沉的天,不忍心看见山垭口这群可怜人,它闭上眼,保持沉默;他想喊地,地就在脚下,地上发生的事,地早就看清了,记在心里了;山垭口的人,已六神无主,乱成一团,再这样下去,这一大家人都要毁在山垭口了;他必须清醒,他必须站出来说话了:“大家听着,华幺妹说得对,这里风大,有天大的事,回家再说!小梅,把你爹背回去;亲家母,你好好抱小鼎;幺妹,把你晓华姐扶回去!这里风大,大家快回去!”
一家人终于回到家里,但他们不知道是怎样回去的。
姜小梅点上灯,一家人痴呆呆地坐在房里,谁也不说话,谁心里都明白:“石岩出事了。”
姜大山在床上,直挺挺地躺着,从他踏进铁石岩起,到他回到山垭口止,这六天来,他的眼泪,已经淌干了;他的心,在流血;一到山垭口,他不知咋个开口,就昏倒了。
华幺妹这些年来,她爹碰死了,哥吊死了,石岩又被烧死了,眼睛就是一条河,泪水也早流干了;精神就是一块石头,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石头也被击碎了。她见这一家人个个痴呆呆的,她反客为主,把又饿又惊的小鼎用背带背在背上,点火烧水;水开了,她扶起姜大山的头,给他喂了半碗开水;她打开柜子,找到挂面和鸡蛋,给石鼎煮了碗面,喂他吃饱了,把他哄睡了,又弄了一罐子稀饭,在火上慢慢地煮着。
华幺妹就像变戏法一样,把这些都弄好了。
一家人还昏沉沉地坐在那里,悄悄流泪。
赵承古觉得是时候了,走到姜大山床前,见姜大山已经醒了,问:“亲家,就是天大的事,不发生也已经发生了,你给我们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大山还没开口,就泣不成声,说:“我、我说不出来,叫、叫幺妹说吧!”
大家紧张地盯着华幺妹。
华幺妹低着头,含着泪,小声说:“石岩哥,他、他死了,在窝棚里,被烧、烧死了,”
华幺妹话未落音,赵晓华就像瘫了一样,跌到地上,失声痛哭起来:“石岩,石岩呀,儿子小鼎还没见过你,半坡村的妈和妹妹想见你,你给我说的,等天下太平了,我们一起向国家上交古鼎,这些你都没有做,为什么就走了呢?呜、呜、呜、”
姜大妈放声大哭:“苦命的儿啊,你受了一辈子苦,没过一天舒心日子,就这样走了,妈心里难过呀!妈想见你一面,都没见着,你就走了!呜、呜、呜,”
赵承古老泪纵横,仰天一声长叹:“老天爷呀,你为什么总让老实人吃苦?你为什么总让好人命不长?为什么?为什么?”
姜小梅两手握拳,哭喊着:“哥,我还没见着你,你就走了!呜、呜、呜!”
姜大山也在床上,放声痛哭起来:“儿啊,你有知识有文化,对人又那么善良,又没整过谁,咋个总是吃苦受罪,好人咋个没好报呢?老天爷,你不公啊!呜、呜、呜,”
石鼎被哭声吓醒了,也“哇哇”大哭起来:“哇、哇、哇,”
华幺妹搂着石鼎,嘴里说:“小鼎不哭,小鼎不哭,”说着说着,她也跟着哭起来:“哥啊,你就这样走了,你一家老的老,小的小,他们今后咋个过呀?晓华姐今后咋办呀?呜、呜、呜,”
半坡村的山腰里,闪出一点昏暗的灯光,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哭声感天地,泣鬼神;连夜空的星星,也眨着泪眼,大滴大滴的泪珠,从星空掉下来,划破夜空,闪着光芒,落到地上。
哭声中,突然传出姜小梅的怒吼声:“华姐姐,你说,是谁烧死了我哥?我要他尝命,我要他不得好死!”
姜小梅一吼,屋里的哭声戛然而止,大家一齐望着华幺妹。
赵晓华哽咽着问:“幺妹,你哥是被谁烧死的?”
华幺妹说:“哥是半夜时,在窝棚里被烧死的。我是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赶回铁石岩的。我看到窝棚已变成一片焦土,焦土堆中,横着一具被烧成焦黑的尸体,大家都说那就是哥的尸体。当时生产队的干部社员都来到山顶,听社员们说,刚才有两个造总的头头,一个是西都来的,叫胡佐;一个是南通县的,是个女的,叫李琼;他们到过窝棚,”
赵晓华一下站起来,狠狠地说:“这两个坏蛋,一定是来抢夺古鼎的,石岩不交古鼎,被他们烧死了!我要他们陪我石岩,我要找他们算账,”
赵承古拉赵晓华坐下,说:“晓华,你坐下,听幺妹把话说完!幺妹,接着说!”
华幺妹接着说:“听生产队的人说,哥死的头一天,姓胡的带了一百多武斗兵,在铁石岩搜了一天山,把二癞子和哥分别叫到小学问话;半夜时窝棚就起火了,哥就被烧死了;第二天一早,姓胡的和那女人也到了窝棚,那姓胡的还说,是哥晚上冷,起来烤火,引燃了窝棚,自己把自己烧死了;还说,哥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不准收尸,要暴尸三天,”
赵晓华大哭说:“胡佐,李琼,你两个狗男女,你们夺鼎不成,就烧死了石岩,还要暴尸三天,我一定要报这个仇;我报不了,叫石鼎长大了,也要报这个杀父之仇!”
华幺妹又说:“姓胡的和那个女人,见哥死后,下山带着武斗兵走了。我和人才偷偷地钉了副棺材,半夜上山,用布把哥包好,装进棺材,入土安葬了!”
姜大山从床上坐起来说:“我找到儿子的坟,当场昏死在坟前;是幺妹来给儿子烧七纸,发现了我,救了我,”
听到这里,赵晓华抱着石鼎,“咚”地一下跪到华幺妹面前,就要叩头,吓得华幺妹也急忙跪下来,抱住赵晓华,哭着说:“姐,你这是干啥呀?”
赵晓华抱着华幺妹说:“妹妹,你哥死得冤;但他死后,你和文才,不怕受牵连,没有让他暴尸荒野,没有让他光着身子下黄泉,还给他做了寿木,让他入土为安,我和石鼎谢你了,”
华幺妹说:“姐,他是我哥,你不在那儿,那就是妹妹的事情,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谢啥呀!快起来!”
突然,姜小梅“咚”地一下,也跪到华幺妹面前说:“华姐姐,你不怕别人给你扣帽子,安葬了我哥,还救了我爹,我给你叩头了!”
华幺妹拦住姜小梅叩头,哭着说:“妹妹,我小时死了妈,爹为护鼎也死了,姜大叔是石岩哥的爹,也就是我的爹,救爹是我这个当女儿的应该做的,叩啥头呀!”
三个年轻女人,哭成一团。
姜大妈拉起三个女儿,说:“文化大革命整死了我儿子石岩,我这老太婆只要能活到太平世界那天,我就要为我儿子讨个说法,讨个公道!今天,我又多了个女儿,我、我、”
华幺妹扑到姜大妈怀里,哭着叫了声:“妈!”
姜大妈搂着华幺妹,哭着说:“女儿呀,我苦命的女儿!造反派天天说,搞文化大革命就是不让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咋个搞来搞去,吃苦受罪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当天晚上,半坡村的姜家小院里,灯光亮了一夜,凄厉的哭声响了一夜。
幸好姜家小院在半山腰上,离生产队最近的人家也有两公里,昨夜的哭声没有惊动乡邻,才没有惹来麻烦;但赵晓华病了,不吃不喝,还发着烧,把一家人急坏了。
由于华幺妹已给石岩料理好了后事,大家才有时间,一边伤心落泪,一边劝解赵晓华,等她病好了,再去铁石岩祭祀石岩。
赵晓华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哭不闹,但她脑子里,石岩的形象,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展现在她脑子里:在西都大学图书馆资料库里,满脸是灰的石岩正在查找古鼎资料;赵晓华用饭盒端来饺子,石岩用手去抓,被赵晓华挡了回去;赵晓华指了指石岩的手,石岩一看手,两手是灰,赵晓华只好喂石岩饺子;石岩吃得又甜又香,赵晓华幸福地笑了;在大巴山顶的窝棚里,石岩和赵晓华在华幺妹的主持下,在古鼎前拜堂;拜完堂,华幺妹离开了窝棚,窝棚里只剩下石岩和赵晓华,他们互相深情看着,两人渐渐靠近,石岩猛地上前,把赵晓华搂在怀里,两张嘴深深地吻着、吻着,退到床边,倒在床上;在西都大学赵承古家里,石岩关上门,把耳朵贴在赵晓华凸起的肚皮上听着、笑着,说:“晓华,我们有儿子了,保护古鼎有接班人了,哈、哈、哈!”
铁石岩山顶上,窝棚燃起熊熊大火,石岩浑身是火,在大火中挣扎、呼喊,最后倒在大火中;
赵晓华一下坐起来,惊叫道:“救火呀,快救石岩呀,救救石岩呀!”
一家人见赵晓华醒过来了,才松了口气。
华幺妹扶着赵晓华,姜小梅给赵晓华喂开水。
赵晓华喝了水,就要下床,被大家阻止了。她有气无力地说:“爹,妈,爸,我带着石鼎,马上去铁石岩,给石岩烧纸,尽妻子和儿子的责任!然后,我就在那里陪着石岩,一直到死。生前我不能天天陪他,我死后就能与他天天在一起了”
姜大山和姜大妈,听了十分伤心,他们用祈求的目光望着赵承古,希望他说服赵晓华。
赵承古对赵晓华说:“晓华,你的心情我们十分理解,而且,我们和你一样,一样承受着失去石岩的巨大打击;但你不要忘了,你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你就这样倒下去,他们咋办?石岩要是地下有知,他咋想?孩子,华幺妹已经替我们办了石岩的后事,你用不着急匆匆地去铁石岩了;等你养好了身子,爸陪你去!”
姜大妈说:“孩子,妈也陪你去!”
姜小梅说:“爹留在屋里看家,我也去,我去带小鼎!”
赵晓华听了,搂着石鼎,哭着说:“爹,妈,爸,我、我听你们的!”
赵晓华慢慢地好起来了,一顿能喝半碗稀饭了。
赵晓华叫华幺妹陪着她,给她讲石岩的事。
华幺妹慢慢地回忆着,全家人都丢下手中的活,听她讲石岩的往事:华幺妹讲道:“石岩哥回家过年后,我在山上给哥守窝棚;初二那天,二癞子闯进窝棚,见四下无人,企图欺侮我;正当危急时刻,哥及时赶到,救了我;从那以后,二癞子更恨哥了。”
姜小梅突然吼道:“我晓得了,一定是那个二癞子放的火,老子过几天找他报仇去!”
姜大妈吼道:“你晓得个啥?听完了再说!”
华幺妹又讲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里的造总司令李琼,带着一百多造反派到铁石岩破‘四旧’,把哥捆起来,*哥交出古鼎;不管造反派怎样批斗、吊打,哥就是不交古鼎;李琼派人把我抓去,*我说藏鼎的地方,我也坚决不说,李琼急了,把我吊起来,说我不说出藏古鼎的地方,就当众把我衣服脱光示众。哥听了对李琼说,只要把幺妹放了,他带李琼去羊圈岩取古鼎”
赵晓华问:“后来呢?”
华幺妹继续说:“我当时吓坏了,又怕哥为了我交出古鼎,十分着急,可哥叫我快走。我后来才听说,哥把造反派引到羊圈岩,在洞里挖出一个煮饭的破罐子,哥把古鼎早转移地方了!”
大家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
华幺妹讲完了,大家闷闷不乐地走了,屋里只剩下赵晓华和华幺妹。
赵晓华问:“妹妹,你结婚了,陈老师对你好吗?”
华幺妹说:“好。后来造反派四处抓我,文才把我藏在老鸦岩他大舅家里;哥出事后,我急得直哭,是我们一起为哥办的后事,哥用的寿材,还是文才做的呢!”
赵晓华说:“文才真是个大好人。你哥过去,就担心你的婚事;你现在有了文才,你哥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了。”
赵晓华停了片刻,小声问:“幺妹,你刚才说,你哥把古鼎转移地方了,你知道他把古鼎转移到什么地方了吗?”
华幺妹急忙说:“哥没给我说,我以为哥给你们说过,正想问你们呢!”
赵晓华想:“石岩生前来不及将藏鼎的地方告诉华幺妹,也没告诉我,古鼎又回到祖先那里去了。”
赵晓华说:“你哥带信,只说把古鼎转移地方了,来不及告诉你和我们具体地方,就突然走了,他把古鼎也带走了,古鼎又成了千古之谜!”
赵承古跨进门,说:“对。过去,古鼎失踪了半个世纪,石岩在大巴山把它找到,终于揭示了华家四代护鼎的千古之谜;现在石岩走了,古鼎又掩埋进泥土中;唉,就让它掩埋在泥土里吧,只要是掩埋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行,反正现在又无法上交给国家;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代,若能在大巴山挖掘出古鼎,又会揭出一段感天动地的护鼎事迹来!”
赵晓华伤感地说:“爸,石岩走了,古鼎又不知掩埋在那里,支撑我活下去的两根精神支柱都没了,我今后咋办呢?”
赵承古说:“晓华,石岩走了,而石岩寻找和保护古鼎的精神永远也不会走;你应该和幺妹联合起来,继续寻鼎;找到古鼎后,研究古鼎;等到太平世界到来的那一天,你们一起把古鼎上交给国家,完成石岩的遗愿。”
赵晓华精神一振,拉着华幺妹的手,说:“爸,你说得对,找到古鼎,完成石岩的遗愿!妹妹,你愿意吗?”
华幺妹说:“姐,我愿意!”
赵承古说:“石岩寻鼎的时候,是在全世界寻找,是大海捞针;你们现在寻鼎,有了明确的范围,但困难仍然有,文化大革命这道关难过哟!”
赵晓华说:“爸,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总没有石岩遇到的困难大吧!万一我们找不到,还有儿子石鼎呢!”
赵承古高兴地说:“晓华,我放心了!古鼎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了;已在你们身上生根了,总有一天,还要在你们身上开花、结果!
三天后,全家人商量的结果,为了不惊动当地的造反派和带来麻烦,这次去大巴山祭祀石岩,主要是赵晓华和石鼎去,姜小梅虽也同去,她主要负责带石鼎;待今后形势好了,赵承古和姜大山夫妇俩再去。
赵晓华一行临走时,赵承古说:“晓华,你这次去的主要任务,是祭祀石岩,寻找古鼎的事,下一步再说;还有,现在是文化大革命,石岩又有右派帽子,做事小心,千万别给幺妹和文才留下后患,他们还要在铁石岩生活一辈子呀!”
赵晓华点点头,一行四人,上路了。
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瑟瑟秋风中,一直望着他们,直到很远很远。
23西都136厂汽车队的司机刘绍康,开车经过广场时,见广场上还挂着二十五个的兵团烈士遗像;一队红卫兵正在烈士遗像下开会,一会儿献花圈,一会儿默哀奏哀乐,一会儿又在声讨和宣誓,引得过往行人眼泪直流。刘绍康见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停下车,对徒弟小马说:“小马,去把你叔的像取下来,拿回去烧了,我每次开车过这儿,见了这些相片心里就不舒服!”
小马惊奇地说:“师傅,绍学叔是烈士,是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英雄,他的遗像不能取!”
刘绍康指着那排烈士遗像,笑着说:“哈哈哈,烈士?我看这文化大革命越搞越离谱了,这些烈士一个个活得好好的,却天天接受花圈,天天接受默哀,天天奏哀乐,这要折寿的!”
小马听了,小眼睛瞪得牛眼睛大,半天才缓过气来,小声问:“师傅,绍学叔他们还活着?这是真的?”
刘绍康说:“当然是真的。”
小马疑惑地问:“这是咋回事?”
刘绍康看四面无人,对小马说:“这事我只对你一个人讲,你发誓不外传!”
小马举手发誓说:“我发誓,师傅讲的事我绝不外传,外传了就一辈子讨不到老婆!”
刘绍康把嘴附在小马耳边,给他讲了石岩救二十五个人的事。
小马听了,半天才说:“天啦,简直就跟电影里演的一个样,太神奇了!师傅,绍学叔的照片现在不能摘,那里人多,等到半夜无人时,我再来摘!”
刘绍康说:“行。”
下午,小马憋不住了,叫女朋友小文发誓后,把二十五个烈士还活着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文。
小文一听这个消息,兴奋得手舞足蹈,立即把这个神奇的消息,告诉了好朋友小丁。
小丁就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男朋友小苟。
天快黑了,赵晓华一行四人来到铁石岩下的山沟。
赵晓华说:“幺妹,你先回看看生产队的情况,如有变化,你立即下山通知我们;若没有什么事,隔半个小时后,我们直接上山,你在山上等我们。”
华幺妹点点头,急忙上山了。
华幺妹走后,赵晓华找到一个视野开阔又避风的路边石洞,让姜小梅和石鼎躲在里面避风,她站在外面,顶着寒风,看着表,望着上山的大路,等候华幺妹的消息。
姜小梅说:“嫂子,我们昨晚住在西都大学你家里,一夜不敢开灯,不敢大声说话;现在又这样躲躲藏藏,我们咋成了电影里的地下党了?”
昨晚住在西都大学家里,一来赵晓华想看看家,二来她知道,她和父亲不可能长期在外躲藏,半坡村婆婆家也不可能长住,迟早要回西都这个家,迟早要面对“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为防不测,她们昨晚悄悄回家住,主要是想让华幺妹和姜小梅知道这个家,以后让她俩搞联络,传递铁石岩和半坡村的消息。
赵晓华想:“爸说得对,石岩走了,家里上有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下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的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自己肩上了;在大巴山寻鼎的责任,也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自己的肩上,担子重,责任大,这些都要想到啊!”
想到这里,赵晓华回头对姜小梅说:“妹妹,这不是演电影,因为我们家的特殊情况,*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等你长大了,就懂了!”
半个小时间过去了,赵晓华带着姜小梅和石鼎,悄悄摸黑上山了。
来到山顶,赵晓华的眼泪,就“哗哗”地流,她扑到石岩的坟上,抱着坟堆,撕心裂肺地大哭起来:“石岩呀,你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丢下三个老的和一个小的,叫我一个人咋办呀!石岩呀,我们结婚后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呀,我们幸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你就匆匆地走了,丢下我一个人咋办呀?石岩呀,你受尽苦难才找到的古鼎,现在你突然走了,古鼎又石沉大海,叫我怎么去找啊?呜、呜、呜,”
石鼎年纪小,在这黑沉沉的夜晚,在这秋风瑟瑟的山顶,在赵晓华凄凉的哭声中,他吓坏了,扑到赵晓华身上,“哇哇”大哭起来:“哇、哇、哇,”
华幺妹和姜小梅,早已忍不住,跟着哭起来:“呜、呜、呜,”
陈文才站在路口,一边放哨,一边抽泣:“嗡、嗡、嗡,”
哭了一阵,赵晓华点上香,烧了纸,抱着石鼎,一起给石岩的坟叩了三个头,说:“石岩,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会坚强的,三个老的和一个小的,有我照顾,你就放心吧!古鼎我会找到的,当国家政通人和时,我和幺妹代表你,一定把古鼎上交给国家,完成你的遗愿!”
华幺妹、陈文才、姜小梅,分别在坟前叩头烧纸。
香然尽了,纸烧完了,山顶黑得像锅底,夜风冷得透骨;空中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大地死一般地寂静。
陈文才掩埋好香灰,说:“回去吧,山上太冷!”
华幺妹和姜小梅扶着赵晓华,陈文才抱着石鼎,下山了。
回到华幺妹家,华幺妹和姜小梅煮饭,陈文才陪赵晓华说话。
赵晓华说:“陈老师,谢谢你,要不是你和幺妹即时给石岩办了后事,石岩露尸荒野,死了的和活着的,都不安心啊!”
陈文才急忙说:“晓华姐,石岩哥虽然不幸走了,可他的精神,他的人品、他的知识,就像古鼎一样,千古流芳,是无价之宝啊!我和建秀做的事,是应该的。”
赵晓华说:“过去我和你石岩哥,一直关心幺妹的婚事;看到你们现在这么幸福,你石岩哥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我现在也放心了!”
华幺妹和姜小梅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一桌,吃起来。
自石岩死后,赵晓华就没认真地吃过一顿饭。今天晚上,她终于能到石岩坟前叩了头,烧了纸,哭诉了心里话,还表示要完成石岩的遗愿,尽了妻子的责任,她的心才安定下来,才认真地吃了一顿饭。
饭后,赵晓华取出一张银行存款单,说:“幺妹,你哥生前就决定,在他稿费中取一万元作奖金,奖给你们华家四代保护古鼎所作的贡献;钱虽少,是你哥的心意。你哥走了,现在我代表你哥,当面把这一万元奖金交给你,请你收下!”
华幺妹哭了:“哥,你给我的奖金,我心领了!哥,你走了,姐一个人要照顾三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她够苦的,这奖金你收回,让姐拿去赡养三个老人和孩子吧!”
赵晓华说:“幺妹,我和你哥以前就商定,他的十万元稿费,五万元作古鼎研究基金,一万元作奖金奖给你,给半坡村的公公婆婆一万元养老,剩下三万元给石鼎,我和爸每月有工资,就这么定了。”
华幺妹接过存单,感动得泪流满面。
陈文才见此,感叹道:“现在的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的善良、诚信、理解等优秀品质丢掉了,代之而起的是谎言、欺骗、野心;而石岩哥走后,晓华姐仍实践石岩哥生前的诺言,是何等的伟大和高尚,这就是古鼎和古鼎精神;今后我们在寻找古鼎的同时,也要把古鼎精神找回来!”
华幺妹和姜小梅听了,都点头称是。
赵晓华太累了,她搂着石鼎早早地睡了;明天,她准备和华幺妹、陈文才一起,详细地追寻古鼎的蛛丝马迹,制订出具体的寻鼎计划。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