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初到都城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大弟子肺腑之言,不吐不快,戏班主心中感念,有苦无言。
“为师后院便有,明日便将那十箱金散尽,各寻出路去罢。”
“师傅,您莫说气话啊,您明知弟子并非贪念那金银,只是现在这形势,怕是您收了那金银,才有命啊,那位官爷一看非富即贵,绝不是一般人等,更何况倾慕师妹已久,如今如日中天,恐怕再难用那副清高孤傲的样子给拒之千里,这几日已有巡逻的官兵找小徒弟们的毛病今早小凳子就因为错拿了对过茶馆的一个木凳,被官兵打了个半死,现就躺在他们那一辈的大通铺上不能动弹啊。”
“什么?竟有此事?那无良的官兵竟如此欺辱我门弟子,岂有此理!”
“师傅,如今普通百姓都朝不保夕,能逃则逃,咱们梨园六根不净,多少双眼睛贼溜溜的盯着看呐,看这形势,只怕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日不多了。”
那一晚,班主满眼泪花,与花旦名角儿说了这事情,花旦捏起那副盛名一时的兰花指,金嗓开腔却不肯声贯长虹,只深深浅浅的吟唱一曲。
“江南儿女厮,脉脉情归不似油雨矜贵,念你心中似撒盐纷飞雪,盼你盈亏着故人青绾,满玉一弧也只朝夕,何故让人心苦寒呐,官人。”
其实班主何尝舍得,这小花旦是自小与自己这戏班子长大,来来往往多少人慕名而来,这么些年,要是没有这么个好花旦只怕他这戏班子没这么好的路子,那位官爷的背景班主也曾派人打探,只怕是自家师妹跟了他,命运多舛,可是眼前的形势,班主也只能一搏。
让这姑娘自求多福了。
后来,师妹与那位官爷走后,班主为了良心安稳,就真的就拿出了后院里埋着的十箱金条,大部分散给班里的门徒,拿出一些来差遣不肯走的小徒们在梨园门口开了粥铺,施给过路的穷苦人。
余下的钱班主请了熟识的北方师傅,将梨园有些韶色的门脸装饰一新,红墙青瓦,雕梁画栋,耸起的门楼好不气派。
“将军呐,早卸甲,何人在故园等你归家。”
大约是半年之后,班主领着众弟子离开了这园子,临走时还是一身素白长袍,领口一朵艳红冬梅,手中一把诗词折伞,只是少了花旦那般俊俏模样的小姐,实在可惜。
“后来,花旦随皇上留在宫中拒绝了任我行,守在宫中和自己的孩子身边,可这件事情却被有心人利用,诬告花旦与他人通奸,花旦被打入冷宫,直到去世,再无出头之日。”
于是隆冬新雪,腊月廿八,没有遗物,没有遗言,没有遗体,一件戏服伴着一夜冬雪,一代名伶瞒着世人悄然下葬。
母亲说,最后的日子里,端文公主只能在这遥远的胡国大漠为母亲日夜祈祷,祈祷她早日超生,来生不再遇人不淑。
“人人道我绝代好华,殊不知我身世坎坷,下辈子莫要我投胎做这娼妓戏子,凭白辜负了这世上情深之人。”
“这是那位花旦说的话?”
“恩,我从别人口中知道的,她的遗言。”
“可惜了。”
“你可也觉得是那负心人,不值得她错付了半生?”
“未可。”
“后来那任我行也被抓进了牢房,听说当年处置任我行之人乃是花旦的追随者之一,为人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嫉妒任我行与花旦的情缘,在狱中对任我行下手极为狠毒,可怜了他一代义士,在牢房里,受尽折磨,听人说他行刑前的最后一天,央求着狱卒押着自己回到梨园,那时候他已是满身血迹,瘦骨嶙峋。”
“好歹也是义军首领,怎么会说抓就抓,任人宰割,遭难时就没有一个人出手搭救吗。”
“没人敢救,原本几个他的老相识也曾想过要替他运筹,至少保住一条命,哪怕少遭点罪,可大牢那边硬是给他扣上了叛国欺君的罪名,此等大罪在当时绝对是掉脑袋的,再加上那小人权倾一时,全城的达官贵人确实不敢得罪他。”
“任我行功夫了得,为何不逃跑?”
“他虽然内里却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却也是侠骨柔情,国难当前义军名声在外,他不得已戎马征战,等尘埃落定,却没曾想心爱之人已为人妇,他自然没了念。”
“任我行乃真义士也。”
“是啊,英雄有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生逢乱世,你等定要以此为训,莫辜负了义士的心意。”
“义士惹火烧身,被小人所害,那小人实在可恶。”
“传言当年那害了任我行的小人出五万金要把梨园的东西厢房重新翻修,被及时赶回来的班主断言拒绝,后来又千金求戏,想让班主带着戏班子登台献唱,可班主推脱说身体不适,一直不肯,最后逼的那厮亲自到府邸门口求见,班主坚持避而不见,甚至以自残相逼。”
“这帮人这又何苦呢,花旦不是已经香消玉殒,与世长辞了?”
“你不曾见过她半面残妆梨花雨的模样,见过了也该懂了这帮俗世之人的执着。”
“花旦虽然一定很痛苦,但却很坚定,因为能为他所爱坚守,是将死之人唯一欣慰的事,死得其所。”
“但愿吧。”
霏霏雨下,这个时节南国又是一处好春光,枯凄的院子里只留墙角的芍药花一年一绽,南国的人们应该又是一个人得闲在院子里流连。
好看的矮墙偏偏泛了黄,插在墙头的随风草恼人的摇。
你说这一生怎么就不给我这机会呢。
来生,可莫要再纠缠了,那些个无关的人都散去了,莫要生的倾国倾城,凭白辜负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如若我还得幸遇上你,就让我还了这一世欠你的恩德。
正月初七,端文公主急性疫病,辞世。
临终前嘱托独子到霸将自己的骨灰带回南国,撒在后山的戏台,只需立了衣冠冢,没有墓碑。
端文公主辞世后,到霸将母亲的骨灰装进香囊,带着两万部下突围杀敌,奋战三天三夜,直到弹尽粮绝,青铭国援军犹如神兵天降,五万人接应胡国大皇子,将二皇子的叛军打的落花流水,慌忙逃窜。
那一战,到霸说是为了死去的母亲而战。
“母亲,你不知道吧,你去了,我就带了军队突围,不曾为你守墓,只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我才能获得内心的安稳,但你我母子从未分离,因为我带了一个香囊是你。”
后来的半年大皇子在胡国东征西讨,与二皇子的部下展开厮杀,人们都唤他杀神,遇敌则狂,杀人如麻。
“孩儿有时候杀着杀着又看见儿时你哄我入睡的脸了,心魔吧,毕竟血债太多,我几次从马背上摔下来九死一生,是因为我看到了你对我笑。”
还是那身红衣,还是一汪清水的笑意。
母亲真是慈爱啊。
“二皇子是我手刃,您生前说我们乃一奶同胞,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兵戎相见,可我做不到了,孩儿不孝,只得清理曼门户,还我胡国万世太平,夏侯舅舅也派出援军帮助我们,母亲可以放心了。”
一年后,胡国二皇子战乱平息,大皇子到霸登基为王,跪在母亲端文公主墓前说“我一生金戈铁马,不曾安稳,算下来,有您陪伴在身边的几年才算是好年华,如今我人归故里,故人也算是个家,我想好了,就在这里陪你,陪着我胡国的百姓,今生你我母子缘分浅薄,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孩儿,听您教会,你一生不肯叫人唤你姓名,说是只叫端文便好,你又何曾知晓,孩儿唤您的一声母亲,就是孩儿此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如戏,千帆过尽不过也是等着唱完那场落幕戏,看破了,就淡了。
我爱你,看过的这一生所有的风景里,你最美丽。
林肖记得自己刚听完这故事,还不解其中的意思,现在想来,母亲给自己讲这个故事,是有心了,其中的深意只怕自己距离完全参悟还差得很远。
现在,林肖和同行的十一个姐妹暂住在慕容丞相安排的客栈,宫里的莲儿娘娘昨天来见过她们一回,对她们很是满意,似乎尤其对自己很是上心,赠送了自己一对耳饰,上面还镶嵌了珍珠钻石,林肖年纪尚小,在家里时,母亲不让她佩戴这些妖娆的饰品。
娘娘走后,林肖悄悄的回到自己房间,把那对耳饰在脸侧比划了一下,真真是妖艳动人,在客栈灯盏下闪着刺眼的光,林肖赶紧给收到自己的小匣子里装好。
“这东西怕是蛊惑人心的物件儿,少碰的为好。”
就因为莲儿娘娘特殊照顾了林肖的事情,其他的几个女孩子都跟她疏远了不少,说是她家里提前跟莲儿娘娘打点了一番,娘娘才会特殊照顾她的。
还说是娘娘会在皇上面前极力的举荐她一番,几个小女生窃窃私语,说是林肖等不及的要嫁到胡国去。
林肖虽然听了心里不舒服,可也没那么在意。
她才没有呢,家里母亲不同意她去胡国和亲,只是叫她来都城看一看,选不上最好,就可以回到家里去,守在父母的身边,更别说找莲儿娘娘打点了。
而她自己,连那个胡王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怎么会想要嫁过去?
娘娘送了耳饰,她就谢恩接好,难不成还要当场给退回去?
这样想着,林肖默默的躺在自己的床上,回忆着母亲讲给她的故事。
她想着,端文公主这辈子,可真苦啊,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得有多难过?
自己不想像她那样,在那蛮荒之地,守着大漠孤烟过一生,她要做自己的主,就算媒婆找上了门也没关系,母亲说过,会给她寻一个好姻缘。
此时的林肖还不知道,在与她一街之隔的将军府里,她命里注定的姻缘已经悄然发芽。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为师后院便有,明日便将那十箱金散尽,各寻出路去罢。”
“师傅,您莫说气话啊,您明知弟子并非贪念那金银,只是现在这形势,怕是您收了那金银,才有命啊,那位官爷一看非富即贵,绝不是一般人等,更何况倾慕师妹已久,如今如日中天,恐怕再难用那副清高孤傲的样子给拒之千里,这几日已有巡逻的官兵找小徒弟们的毛病今早小凳子就因为错拿了对过茶馆的一个木凳,被官兵打了个半死,现就躺在他们那一辈的大通铺上不能动弹啊。”
“什么?竟有此事?那无良的官兵竟如此欺辱我门弟子,岂有此理!”
“师傅,如今普通百姓都朝不保夕,能逃则逃,咱们梨园六根不净,多少双眼睛贼溜溜的盯着看呐,看这形势,只怕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日不多了。”
那一晚,班主满眼泪花,与花旦名角儿说了这事情,花旦捏起那副盛名一时的兰花指,金嗓开腔却不肯声贯长虹,只深深浅浅的吟唱一曲。
“江南儿女厮,脉脉情归不似油雨矜贵,念你心中似撒盐纷飞雪,盼你盈亏着故人青绾,满玉一弧也只朝夕,何故让人心苦寒呐,官人。”
其实班主何尝舍得,这小花旦是自小与自己这戏班子长大,来来往往多少人慕名而来,这么些年,要是没有这么个好花旦只怕他这戏班子没这么好的路子,那位官爷的背景班主也曾派人打探,只怕是自家师妹跟了他,命运多舛,可是眼前的形势,班主也只能一搏。
让这姑娘自求多福了。
后来,师妹与那位官爷走后,班主为了良心安稳,就真的就拿出了后院里埋着的十箱金条,大部分散给班里的门徒,拿出一些来差遣不肯走的小徒们在梨园门口开了粥铺,施给过路的穷苦人。
余下的钱班主请了熟识的北方师傅,将梨园有些韶色的门脸装饰一新,红墙青瓦,雕梁画栋,耸起的门楼好不气派。
“将军呐,早卸甲,何人在故园等你归家。”
大约是半年之后,班主领着众弟子离开了这园子,临走时还是一身素白长袍,领口一朵艳红冬梅,手中一把诗词折伞,只是少了花旦那般俊俏模样的小姐,实在可惜。
“后来,花旦随皇上留在宫中拒绝了任我行,守在宫中和自己的孩子身边,可这件事情却被有心人利用,诬告花旦与他人通奸,花旦被打入冷宫,直到去世,再无出头之日。”
于是隆冬新雪,腊月廿八,没有遗物,没有遗言,没有遗体,一件戏服伴着一夜冬雪,一代名伶瞒着世人悄然下葬。
母亲说,最后的日子里,端文公主只能在这遥远的胡国大漠为母亲日夜祈祷,祈祷她早日超生,来生不再遇人不淑。
“人人道我绝代好华,殊不知我身世坎坷,下辈子莫要我投胎做这娼妓戏子,凭白辜负了这世上情深之人。”
“这是那位花旦说的话?”
“恩,我从别人口中知道的,她的遗言。”
“可惜了。”
“你可也觉得是那负心人,不值得她错付了半生?”
“未可。”
“后来那任我行也被抓进了牢房,听说当年处置任我行之人乃是花旦的追随者之一,为人阴险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嫉妒任我行与花旦的情缘,在狱中对任我行下手极为狠毒,可怜了他一代义士,在牢房里,受尽折磨,听人说他行刑前的最后一天,央求着狱卒押着自己回到梨园,那时候他已是满身血迹,瘦骨嶙峋。”
“好歹也是义军首领,怎么会说抓就抓,任人宰割,遭难时就没有一个人出手搭救吗。”
“没人敢救,原本几个他的老相识也曾想过要替他运筹,至少保住一条命,哪怕少遭点罪,可大牢那边硬是给他扣上了叛国欺君的罪名,此等大罪在当时绝对是掉脑袋的,再加上那小人权倾一时,全城的达官贵人确实不敢得罪他。”
“任我行功夫了得,为何不逃跑?”
“他虽然内里却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却也是侠骨柔情,国难当前义军名声在外,他不得已戎马征战,等尘埃落定,却没曾想心爱之人已为人妇,他自然没了念。”
“任我行乃真义士也。”
“是啊,英雄有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生逢乱世,你等定要以此为训,莫辜负了义士的心意。”
“义士惹火烧身,被小人所害,那小人实在可恶。”
“传言当年那害了任我行的小人出五万金要把梨园的东西厢房重新翻修,被及时赶回来的班主断言拒绝,后来又千金求戏,想让班主带着戏班子登台献唱,可班主推脱说身体不适,一直不肯,最后逼的那厮亲自到府邸门口求见,班主坚持避而不见,甚至以自残相逼。”
“这帮人这又何苦呢,花旦不是已经香消玉殒,与世长辞了?”
“你不曾见过她半面残妆梨花雨的模样,见过了也该懂了这帮俗世之人的执着。”
“花旦虽然一定很痛苦,但却很坚定,因为能为他所爱坚守,是将死之人唯一欣慰的事,死得其所。”
“但愿吧。”
霏霏雨下,这个时节南国又是一处好春光,枯凄的院子里只留墙角的芍药花一年一绽,南国的人们应该又是一个人得闲在院子里流连。
好看的矮墙偏偏泛了黄,插在墙头的随风草恼人的摇。
你说这一生怎么就不给我这机会呢。
来生,可莫要再纠缠了,那些个无关的人都散去了,莫要生的倾国倾城,凭白辜负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如若我还得幸遇上你,就让我还了这一世欠你的恩德。
正月初七,端文公主急性疫病,辞世。
临终前嘱托独子到霸将自己的骨灰带回南国,撒在后山的戏台,只需立了衣冠冢,没有墓碑。
端文公主辞世后,到霸将母亲的骨灰装进香囊,带着两万部下突围杀敌,奋战三天三夜,直到弹尽粮绝,青铭国援军犹如神兵天降,五万人接应胡国大皇子,将二皇子的叛军打的落花流水,慌忙逃窜。
那一战,到霸说是为了死去的母亲而战。
“母亲,你不知道吧,你去了,我就带了军队突围,不曾为你守墓,只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我才能获得内心的安稳,但你我母子从未分离,因为我带了一个香囊是你。”
后来的半年大皇子在胡国东征西讨,与二皇子的部下展开厮杀,人们都唤他杀神,遇敌则狂,杀人如麻。
“孩儿有时候杀着杀着又看见儿时你哄我入睡的脸了,心魔吧,毕竟血债太多,我几次从马背上摔下来九死一生,是因为我看到了你对我笑。”
还是那身红衣,还是一汪清水的笑意。
母亲真是慈爱啊。
“二皇子是我手刃,您生前说我们乃一奶同胞,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兵戎相见,可我做不到了,孩儿不孝,只得清理曼门户,还我胡国万世太平,夏侯舅舅也派出援军帮助我们,母亲可以放心了。”
一年后,胡国二皇子战乱平息,大皇子到霸登基为王,跪在母亲端文公主墓前说“我一生金戈铁马,不曾安稳,算下来,有您陪伴在身边的几年才算是好年华,如今我人归故里,故人也算是个家,我想好了,就在这里陪你,陪着我胡国的百姓,今生你我母子缘分浅薄,来生,我还要做你的孩儿,听您教会,你一生不肯叫人唤你姓名,说是只叫端文便好,你又何曾知晓,孩儿唤您的一声母亲,就是孩儿此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如戏,千帆过尽不过也是等着唱完那场落幕戏,看破了,就淡了。
我爱你,看过的这一生所有的风景里,你最美丽。
林肖记得自己刚听完这故事,还不解其中的意思,现在想来,母亲给自己讲这个故事,是有心了,其中的深意只怕自己距离完全参悟还差得很远。
现在,林肖和同行的十一个姐妹暂住在慕容丞相安排的客栈,宫里的莲儿娘娘昨天来见过她们一回,对她们很是满意,似乎尤其对自己很是上心,赠送了自己一对耳饰,上面还镶嵌了珍珠钻石,林肖年纪尚小,在家里时,母亲不让她佩戴这些妖娆的饰品。
娘娘走后,林肖悄悄的回到自己房间,把那对耳饰在脸侧比划了一下,真真是妖艳动人,在客栈灯盏下闪着刺眼的光,林肖赶紧给收到自己的小匣子里装好。
“这东西怕是蛊惑人心的物件儿,少碰的为好。”
就因为莲儿娘娘特殊照顾了林肖的事情,其他的几个女孩子都跟她疏远了不少,说是她家里提前跟莲儿娘娘打点了一番,娘娘才会特殊照顾她的。
还说是娘娘会在皇上面前极力的举荐她一番,几个小女生窃窃私语,说是林肖等不及的要嫁到胡国去。
林肖虽然听了心里不舒服,可也没那么在意。
她才没有呢,家里母亲不同意她去胡国和亲,只是叫她来都城看一看,选不上最好,就可以回到家里去,守在父母的身边,更别说找莲儿娘娘打点了。
而她自己,连那个胡王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怎么会想要嫁过去?
娘娘送了耳饰,她就谢恩接好,难不成还要当场给退回去?
这样想着,林肖默默的躺在自己的床上,回忆着母亲讲给她的故事。
她想着,端文公主这辈子,可真苦啊,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得有多难过?
自己不想像她那样,在那蛮荒之地,守着大漠孤烟过一生,她要做自己的主,就算媒婆找上了门也没关系,母亲说过,会给她寻一个好姻缘。
此时的林肖还不知道,在与她一街之隔的将军府里,她命里注定的姻缘已经悄然发芽。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