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改革试点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早啊,史局。休息天市里又开会了?”星期一上午,接到局办公室李主任的通知,姜国正来到史国雨的办公室。
“嗯。市政府召开了一个改革试点的专题会。什么事呢,从去年搞‘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其重点之一就是政策性破产试点,现在轮到我们宁江了。不过,政策有明确意见,这次的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改革试点工作首先必须安置好企业的职工。因为有政策上的扶持,特别是可以用破产财产和抵押财产解决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又因为时间有限,数量指标有限,僧多粥少,所以,大家都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市政府的会议纪要已经给出了第一批试点企业的名单,都是国有企业,其中就有gnb针织公司等三家企业。据说,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里就有集体企业了,具体的名单都是主管局以前上报的,最终,由市里审核确定的。市里根据上面的精神,明确了选择试点企业的标准,主要是生存没希望,资产能变现,职工能安置,死而能后生,同时,还不能因为连带责任引起连锁反应的企业。去年搞债转股的摸底时我们也报了一批,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但没有了下文,现在看来是不搞债转股了。前面,是我们努力消灭企业亏损,后面,是国家消灭亏损企业。以前,是企业让富余的职工下岗,现在,是政府让经营不好的企业下岗了。”说着,史国雨打开笔记本,翻到会议记录的内容。
“这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计划的一部分,破产工作由市中院管辖,第一批企业由法院集中受理后十天内发布公告,同时成立清算组,接管试点企业。清算组负责企业财产的保管、清理、审计、评估及处理工作。市中院已经统一明确,清算组成员由主管部门、审计、国税、地税、劳动等十多个部门专人参加,并指定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则是由市里统一指定一家机构具体负责,全市统一标准。市里明确,国有资产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确保政府对资产评估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简而言之,评估报告需要在国资部门备案通过了才行。清算组的组长是由法院指定的,原则上明确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并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清算组的工作,向市中院负责。法院发布公告后,企业不得再动用资金,银行账号就要更换成清算组的印鉴了,所有的用款必须经过法院批准。试点企业必须配合清算组做好清算期间企业的财产、帐册、文书等等的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全部财产的清点、登记造册等等工作。”史国雨一口气就把主要精神说完了,“在会议的最后,市中院经济庭的雷庭长把主要的操作思路、法律依据、企业职工的安置、债权人来清算组的接待等等工作,重点介绍了一遍。最后,还就各主管局关心的问题,现场进行了解释说明。”
“史局,你说到这项改革试点工作,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同行山城针织总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得借鉴,可以作为我们梳理思路的重要参考,避免走弯路,或者是少走弯路。1992年底,山城针织总厂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国有企业破产案的主角。这个厂是1950年建厂,比我们的gnb针织公司还早了四年,有近三千名职工,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创汇大户和盈利大户。1986年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取消了纺织品的统购统销,企业难以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屋漏偏逢连阴雨,企业又偏偏盲目引进了一批不能配套的生产设备,阴天背稻草,企业的债务包袱是越背越重。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拖欠了职工的工资、劳动保险、内部集资款等等个人的资金四百三十余万。使得已经资不抵债、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破产。经企业申请、主管局批准,法院受理了企业破产的案件,并在规定的报纸上刊登了公告。”
史国雨认真地听着,没有插话。
“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没有在事前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已经习惯端了几十年铁饭碗、吃了几十年大锅饭的职工,对企业的破产根本就不能理解,并不断积累怨气,不接受工厂领导的解释,最后由局领导亲自到现场和职工面对面交流,局领导既向职工说明了企业为什么要破产的原因,又表明了政府决心让企业破产的态度,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职工生活保障、破产后职工的就业等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沟通,愿意为职工的重新安置提供帮助,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职工逐渐认识到无法持续经营的企业破产是大势所趋,接受了企业破产的事实。之后,才由主管局牵头国资、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组成清算组接管了整个企业,在法院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等破产工作。”姜国正非常严肃地说,“我们一定要做好试点前的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工作,保证职工的思想稳定,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也才能保证试点工作能顺利推进。”
“老姜,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之前的宣传动员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和你碰碰头,理出一个头绪来,把这次可能纳入试点的企业情况梳理梳理,搞出一个思路,做好预案,也便于我们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和法院做好对接工作,还可以指导后面的改革试点工作。”史国雨点点头。
“嗯。我还记得,1986年东北防爆器械厂因为四十二万的债务而成为全国第一家破产企业,轰动了全国。我们市的宁江链条厂作为宁江市第一家破产企业,其人员从厂长到工人全部走向社会,在当时对社会的震动是巨大的。很长时间,链条厂的破产一直是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甚至几年后还有后遗症。加上当时还有对破产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我们宁江市已有五六年没有听到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破产的情况,但人们对破产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了,也不再视之为洪水猛兽了。从该不该破到敢不敢破,再到会不会破,直到现在的如何来破?现在,再进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革试点,应该也是吸取教训,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的特殊国情,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性做法。将来,对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只会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完全破产,因为,国家不可能为了解决企业的问题老是给政策。作为企业的老书记,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安置好现有的一千多名干部职工?”姜国正显得有些焦急,“民以食为天,人总是要吃饭的。要知道,有的职工是夫妻俩在一个单位,甚至有的是两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里上班。”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嗯。市政府召开了一个改革试点的专题会。什么事呢,从去年搞‘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其重点之一就是政策性破产试点,现在轮到我们宁江了。不过,政策有明确意见,这次的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改革试点工作首先必须安置好企业的职工。因为有政策上的扶持,特别是可以用破产财产和抵押财产解决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又因为时间有限,数量指标有限,僧多粥少,所以,大家都是千方百计地争取。市政府的会议纪要已经给出了第一批试点企业的名单,都是国有企业,其中就有gnb针织公司等三家企业。据说,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里就有集体企业了,具体的名单都是主管局以前上报的,最终,由市里审核确定的。市里根据上面的精神,明确了选择试点企业的标准,主要是生存没希望,资产能变现,职工能安置,死而能后生,同时,还不能因为连带责任引起连锁反应的企业。去年搞债转股的摸底时我们也报了一批,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但没有了下文,现在看来是不搞债转股了。前面,是我们努力消灭企业亏损,后面,是国家消灭亏损企业。以前,是企业让富余的职工下岗,现在,是政府让经营不好的企业下岗了。”说着,史国雨打开笔记本,翻到会议记录的内容。
“这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计划的一部分,破产工作由市中院管辖,第一批企业由法院集中受理后十天内发布公告,同时成立清算组,接管试点企业。清算组负责企业财产的保管、清理、审计、评估及处理工作。市中院已经统一明确,清算组成员由主管部门、审计、国税、地税、劳动等十多个部门专人参加,并指定审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则是由市里统一指定一家机构具体负责,全市统一标准。市里明确,国有资产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确保政府对资产评估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简而言之,评估报告需要在国资部门备案通过了才行。清算组的组长是由法院指定的,原则上明确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并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清算组的工作,向市中院负责。法院发布公告后,企业不得再动用资金,银行账号就要更换成清算组的印鉴了,所有的用款必须经过法院批准。试点企业必须配合清算组做好清算期间企业的财产、帐册、文书等等的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全部财产的清点、登记造册等等工作。”史国雨一口气就把主要精神说完了,“在会议的最后,市中院经济庭的雷庭长把主要的操作思路、法律依据、企业职工的安置、债权人来清算组的接待等等工作,重点介绍了一遍。最后,还就各主管局关心的问题,现场进行了解释说明。”
“史局,你说到这项改革试点工作,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同行山城针织总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得借鉴,可以作为我们梳理思路的重要参考,避免走弯路,或者是少走弯路。1992年底,山城针织总厂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国有企业破产案的主角。这个厂是1950年建厂,比我们的gnb针织公司还早了四年,有近三千名职工,是计划经济年代的创汇大户和盈利大户。1986年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取消了纺织品的统购统销,企业难以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屋漏偏逢连阴雨,企业又偏偏盲目引进了一批不能配套的生产设备,阴天背稻草,企业的债务包袱是越背越重。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因为拖欠了职工的工资、劳动保险、内部集资款等等个人的资金四百三十余万。使得已经资不抵债、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破产。经企业申请、主管局批准,法院受理了企业破产的案件,并在规定的报纸上刊登了公告。”
史国雨认真地听着,没有插话。
“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没有在事前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已经习惯端了几十年铁饭碗、吃了几十年大锅饭的职工,对企业的破产根本就不能理解,并不断积累怨气,不接受工厂领导的解释,最后由局领导亲自到现场和职工面对面交流,局领导既向职工说明了企业为什么要破产的原因,又表明了政府决心让企业破产的态度,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职工生活保障、破产后职工的就业等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沟通,愿意为职工的重新安置提供帮助,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职工逐渐认识到无法持续经营的企业破产是大势所趋,接受了企业破产的事实。之后,才由主管局牵头国资、财政、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组成清算组接管了整个企业,在法院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清产核资、审计评估等破产工作。”姜国正非常严肃地说,“我们一定要做好试点前的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工作,保证职工的思想稳定,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序进行,也才能保证试点工作能顺利推进。”
“老姜,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之前的宣传动员工作,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和你碰碰头,理出一个头绪来,把这次可能纳入试点的企业情况梳理梳理,搞出一个思路,做好预案,也便于我们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和法院做好对接工作,还可以指导后面的改革试点工作。”史国雨点点头。
“嗯。我还记得,1986年东北防爆器械厂因为四十二万的债务而成为全国第一家破产企业,轰动了全国。我们市的宁江链条厂作为宁江市第一家破产企业,其人员从厂长到工人全部走向社会,在当时对社会的震动是巨大的。很长时间,链条厂的破产一直是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甚至几年后还有后遗症。加上当时还有对破产法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我们宁江市已有五六年没有听到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破产的情况,但人们对破产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了,也不再视之为洪水猛兽了。从该不该破到敢不敢破,再到会不会破,直到现在的如何来破?现在,再进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革试点,应该也是吸取教训,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的特殊国情,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性做法。将来,对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企业,只会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完全破产,因为,国家不可能为了解决企业的问题老是给政策。作为企业的老书记,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安置好现有的一千多名干部职工?”姜国正显得有些焦急,“民以食为天,人总是要吃饭的。要知道,有的职工是夫妻俩在一个单位,甚至有的是两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里上班。”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