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御驾亲征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岂有此理!”
夏侯千域气的当场扔下了案前的毛笔,:“想当初父皇在位,为保西南百姓安居乐业,与胡人友好相处,现如今,他们竟背信弃义,与蛮夷勾结,入侵我国北方之地,此举不仁不义,本王就算是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击退敌军,保我江山无虞!”
“圣上英明!”
满朝跪拜,皇帝心中怒火升腾。
刚下朝,南方五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皇上打开一看,心中有所安慰。
万从在南方已招募到两万新军,并且邻省也被动员,大概能再招募到两万到三万士兵。
“好,万侍郎这事情办的漂亮,加上北方原有的十万大军,到时候本王带上都城的五万御林禁军,统共二十五万大军,就不信,不把那嚣张的蛮夷和胡人打的落花流水?本王就是要让这天下人看看,这江山是谁的江山,敢让我青铭国的百姓受苦之人,将会是何种下场!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皇帝说的扬眉吐气,跟在一旁的温和却是满脸焦急。
“皇帝,御驾亲征万万不可啊!这都城之中的五万御林禁军乃是开国先帝特意组建,训练,传承至今,用来保护都城,保护皇宫家眷的,如今形式严峻,胡人与蛮夷来势汹汹,战争中势均力敌,没有人敢打十拿九稳的胜仗,皇上如果贸然出征,带走了这五万御林禁军,只怕太过冒险,臣恳请皇上三思啊。”
“唉,温大将军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如今形势严峻,我军没有十足的把握,越是在这样危机的时刻,才越是需要圣上亲征,鼓舞士气,试想一下,南方的五万新兵如果能够有幸跟随圣上,那么必定会极大地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蛮夷胡人虽身强力壮,但与我国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相比,毕竟是乌合之众,到时候我们人数占优势,又有圣上御驾亲征,岂不是胜券在握?圣上正值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之时,温大将军却不同意圣上出征,难道是不相信圣上的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吗?”
“赵侍郎,你不必处处针对老臣,古往今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极少有君王出征领兵,上一次的叛乱,叛军直捣都城,要不是太上皇在都城稳若泰山,只怕也没有如今赵侍郎你在这儿的高官厚禄吧。”
“温大将军此言差矣,我赵某人微言轻,自知比不上大将军在朝中一人之下,再加上温大将军乃是当朝皇后父亲,皇上的国丈,我赵某人一届莽夫,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与大将军作对,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宏博受皇恩浩荡,作为兵部侍郎自然有责任将心中所想说出来,一为圣上分忧,二来。也是尽我官位之职,为天下百姓着想,温大将军刚才那番话,怕是对卑职有所误解了。”
温和与赵宏博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皇帝自然听得出门道,不过并未发表过多的意见。
回到宫中,正好温如瓷拿着吃食来看皇上,夏侯千域一边坐下品尝,一边与温如瓷讲了今天温和与赵宏博的对话,想听听她的看法。
“温和是你的父亲,朝中重臣,如今与兵部侍郎产生了这么大的分歧,依你看,如何是好啊?”
温如瓷只顾着从篮子里给皇帝端出准备好的可口饭菜,听到皇帝这样问自己,淡然笑过。
“如此错乱之事,臣妾不知。”
“哎,怎么又如此,本王不是说过,皇后乃是千古一后,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许你议论朝政,而且必须给本王说清楚,要不然……”
“不然如何?”
“不然,本王自有惩罚。”
夏侯千域往嘴里塞了一口豌豆黄,凤眸微闭,看着温如瓷,温如瓷佯装气恼,低下头,只顾整理手中的碗碟。
“皇上既然要罚,那便来吧,臣妾领罪便是了。”
“你呀,就是性子倔,本王知道你顾虑多,考虑的全面,可本王的江山就是你的家,现在家人有难,你这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不担当,不替本王分忧,你让我去找谁说呢?”
温如瓷看着夏侯千域,眼中满是柔情,已经好久他没有如此情真意切的表白,昨晚慕容两姐妹的事情也着实让她心里不舒服了好久,夏侯千域以为她睡了,其实,她只是闭上眼,默默地感受心里的不安,这后宫环肥燕瘦,六宫粉黛,她又怎么保证自己能一枝独秀呢。
如今他与自己倾心交谈,看得出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一如从前,温如瓷确实感动。
“皇上,臣妾本不该妄议朝政,可如今形式紧急,我也只好说出一点臣妾自己的看法,相信皇上心中也清楚,温和在军中戎马多年,老兵里多是他的部下,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觑,而赵宏博新上任兵部侍郎,在军中多处受制于温和,自然想要借此机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若是皇帝能御驾亲征,到军中去看一看,那赵宏博自然有机会在军队里重新集结自己的势力,从而与温和分庭抗礼,现在两个人表面上都是在为百姓着想,为朝廷分忧,实则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发国难财。”
“哦?皇后也这么认为?那当真如此的话,皇后觉得,本王御驾亲征如何?既然朝中两员大将都各怀心事,倒不如本王亲自出征,一来鼓舞士气,二来也到那军中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在本王的军中如此声名远扬,倒是要比试比试,是那北方蛮夷更胜一筹,还是这军中霸王更让人闻风丧胆啊。”
“皇上这是带着气呢,若是真要御驾亲征,也绝不可贸然行事,这都城离不了您,这皇宫里的家眷和朝臣也离不了您。”
“不是还有你?当年皇叔一时糊涂,犯上作乱,若没有你鼎力相助,与我默契配合,本王又如何能保全这万里江山呢,所以说啊,有你在,本王才能放心的亲征,去那北方将蛮夷击溃,打得他落花流水,不敢再犯。”
“谢皇上抬举,臣妾愿尽一己之力,助皇上后方无恙。”
“真不愧是本王的好皇后,本王得妻如你,三生有幸啊。”
皇上说着拉住温如瓷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两个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也比不上眼前人的甜蜜相守。
“来,吃一口豌豆黄,我记得你刚入宫的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每次太子府上的小厨房都可着最新鲜的食材给你做好多,你一个人一吃就是一大盘,现在别离都长大了,我却没有时间陪着你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吃一盘这糕点。”
皇帝说着亲手拿着一块淡黄色的小点心喂到温如瓷嘴边,“来,吃一口。”
温如瓷害羞的用手帕半遮住樱桃小口,笑眼弯弯的咬上一口。
“这糕点似乎是比平日里吃的更甜了。”
她笑着说道,皇上伸出拇指替她擦去嘴角的糕点残屑,“你呀,最会哄我。”
两个人耳鬓厮磨,你侬我侬的吃了好久的茶点,养心殿外艳阳高照,天气都变得好起来。
两个人还在甜蜜交谈着,殿外传来声响。
“什么人在外面喧哗?”
“启禀皇上,胡人来使求见!”
“什么?胡人,他们还有胆子来见本王!岂有此理!”
“皇上,您先别动怒,胡人这个时候派来使臣必定有蹊跷,何况端文公主还在胡国,她是皇帝的亲姐姐,说不定这使臣就是她派来的呢?”
温如瓷一番话提醒了皇帝,是啊,还有端文公主在,如果胡人真的造反,与青铭国决裂,那端文公主的处境岂不是极为凶险,这个时候胡人派使臣觐见,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怎么没想到啊,幸亏有皇后提醒,那本王这就去召见胡国使臣,看他究竟有何事要说。”
“嗯,皇上快去吧,完事不要轻易动怒,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就好了。”
皇帝抬着温如瓷的脸,落下了一个甜蜜的吻。
“好皇后,本王去去就来。”
“臣妾恭送皇上。”
皇帝由侍者服侍着更衣,出去接见了来使。
“参见青铭国皇帝,愿皇帝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谢皇帝!”
“胡国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有何贵干。”
使臣听得出青铭国皇帝语气生硬,应该是已经知晓了胡人与蛮夷之事。
来访的胡国使臣乃是老胡王的亲信,走南闯北,是胡国最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之人,如今面对着怒气滔天的青铭国皇帝,尽量保持着镇定。
“启禀皇帝,臣乃是受端文公主之托,前来与皇帝见面。”
“姐姐,姐姐可好啊?老胡王仙去,本王就不曾收到姐姐的来信,心中十分惦念啊。”
“启禀皇帝,胡国遭遇叛乱,二皇子起兵造反,与那北方蛮夷之人勾结,妄图谋权篡位,端文公主与大皇子现在处境危险,被二皇子的人控制在胡国边境,臣这才临危受命,前来向皇帝求助!”
“什么?!你说姐姐被人挟持,胡国的二皇子反了?”
“正是!”
“怪不得,胡国会背信弃义,与蛮夷结盟,不顾与我青铭国的停战协议,公然挑衅我北方疆土。”
“启禀皇帝,与蛮夷狼狈为奸的乃是二皇子的部下查克力,他手下八万精兵,全部听命于二皇子。”
“原来如此,那姐姐与大皇子现在可有危险?”
“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胡国的元老都支持公主和大皇子,二皇子暂时也不敢对她们母子作出过激的举动,只是二皇子在胡国实行苛捐杂税,供养军队,百姓苦不堪言,公主和大皇子看着痛心疾首,终日不得安眠,长此以往,只怕不是长久之计啊。”
“岂有此理,这个二皇子简直胆大包天,罪无可恕!”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夏侯千域气的当场扔下了案前的毛笔,:“想当初父皇在位,为保西南百姓安居乐业,与胡人友好相处,现如今,他们竟背信弃义,与蛮夷勾结,入侵我国北方之地,此举不仁不义,本王就算是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击退敌军,保我江山无虞!”
“圣上英明!”
满朝跪拜,皇帝心中怒火升腾。
刚下朝,南方五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皇上打开一看,心中有所安慰。
万从在南方已招募到两万新军,并且邻省也被动员,大概能再招募到两万到三万士兵。
“好,万侍郎这事情办的漂亮,加上北方原有的十万大军,到时候本王带上都城的五万御林禁军,统共二十五万大军,就不信,不把那嚣张的蛮夷和胡人打的落花流水?本王就是要让这天下人看看,这江山是谁的江山,敢让我青铭国的百姓受苦之人,将会是何种下场!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皇帝说的扬眉吐气,跟在一旁的温和却是满脸焦急。
“皇帝,御驾亲征万万不可啊!这都城之中的五万御林禁军乃是开国先帝特意组建,训练,传承至今,用来保护都城,保护皇宫家眷的,如今形式严峻,胡人与蛮夷来势汹汹,战争中势均力敌,没有人敢打十拿九稳的胜仗,皇上如果贸然出征,带走了这五万御林禁军,只怕太过冒险,臣恳请皇上三思啊。”
“唉,温大将军此言差矣,正是因为如今形势严峻,我军没有十足的把握,越是在这样危机的时刻,才越是需要圣上亲征,鼓舞士气,试想一下,南方的五万新兵如果能够有幸跟随圣上,那么必定会极大地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蛮夷胡人虽身强力壮,但与我国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相比,毕竟是乌合之众,到时候我们人数占优势,又有圣上御驾亲征,岂不是胜券在握?圣上正值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之时,温大将军却不同意圣上出征,难道是不相信圣上的领兵打仗的军事才能吗?”
“赵侍郎,你不必处处针对老臣,古往今来,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极少有君王出征领兵,上一次的叛乱,叛军直捣都城,要不是太上皇在都城稳若泰山,只怕也没有如今赵侍郎你在这儿的高官厚禄吧。”
“温大将军此言差矣,我赵某人微言轻,自知比不上大将军在朝中一人之下,再加上温大将军乃是当朝皇后父亲,皇上的国丈,我赵某人一届莽夫,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与大将军作对,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宏博受皇恩浩荡,作为兵部侍郎自然有责任将心中所想说出来,一为圣上分忧,二来。也是尽我官位之职,为天下百姓着想,温大将军刚才那番话,怕是对卑职有所误解了。”
温和与赵宏博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皇帝自然听得出门道,不过并未发表过多的意见。
回到宫中,正好温如瓷拿着吃食来看皇上,夏侯千域一边坐下品尝,一边与温如瓷讲了今天温和与赵宏博的对话,想听听她的看法。
“温和是你的父亲,朝中重臣,如今与兵部侍郎产生了这么大的分歧,依你看,如何是好啊?”
温如瓷只顾着从篮子里给皇帝端出准备好的可口饭菜,听到皇帝这样问自己,淡然笑过。
“如此错乱之事,臣妾不知。”
“哎,怎么又如此,本王不是说过,皇后乃是千古一后,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许你议论朝政,而且必须给本王说清楚,要不然……”
“不然如何?”
“不然,本王自有惩罚。”
夏侯千域往嘴里塞了一口豌豆黄,凤眸微闭,看着温如瓷,温如瓷佯装气恼,低下头,只顾整理手中的碗碟。
“皇上既然要罚,那便来吧,臣妾领罪便是了。”
“你呀,就是性子倔,本王知道你顾虑多,考虑的全面,可本王的江山就是你的家,现在家人有难,你这个母仪天下的皇后不担当,不替本王分忧,你让我去找谁说呢?”
温如瓷看着夏侯千域,眼中满是柔情,已经好久他没有如此情真意切的表白,昨晚慕容两姐妹的事情也着实让她心里不舒服了好久,夏侯千域以为她睡了,其实,她只是闭上眼,默默地感受心里的不安,这后宫环肥燕瘦,六宫粉黛,她又怎么保证自己能一枝独秀呢。
如今他与自己倾心交谈,看得出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一如从前,温如瓷确实感动。
“皇上,臣妾本不该妄议朝政,可如今形式紧急,我也只好说出一点臣妾自己的看法,相信皇上心中也清楚,温和在军中戎马多年,老兵里多是他的部下,势力盘根错节,不容小觑,而赵宏博新上任兵部侍郎,在军中多处受制于温和,自然想要借此机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若是皇帝能御驾亲征,到军中去看一看,那赵宏博自然有机会在军队里重新集结自己的势力,从而与温和分庭抗礼,现在两个人表面上都是在为百姓着想,为朝廷分忧,实则都在为自己争取利益,发国难财。”
“哦?皇后也这么认为?那当真如此的话,皇后觉得,本王御驾亲征如何?既然朝中两员大将都各怀心事,倒不如本王亲自出征,一来鼓舞士气,二来也到那军中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在本王的军中如此声名远扬,倒是要比试比试,是那北方蛮夷更胜一筹,还是这军中霸王更让人闻风丧胆啊。”
“皇上这是带着气呢,若是真要御驾亲征,也绝不可贸然行事,这都城离不了您,这皇宫里的家眷和朝臣也离不了您。”
“不是还有你?当年皇叔一时糊涂,犯上作乱,若没有你鼎力相助,与我默契配合,本王又如何能保全这万里江山呢,所以说啊,有你在,本王才能放心的亲征,去那北方将蛮夷击溃,打得他落花流水,不敢再犯。”
“谢皇上抬举,臣妾愿尽一己之力,助皇上后方无恙。”
“真不愧是本王的好皇后,本王得妻如你,三生有幸啊。”
皇上说着拉住温如瓷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两个人四目相对,含情脉脉,满桌子的美味佳肴也比不上眼前人的甜蜜相守。
“来,吃一口豌豆黄,我记得你刚入宫的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每次太子府上的小厨房都可着最新鲜的食材给你做好多,你一个人一吃就是一大盘,现在别离都长大了,我却没有时间陪着你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吃一盘这糕点。”
皇帝说着亲手拿着一块淡黄色的小点心喂到温如瓷嘴边,“来,吃一口。”
温如瓷害羞的用手帕半遮住樱桃小口,笑眼弯弯的咬上一口。
“这糕点似乎是比平日里吃的更甜了。”
她笑着说道,皇上伸出拇指替她擦去嘴角的糕点残屑,“你呀,最会哄我。”
两个人耳鬓厮磨,你侬我侬的吃了好久的茶点,养心殿外艳阳高照,天气都变得好起来。
两个人还在甜蜜交谈着,殿外传来声响。
“什么人在外面喧哗?”
“启禀皇上,胡人来使求见!”
“什么?胡人,他们还有胆子来见本王!岂有此理!”
“皇上,您先别动怒,胡人这个时候派来使臣必定有蹊跷,何况端文公主还在胡国,她是皇帝的亲姐姐,说不定这使臣就是她派来的呢?”
温如瓷一番话提醒了皇帝,是啊,还有端文公主在,如果胡人真的造反,与青铭国决裂,那端文公主的处境岂不是极为凶险,这个时候胡人派使臣觐见,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怎么没想到啊,幸亏有皇后提醒,那本王这就去召见胡国使臣,看他究竟有何事要说。”
“嗯,皇上快去吧,完事不要轻易动怒,问清楚事情的缘由就好了。”
皇帝抬着温如瓷的脸,落下了一个甜蜜的吻。
“好皇后,本王去去就来。”
“臣妾恭送皇上。”
皇帝由侍者服侍着更衣,出去接见了来使。
“参见青铭国皇帝,愿皇帝洪福齐天,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
“谢皇帝!”
“胡国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有何贵干。”
使臣听得出青铭国皇帝语气生硬,应该是已经知晓了胡人与蛮夷之事。
来访的胡国使臣乃是老胡王的亲信,走南闯北,是胡国最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之人,如今面对着怒气滔天的青铭国皇帝,尽量保持着镇定。
“启禀皇帝,臣乃是受端文公主之托,前来与皇帝见面。”
“姐姐,姐姐可好啊?老胡王仙去,本王就不曾收到姐姐的来信,心中十分惦念啊。”
“启禀皇帝,胡国遭遇叛乱,二皇子起兵造反,与那北方蛮夷之人勾结,妄图谋权篡位,端文公主与大皇子现在处境危险,被二皇子的人控制在胡国边境,臣这才临危受命,前来向皇帝求助!”
“什么?!你说姐姐被人挟持,胡国的二皇子反了?”
“正是!”
“怪不得,胡国会背信弃义,与蛮夷结盟,不顾与我青铭国的停战协议,公然挑衅我北方疆土。”
“启禀皇帝,与蛮夷狼狈为奸的乃是二皇子的部下查克力,他手下八万精兵,全部听命于二皇子。”
“原来如此,那姐姐与大皇子现在可有危险?”
“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胡国的元老都支持公主和大皇子,二皇子暂时也不敢对她们母子作出过激的举动,只是二皇子在胡国实行苛捐杂税,供养军队,百姓苦不堪言,公主和大皇子看着痛心疾首,终日不得安眠,长此以往,只怕不是长久之计啊。”
“岂有此理,这个二皇子简直胆大包天,罪无可恕!”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