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硝烟再起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祭祀大典的事情暂时的告一段落,太皇太后也终于腾出手来好好地彻查竹公子一事。
太子这几日一直在宫中静养,身体有些好转,几天的功课落下了,师傅也是带着他温习一些书本上的知识。
骑马射箭怕是要缓一缓,竹公子被接到太皇太后的宫中,每日有专人陪护,而上一次被温如瓷带回宫中去问话的几个宫女也随着竹公子一同住进了太皇太后的宫中。
如此一来,温如瓷想要把这件事情问个清楚就更加的困难,难不成她还要亲自到太皇太后那里去要人,抓回到自己的宫里盘问吗?
一旦有了太皇太后的参与,温如瓷和夏侯千域要想彻底的弄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就是难上加难。
而现在,太皇太后还未开始动作,温如瓷心里清楚,这是竹公子背后的势力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打算。
要说到这竹公子,虽说还是一个比太子大不了几岁的少年郎,可他那背后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
虽然亲生父亲已经去世,可竹公子的母亲是慕容家的表亲,与前朝慕容丞相关系甚笃,夫婿病逝后,夫人选择殉葬,当时慕容宰相和现在的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那都是扼腕惋惜。
丞相甚是哭了三天三夜,悲伤于竹公子的父母过世。
想当年,若不是竹公子的父亲五郡王立功心切,亲自带兵远征边塞,却因为误饮了边塞的有毒之水而染病身亡,凭借五郡王在朝中有慕容丞相扶持的势力,还真有与夏侯千域一争高低的气势,只可惜五郡王野心太大,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么多年过去了,竹公子也已长大,慕容丞相告老还乡,而太皇太后却还是在宫中独掌大权,加之慕容家的势力在朝中始终未被完全打击,慕容三姐妹在后宫之中也是全力配合自家亲眷,这位竹公子在众位公子中也算得上一枝独秀了。
所以,竹公子好好地突然进宫与太子一同练习骑射之术,却又离奇的被太子推下马去,太皇太后把人直接接到自己宫里修养。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很难让温如瓷不妄加揣测。
“娘娘,颖妃娘娘来了。”
“温颖?她怎么来了?”
久未露面的温颖在这个时候突然到访,让温如瓷十分诧异。
“请她进来吧。”
再诧异,也得硬着头皮接待,温如瓷万般无奈的坐在椅子上,等着温颖。
“臣妾温颖参加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妹妹不必客气,请起吧。”
“谢娘娘。”
“妹妹久未露面,这次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本宫说啊。”
温如瓷开门见山,想要看看温颖的反应。
只见温颖身着淡粉色长裙,腰间一条朱砂带,把盈盈一握的细腰展露无遗。
脸上也是淡淡的桃花妆容,远山峨眉,眉间花黄,都是精心画好。
“皇后娘娘,臣妾并无其他,只是听说太子殿下身体不适,特来探望,妹妹很久未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特地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件儿给娘娘,还望娘娘笑纳。
温如瓷面不改色,淡定从容的看着眼前看似温婉可人的温颖,自从温颖封妃,宫里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她从晓卓那里听来的是温颖与慕容家的几个姐妹走得很近。
虽然道听途说不能决定自己的判断,可在这宫中,面对瞬息万变的诡异局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温如瓷笑眼看人,换来的是温颖的避其锋芒。
“姐姐请看,这是父亲差人送进宫里来的上好的布料,妹妹见姐姐整日的忙于后宫事务,太子的事情也是劳心劳力,特意给姐姐带过来一匹,姐姐抽空让成衣司给您裁剪一身合适的衣裳,姐姐花容月貌,配上这上好的料子,一定是光彩照人。”
“妹妹有心了,这料子姐姐先谢谢了。”
“姐姐莫要客气,妹妹还准备了些补药给太子殿下,还请娘娘代为转交。”
“好,我替别离谢谢你了。”
“娘娘客气。”
“晓卓,收好。”
温如瓷差遣晓卓把东西收好,拿在手里头瞧了一瞧,补品都是些人参银耳之类的,而那匹布料,温如瓷瞧了一眼,觉得有些眼熟,却也没再多想,一挥手让晓卓拿了下去,就接着请温颖坐下来喝茶谈天。
“妹妹最近可好啊。”
“都好,一切都好,皇上为国事操劳,身后有皇后娘娘掌管后宫,我们这些人啊都是赶上了太平盛世,且得享福呢。”
这话表面上是夸赞皇上英明,皇后贤惠,实则酸的厉害。
明明自己也是后宫嫔妃,却完全见不到皇上,这算是哪门子享福?
可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温颖也只好用这法子来宣泄心中的不满,皇后专宠,真是让这后宫的多少人都看红了眼睛啊。
温如瓷与温颖闲聊一会儿后温颖起身告辞。
等她走后,温如瓷马上让晓卓将温颖刚送来的补品送到太医院去检查。
有了上一次苏芒的前车之鉴,温如瓷算是长了记性,这宫中别人送来的东西是万万不可随便进口的。
过了几天,太子的身子好转,温如瓷却仍旧不放心他练习骑射。
竹公子据说已经被太皇太后送出宫去,看样子是不打算再追究。
夏侯千域见太皇太后不再深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至于这其中的玄机,只怕也只有太皇太后心里清楚。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算是平稳度过,温如瓷看着太子也更加的宝贝着,凡事加一万分的小心,生怕再出了什么乱子。
现在是南北安稳,宫内平静,消停的日子没过几天,北边的驻兵就又出了事情。
兵部侍郎赵宏博为立战功,带着北方军队的十万骑兵追击北方蛮夷的残余部队。
当时夏侯千域率领大部队回都城的时候,把赵宏博留在北方,叮嘱他切勿恋战,北方蛮夷虽说犯我边境,但普通的百姓是无辜的。
“本王深知赵侍郎用兵如神,但切不可伤及无辜,追击只追到国境外三百里,不可再多做动作。”
这是当时夏侯千域叮嘱给赵宏博的话。
然而在北方大战中,温和的部队屡立奇功,温和在皇上面前大放异彩,相反赵宏博表现平平。
北方大战后,赵宏博在朝中的势力和军中的威信均有所下降,赵宏博心有不甘。
于是瞒着皇上,带领着北方铁骑擅自攻打蛮夷腹地。
奈何北方天高皇帝远,等到夏侯千域接到文书,知道此事的时候,赵宏博已经将十万铁骑打到只剩六万,将蛮夷部落收了三个。
为表忠心,赵宏博特意从俘获的战利品中,挑选黄金万两,布匹千匹,珠宝翡翠十箱和美女二十名,送往都城。
夏侯千域知道此事后大怒,意欲惩治赵宏博,却被太皇太后拦下。
“我的孙儿啊,那赵侍郎替你拿下的都是我们青铭国的江山,那北方蛮夷民风彪悍,保不齐哪一天又要挥师南下,到时候你还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御驾亲征,吗?要我说啊,你干脆疯他一个关外侯,把那家伙留在北方,一来满足了他封侯的野心,二来也是对北方的震慑和保护。”
夏侯千域听完太皇太后的话,考虑再三。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赵宏博此举确实严重的违反了律例,不过他攻下蛮夷三个部落,两个重要城池,也算是将功抵过。
再加上太皇太后和朝中的好多人为他求情,夏侯千域也只好默认。
最后兵部侍郎赵宏博功过相抵,发配北方,加封关外侯,镇守边疆,非召不得入关。
整场政治斗争,以军队为主战场,大将军温和与兵部侍郎赵宏博两家利益集团,最终难分伯仲。
温家收复了在都城军中的绝对优势,而代表慕容集团利益的赵宏博此战虽被外派到境外,可手握重兵,也不算落得下风。
一将功成万骨枯,朝中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踩在牺牲品之上。
温家与慕容家在朝堂之上,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团都得你死我活,争的不亦乐乎,只可怜了深受压迫的百姓,不仅食不果腹,还要遭受朝不保夕,亲人离散之苦。
赵宏博十万铁骑在北方的沙河一带,曾有一场恶战,蛮夷部队出战的是蛮夷部族的少年名将,人称白马将军,曾贺云锡。
云锡少年成名,十三岁善骑射,曾在蛮夷王面前只一支单弓射下天上的孤鹰。
生有神力,十五岁独自一人在荒漠之中救回走失的牛羊百头,相当于救了几万蛮夷百姓的性命。
十六岁参军,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从小卒升为骑兵长,率领三千兵马大破胡人,这才逼得胡国二皇子与蛮夷联合,而不是兵戈相向。
然而,自古侠骨竟柔情,曾贺云锡少年英雄,自然引得蛮夷族人少女的青睐。
如果用温如瓷穿越之前的现代汉语来形容,那大概就是人气高涨的小鲜肉?
木厘子年方二八,是这蛮夷部落里标准的美人。
父亲是这支蛮夷部落的首领,他们的部落位于北方边缘,在蛮夷国与青铭国国境附近。
虽然人少,资源匮乏,比不得那些与蛮夷王亲近的部落,不过好在人心善良,亲族之间还算相处的融洽。
十五岁那年,木厘子在沙河边戏水,那一天是她的生日,木厘子穿着蛮夷族的传统服饰,与几个自小一起长大的侍女一起玩耍。
“呵呵呵,来呀,来抓我呀!”
木厘子长裙渺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肆意奔跑。
当时十六岁的曾贺云锡正是部落年少成名的神射手,带着几个随从,手中举着弓箭,在这沙河边游走。
远远的看着几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河边嬉笑打闹,其中的一位红衣少女尤为娇俏。
高挺的鼻梁,一双默认的灵动大眼,殷红的嘴唇轻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太子这几日一直在宫中静养,身体有些好转,几天的功课落下了,师傅也是带着他温习一些书本上的知识。
骑马射箭怕是要缓一缓,竹公子被接到太皇太后的宫中,每日有专人陪护,而上一次被温如瓷带回宫中去问话的几个宫女也随着竹公子一同住进了太皇太后的宫中。
如此一来,温如瓷想要把这件事情问个清楚就更加的困难,难不成她还要亲自到太皇太后那里去要人,抓回到自己的宫里盘问吗?
一旦有了太皇太后的参与,温如瓷和夏侯千域要想彻底的弄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就是难上加难。
而现在,太皇太后还未开始动作,温如瓷心里清楚,这是竹公子背后的势力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打算。
要说到这竹公子,虽说还是一个比太子大不了几岁的少年郎,可他那背后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
虽然亲生父亲已经去世,可竹公子的母亲是慕容家的表亲,与前朝慕容丞相关系甚笃,夫婿病逝后,夫人选择殉葬,当时慕容宰相和现在的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那都是扼腕惋惜。
丞相甚是哭了三天三夜,悲伤于竹公子的父母过世。
想当年,若不是竹公子的父亲五郡王立功心切,亲自带兵远征边塞,却因为误饮了边塞的有毒之水而染病身亡,凭借五郡王在朝中有慕容丞相扶持的势力,还真有与夏侯千域一争高低的气势,只可惜五郡王野心太大,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这么多年过去了,竹公子也已长大,慕容丞相告老还乡,而太皇太后却还是在宫中独掌大权,加之慕容家的势力在朝中始终未被完全打击,慕容三姐妹在后宫之中也是全力配合自家亲眷,这位竹公子在众位公子中也算得上一枝独秀了。
所以,竹公子好好地突然进宫与太子一同练习骑射之术,却又离奇的被太子推下马去,太皇太后把人直接接到自己宫里修养。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很难让温如瓷不妄加揣测。
“娘娘,颖妃娘娘来了。”
“温颖?她怎么来了?”
久未露面的温颖在这个时候突然到访,让温如瓷十分诧异。
“请她进来吧。”
再诧异,也得硬着头皮接待,温如瓷万般无奈的坐在椅子上,等着温颖。
“臣妾温颖参加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妹妹不必客气,请起吧。”
“谢娘娘。”
“妹妹久未露面,这次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本宫说啊。”
温如瓷开门见山,想要看看温颖的反应。
只见温颖身着淡粉色长裙,腰间一条朱砂带,把盈盈一握的细腰展露无遗。
脸上也是淡淡的桃花妆容,远山峨眉,眉间花黄,都是精心画好。
“皇后娘娘,臣妾并无其他,只是听说太子殿下身体不适,特来探望,妹妹很久未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特地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物件儿给娘娘,还望娘娘笑纳。
温如瓷面不改色,淡定从容的看着眼前看似温婉可人的温颖,自从温颖封妃,宫里的流言蜚语就没断过。
她从晓卓那里听来的是温颖与慕容家的几个姐妹走得很近。
虽然道听途说不能决定自己的判断,可在这宫中,面对瞬息万变的诡异局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温如瓷笑眼看人,换来的是温颖的避其锋芒。
“姐姐请看,这是父亲差人送进宫里来的上好的布料,妹妹见姐姐整日的忙于后宫事务,太子的事情也是劳心劳力,特意给姐姐带过来一匹,姐姐抽空让成衣司给您裁剪一身合适的衣裳,姐姐花容月貌,配上这上好的料子,一定是光彩照人。”
“妹妹有心了,这料子姐姐先谢谢了。”
“姐姐莫要客气,妹妹还准备了些补药给太子殿下,还请娘娘代为转交。”
“好,我替别离谢谢你了。”
“娘娘客气。”
“晓卓,收好。”
温如瓷差遣晓卓把东西收好,拿在手里头瞧了一瞧,补品都是些人参银耳之类的,而那匹布料,温如瓷瞧了一眼,觉得有些眼熟,却也没再多想,一挥手让晓卓拿了下去,就接着请温颖坐下来喝茶谈天。
“妹妹最近可好啊。”
“都好,一切都好,皇上为国事操劳,身后有皇后娘娘掌管后宫,我们这些人啊都是赶上了太平盛世,且得享福呢。”
这话表面上是夸赞皇上英明,皇后贤惠,实则酸的厉害。
明明自己也是后宫嫔妃,却完全见不到皇上,这算是哪门子享福?
可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温颖也只好用这法子来宣泄心中的不满,皇后专宠,真是让这后宫的多少人都看红了眼睛啊。
温如瓷与温颖闲聊一会儿后温颖起身告辞。
等她走后,温如瓷马上让晓卓将温颖刚送来的补品送到太医院去检查。
有了上一次苏芒的前车之鉴,温如瓷算是长了记性,这宫中别人送来的东西是万万不可随便进口的。
过了几天,太子的身子好转,温如瓷却仍旧不放心他练习骑射。
竹公子据说已经被太皇太后送出宫去,看样子是不打算再追究。
夏侯千域见太皇太后不再深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至于这其中的玄机,只怕也只有太皇太后心里清楚。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算是平稳度过,温如瓷看着太子也更加的宝贝着,凡事加一万分的小心,生怕再出了什么乱子。
现在是南北安稳,宫内平静,消停的日子没过几天,北边的驻兵就又出了事情。
兵部侍郎赵宏博为立战功,带着北方军队的十万骑兵追击北方蛮夷的残余部队。
当时夏侯千域率领大部队回都城的时候,把赵宏博留在北方,叮嘱他切勿恋战,北方蛮夷虽说犯我边境,但普通的百姓是无辜的。
“本王深知赵侍郎用兵如神,但切不可伤及无辜,追击只追到国境外三百里,不可再多做动作。”
这是当时夏侯千域叮嘱给赵宏博的话。
然而在北方大战中,温和的部队屡立奇功,温和在皇上面前大放异彩,相反赵宏博表现平平。
北方大战后,赵宏博在朝中的势力和军中的威信均有所下降,赵宏博心有不甘。
于是瞒着皇上,带领着北方铁骑擅自攻打蛮夷腹地。
奈何北方天高皇帝远,等到夏侯千域接到文书,知道此事的时候,赵宏博已经将十万铁骑打到只剩六万,将蛮夷部落收了三个。
为表忠心,赵宏博特意从俘获的战利品中,挑选黄金万两,布匹千匹,珠宝翡翠十箱和美女二十名,送往都城。
夏侯千域知道此事后大怒,意欲惩治赵宏博,却被太皇太后拦下。
“我的孙儿啊,那赵侍郎替你拿下的都是我们青铭国的江山,那北方蛮夷民风彪悍,保不齐哪一天又要挥师南下,到时候你还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御驾亲征,吗?要我说啊,你干脆疯他一个关外侯,把那家伙留在北方,一来满足了他封侯的野心,二来也是对北方的震慑和保护。”
夏侯千域听完太皇太后的话,考虑再三。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赵宏博此举确实严重的违反了律例,不过他攻下蛮夷三个部落,两个重要城池,也算是将功抵过。
再加上太皇太后和朝中的好多人为他求情,夏侯千域也只好默认。
最后兵部侍郎赵宏博功过相抵,发配北方,加封关外侯,镇守边疆,非召不得入关。
整场政治斗争,以军队为主战场,大将军温和与兵部侍郎赵宏博两家利益集团,最终难分伯仲。
温家收复了在都城军中的绝对优势,而代表慕容集团利益的赵宏博此战虽被外派到境外,可手握重兵,也不算落得下风。
一将功成万骨枯,朝中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踩在牺牲品之上。
温家与慕容家在朝堂之上,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团都得你死我活,争的不亦乐乎,只可怜了深受压迫的百姓,不仅食不果腹,还要遭受朝不保夕,亲人离散之苦。
赵宏博十万铁骑在北方的沙河一带,曾有一场恶战,蛮夷部队出战的是蛮夷部族的少年名将,人称白马将军,曾贺云锡。
云锡少年成名,十三岁善骑射,曾在蛮夷王面前只一支单弓射下天上的孤鹰。
生有神力,十五岁独自一人在荒漠之中救回走失的牛羊百头,相当于救了几万蛮夷百姓的性命。
十六岁参军,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从小卒升为骑兵长,率领三千兵马大破胡人,这才逼得胡国二皇子与蛮夷联合,而不是兵戈相向。
然而,自古侠骨竟柔情,曾贺云锡少年英雄,自然引得蛮夷族人少女的青睐。
如果用温如瓷穿越之前的现代汉语来形容,那大概就是人气高涨的小鲜肉?
木厘子年方二八,是这蛮夷部落里标准的美人。
父亲是这支蛮夷部落的首领,他们的部落位于北方边缘,在蛮夷国与青铭国国境附近。
虽然人少,资源匮乏,比不得那些与蛮夷王亲近的部落,不过好在人心善良,亲族之间还算相处的融洽。
十五岁那年,木厘子在沙河边戏水,那一天是她的生日,木厘子穿着蛮夷族的传统服饰,与几个自小一起长大的侍女一起玩耍。
“呵呵呵,来呀,来抓我呀!”
木厘子长裙渺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肆意奔跑。
当时十六岁的曾贺云锡正是部落年少成名的神射手,带着几个随从,手中举着弓箭,在这沙河边游走。
远远的看着几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河边嬉笑打闹,其中的一位红衣少女尤为娇俏。
高挺的鼻梁,一双默认的灵动大眼,殷红的嘴唇轻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