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远走高飞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后来呢?你与云锡将军至此浪迹天涯,双宿双飞,又怎么会卷入那场沙河之战呢?
温如瓷坐在都城的大殿之上,看着台阶下一身凌然的木厘子淡淡的问她。
两个月前,青铭国兵部侍郎赵宏博,在没有得到圣谕的情况下,擅自领兵攻打蛮夷边境,而木厘子和阿爸的部落也遭受了攻击,偏偏蛮夷王刚刚经历了大败,听信谗言,胆小怕事,不肯出兵保卫边境。
几个边境的小部落不肯归降,誓死反抗,奈何蛮夷王昏庸无能,身边奸佞当道,不肯出兵支援,几个部落渐渐地寡不敌众,在与赵宏博的几万大军的对峙中败下阵来,唯有云锡挂帅的一支队伍,以区区八千人与赵宏博的部队殊死搏斗,直至追击到沙河岸边,遭遇赵宏博五万大军埋伏,少将军英勇杀敌,战至最后一刻,坚决不降。
直到最后拼尽最后一兵一卒,少将军孤身一人在沙河岸边,面对着满山春色,以身殉国。
战后,就连赵宏博也钦佩蛮夷的这位少年白马将军,称他为蛮夷第一军士。
如今,蛮夷二度战败,几个边境小部落的战俘都被送到都城,其中不乏金银美女和稀世珍宝,而木厘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战败的部落公主,为了换取部落和族人的和平,作为人质被押送到都城来。
木厘子人世看破,明白一时的意气用事并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结局,于是站在高堂之下,讲出了自己与云锡,这两年来的故事。
我与云锡二人策马离开了那个边境的小部落,一路奔驰,进了关内。
那时的关内正值深秋,我们骑马一路向南,见到的是越来越暖的风景。
云锡骑着马,把我抱在怀中,我们遍踏青山,游尽江水,沿着茶马古道,走进那深山之中。
云锡他学识丰富,我却自小从未离开过那蛮荒大漠,直到随他进了这锦绣河山,才明白,原来这世间竟是这般的多姿多彩。
我们行至江南水岸,云锡便将那马儿牵上船去,远山近水,岱山如眉,我们乘坐着小舟飘荡在天地与江水之间,看晚霞漫染遍天,听孤鹜齐鸣,山水之间,仿佛人已经融进那山那水那景色,化作了一副写意山水画。
我们乘着小舟便进了山中,彼时的山中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菊花美的不可思议。
山中寂然,就连菊花都有一股淡然清雅的韵味,颜色明黄,下面的叶子却是墨绿,开在这黑色的山野之上,俨然把半面山坡都装点的雅致起来。
我们就在那山中安家,紧邻着一大片花海的地方,云锡盖了一间茅草屋,围起了小栅栏。
白天他在小院子中耕种,我便守在屋前缝补,山中晚风微凉,他还会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一起看夕阳下山。
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着青山绿水,偶尔在河边浣衣时,见到行船而来的游客,夫妻二人也会为人指路或者招待一番。
这附近的渔夫与他们熟识,常常带给他们几条河里新鲜的鲈鱼,换几个木厘子亲手做的鞋底。
两个人就这般岁月静好的相知相守,度过了几多岁月。
“后来冬天寒冷,我们靠木头取暖,寒风萧瑟里,翠竹却依然挺拔。
云锡说那是竹的风骨。
我问他何为风骨。
却只记得那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们走过高山流水,相伴在彼此身边,领略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失落,也赏玩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魄,寒冬赏翠竹,他让你明白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砥砺,最后,却为了家国大爱离你而去,你可曾怨他?
温如瓷对这故事听的动容,眉眼盈盈处望向表情寂寥的木厘子。
两个懂爱的女人该明白彼此珍惜,否则又怎么会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的诗句流传千古。
木厘子斜望窗外,夕阳的余晖照进宫殿,星星点点的橘光洒在她的鞋上,如今已为阶下囚,又何苦去纠缠那一场猝然大梦。
依稀记得,青铭国与蛮夷交战,云锡从集市上听人说起,便十分担心。
写了书信托人寄送回族长那里,却久久没有得到回信。
两人遂决定回去看看,于是简单收拾了家里的摆件,便背着一个行囊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回去的路上可顺利?”
“呵,兵荒马乱的,幸好云锡一直护我在身边,我们才得以回到故乡,可是当我们回去的时候,眼前满目疮痍,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模样了。”
赵宏博的军队兵临城下,蛮夷王弃车保帅,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和王族的安逸生活,决心牺牲几个小部落,以满足赵的野心和立功心切的欲望。
这样的做法无疑伤透了我们族人的心,每个部落原本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可是势单力孤,根本无法和正规的军队相抗衡,在生死攸关,家国存亡的关头,族人们只能奋起反击,与敌人殊死一搏。
“那,战况可激烈?”
“激烈?何止激烈,族人以血肉之躯与赵的五万铁骑相抗衡,每个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场,每一次正面交战不是死伤无数,那场面,简直不堪回首,惨烈至极。”
可蛮夷王就是不肯出兵支援,阿爸和几个部落的首领联合上书,派出使者,送去了多少的珍宝和美女,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我们的族人用身体躺在铁骑之下,砍杀马腿,多少好少年就那么被生生的践踏在了马蹄之下啊。
那个时候,哪怕蛮夷王有那么一次的援助,哪怕他送来一旦粮草,都能拯救多少族人的性命啊。
木厘子说到伤心处,掩面痛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为她这份爱国爱民之心所感动。
“那云锡将军又是如何决定一人带兵,独自阻击赵宏博的五万精兵的呢?”
提到云锡,木厘子的脸上神色有些缓和,那种骄傲和爱恋,说到动情处那份无与伦比的深深的思念,才是最为让人心碎的。
“云锡他自从那次重伤恢复后,就不曾习武,这一次他却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决的要上战场,他说书墨单薄,如今国仇家恨,再金贵的笔墨都及不上一份投笔从戎的气魄,其实我理解他,他对蛮夷族,对部落,对我和我的族人,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如今,他终于等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我知道,他是想报恩,可那时的形势,我们部族的军队节节败退,上战场几乎等同于送死。
我又何尝愿意看着他以身犯险,阿爸也劝他莫要冲动,要他抛下这里的一切带着我走,带着我回到之前生活的地方。
可云锡不肯,他说君子坦荡荡,我们部落从不曾做些伤天害理之事,缘何要遭此劫难。
如若不能奋起反抗,让青铭国赵宏博直流看见我辈威武,那日后祸患不断,子子孙孙还如何能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更何况蛮夷王族昏庸无道,失道者寡助,他不相信,也不愿意看到族人恐惧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
我曾问他,那我呢?如果他在战场以身殉国,要我如何独活。
他却只温柔的握住我的手,那份笑意一如平常的温暖和煦。
“厘子,此生我最爱你,要问我今生最美的风景是哪里,于我,只能是在你眼里,为了你,我不屑于这战火纷飞,也不在乎这敌困万千重,只是为了你,这国仇家恨不可消,若是于我苟活于这原本就不属于我的世间,实在为难,男儿志在四方,往日里的春光明媚皆可抛,这塞外荒漠青山常在,我若马革裹尸,便是这一世对你最大的忠诚。”
“白马将军果然英勇过人,这番话铿锵有力,忠肝义胆,字里行间感受得到他对你的那份侠骨柔情……”
温如瓷心下被感动的一塌糊涂,面对着悲戚的木厘子,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
“云锡骁勇善战,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赵宏博在回都城认罪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蛮夷一位身骑白马的少年将军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多次在与他交战中以少胜多,一度扭转了蛮夷的颓势,只是手下的可用之人实在太少,粮草不足,加之兵力太弱,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你也不必太过伤心,毕竟云锡他的的确确是个惊世的奇才。”
在蛮夷与赵宏博的多次交战中,云锡观察出赵的军队由于是多支部队临时组建,因此配合不够默契,参照历史上的几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云锡决定采取游击战术,几只先锋部队以少数人牵制赵的主力部队,吸引注意,其他兵力百人一组,不定时不定期的突袭赵的大部队,打完就走。
这种办法虽然不如大规模的拼杀杀伤力更大,可是对于蛮夷兵力不足的现状来说,绝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减少伤亡,还能给敌军造成最大损伤的战术。
而事实上,赵宏博也的确因为云锡的这个战术十分困扰,据统计,蛮夷光是靠游击战术就在开战前歼灭了赵宏博至少一万五千人,这足以说明云锡的军事才能。
在沙河之战的前两天,云锡甚至还亲自带着五百步兵深入赵宏博军队腹地,轻而易举的取了赵部队高级将领的首级。
而那位将领正是蛮夷在北方大战中归降青铭国的降将,木扎家族的表亲。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云锡和部落的武装激怒了蛮夷王族,才导致几天后的沙河之战,蛮夷王族与赵宏博相互配合,将云锡的主力部队围困在河岸,最终全军覆没。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温如瓷坐在都城的大殿之上,看着台阶下一身凌然的木厘子淡淡的问她。
两个月前,青铭国兵部侍郎赵宏博,在没有得到圣谕的情况下,擅自领兵攻打蛮夷边境,而木厘子和阿爸的部落也遭受了攻击,偏偏蛮夷王刚刚经历了大败,听信谗言,胆小怕事,不肯出兵保卫边境。
几个边境的小部落不肯归降,誓死反抗,奈何蛮夷王昏庸无能,身边奸佞当道,不肯出兵支援,几个部落渐渐地寡不敌众,在与赵宏博的几万大军的对峙中败下阵来,唯有云锡挂帅的一支队伍,以区区八千人与赵宏博的部队殊死搏斗,直至追击到沙河岸边,遭遇赵宏博五万大军埋伏,少将军英勇杀敌,战至最后一刻,坚决不降。
直到最后拼尽最后一兵一卒,少将军孤身一人在沙河岸边,面对着满山春色,以身殉国。
战后,就连赵宏博也钦佩蛮夷的这位少年白马将军,称他为蛮夷第一军士。
如今,蛮夷二度战败,几个边境小部落的战俘都被送到都城,其中不乏金银美女和稀世珍宝,而木厘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战败的部落公主,为了换取部落和族人的和平,作为人质被押送到都城来。
木厘子人世看破,明白一时的意气用事并不能换来自己想要的结局,于是站在高堂之下,讲出了自己与云锡,这两年来的故事。
我与云锡二人策马离开了那个边境的小部落,一路奔驰,进了关内。
那时的关内正值深秋,我们骑马一路向南,见到的是越来越暖的风景。
云锡骑着马,把我抱在怀中,我们遍踏青山,游尽江水,沿着茶马古道,走进那深山之中。
云锡他学识丰富,我却自小从未离开过那蛮荒大漠,直到随他进了这锦绣河山,才明白,原来这世间竟是这般的多姿多彩。
我们行至江南水岸,云锡便将那马儿牵上船去,远山近水,岱山如眉,我们乘坐着小舟飘荡在天地与江水之间,看晚霞漫染遍天,听孤鹜齐鸣,山水之间,仿佛人已经融进那山那水那景色,化作了一副写意山水画。
我们乘着小舟便进了山中,彼时的山中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菊花美的不可思议。
山中寂然,就连菊花都有一股淡然清雅的韵味,颜色明黄,下面的叶子却是墨绿,开在这黑色的山野之上,俨然把半面山坡都装点的雅致起来。
我们就在那山中安家,紧邻着一大片花海的地方,云锡盖了一间茅草屋,围起了小栅栏。
白天他在小院子中耕种,我便守在屋前缝补,山中晚风微凉,他还会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一起看夕阳下山。
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着青山绿水,偶尔在河边浣衣时,见到行船而来的游客,夫妻二人也会为人指路或者招待一番。
这附近的渔夫与他们熟识,常常带给他们几条河里新鲜的鲈鱼,换几个木厘子亲手做的鞋底。
两个人就这般岁月静好的相知相守,度过了几多岁月。
“后来冬天寒冷,我们靠木头取暖,寒风萧瑟里,翠竹却依然挺拔。
云锡说那是竹的风骨。
我问他何为风骨。
却只记得那一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们走过高山流水,相伴在彼此身边,领略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失落,也赏玩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魄,寒冬赏翠竹,他让你明白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砥砺,最后,却为了家国大爱离你而去,你可曾怨他?
温如瓷对这故事听的动容,眉眼盈盈处望向表情寂寥的木厘子。
两个懂爱的女人该明白彼此珍惜,否则又怎么会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的诗句流传千古。
木厘子斜望窗外,夕阳的余晖照进宫殿,星星点点的橘光洒在她的鞋上,如今已为阶下囚,又何苦去纠缠那一场猝然大梦。
依稀记得,青铭国与蛮夷交战,云锡从集市上听人说起,便十分担心。
写了书信托人寄送回族长那里,却久久没有得到回信。
两人遂决定回去看看,于是简单收拾了家里的摆件,便背着一个行囊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回去的路上可顺利?”
“呵,兵荒马乱的,幸好云锡一直护我在身边,我们才得以回到故乡,可是当我们回去的时候,眼前满目疮痍,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模样了。”
赵宏博的军队兵临城下,蛮夷王弃车保帅,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和王族的安逸生活,决心牺牲几个小部落,以满足赵的野心和立功心切的欲望。
这样的做法无疑伤透了我们族人的心,每个部落原本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可是势单力孤,根本无法和正规的军队相抗衡,在生死攸关,家国存亡的关头,族人们只能奋起反击,与敌人殊死一搏。
“那,战况可激烈?”
“激烈?何止激烈,族人以血肉之躯与赵的五万铁骑相抗衡,每个人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场,每一次正面交战不是死伤无数,那场面,简直不堪回首,惨烈至极。”
可蛮夷王就是不肯出兵支援,阿爸和几个部落的首领联合上书,派出使者,送去了多少的珍宝和美女,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我们的族人用身体躺在铁骑之下,砍杀马腿,多少好少年就那么被生生的践踏在了马蹄之下啊。
那个时候,哪怕蛮夷王有那么一次的援助,哪怕他送来一旦粮草,都能拯救多少族人的性命啊。
木厘子说到伤心处,掩面痛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为她这份爱国爱民之心所感动。
“那云锡将军又是如何决定一人带兵,独自阻击赵宏博的五万精兵的呢?”
提到云锡,木厘子的脸上神色有些缓和,那种骄傲和爱恋,说到动情处那份无与伦比的深深的思念,才是最为让人心碎的。
“云锡他自从那次重伤恢复后,就不曾习武,这一次他却不顾众人的劝阻,坚决的要上战场,他说书墨单薄,如今国仇家恨,再金贵的笔墨都及不上一份投笔从戎的气魄,其实我理解他,他对蛮夷族,对部落,对我和我的族人,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如今,他终于等来了一雪前耻的机会,我知道,他是想报恩,可那时的形势,我们部族的军队节节败退,上战场几乎等同于送死。
我又何尝愿意看着他以身犯险,阿爸也劝他莫要冲动,要他抛下这里的一切带着我走,带着我回到之前生活的地方。
可云锡不肯,他说君子坦荡荡,我们部落从不曾做些伤天害理之事,缘何要遭此劫难。
如若不能奋起反抗,让青铭国赵宏博直流看见我辈威武,那日后祸患不断,子子孙孙还如何能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更何况蛮夷王族昏庸无道,失道者寡助,他不相信,也不愿意看到族人恐惧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
我曾问他,那我呢?如果他在战场以身殉国,要我如何独活。
他却只温柔的握住我的手,那份笑意一如平常的温暖和煦。
“厘子,此生我最爱你,要问我今生最美的风景是哪里,于我,只能是在你眼里,为了你,我不屑于这战火纷飞,也不在乎这敌困万千重,只是为了你,这国仇家恨不可消,若是于我苟活于这原本就不属于我的世间,实在为难,男儿志在四方,往日里的春光明媚皆可抛,这塞外荒漠青山常在,我若马革裹尸,便是这一世对你最大的忠诚。”
“白马将军果然英勇过人,这番话铿锵有力,忠肝义胆,字里行间感受得到他对你的那份侠骨柔情……”
温如瓷心下被感动的一塌糊涂,面对着悲戚的木厘子,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
“云锡骁勇善战,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赵宏博在回都城认罪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蛮夷一位身骑白马的少年将军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多次在与他交战中以少胜多,一度扭转了蛮夷的颓势,只是手下的可用之人实在太少,粮草不足,加之兵力太弱,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你也不必太过伤心,毕竟云锡他的的确确是个惊世的奇才。”
在蛮夷与赵宏博的多次交战中,云锡观察出赵的军队由于是多支部队临时组建,因此配合不够默契,参照历史上的几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云锡决定采取游击战术,几只先锋部队以少数人牵制赵的主力部队,吸引注意,其他兵力百人一组,不定时不定期的突袭赵的大部队,打完就走。
这种办法虽然不如大规模的拼杀杀伤力更大,可是对于蛮夷兵力不足的现状来说,绝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减少伤亡,还能给敌军造成最大损伤的战术。
而事实上,赵宏博也的确因为云锡的这个战术十分困扰,据统计,蛮夷光是靠游击战术就在开战前歼灭了赵宏博至少一万五千人,这足以说明云锡的军事才能。
在沙河之战的前两天,云锡甚至还亲自带着五百步兵深入赵宏博军队腹地,轻而易举的取了赵部队高级将领的首级。
而那位将领正是蛮夷在北方大战中归降青铭国的降将,木扎家族的表亲。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云锡和部落的武装激怒了蛮夷王族,才导致几天后的沙河之战,蛮夷王族与赵宏博相互配合,将云锡的主力部队围困在河岸,最终全军覆没。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