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臣崛起(海蓝之卷) 下:加督军事又逢诞子,出师作表北伐提前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公元227年(魏太和元年)五月,辅佐曹魏三代的老将徐晃病逝于襄阳。
这个消息给了曹魏朝野很大的震荡,因为这意味着以襄阳为核心的荆州北部地区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而先前在进攻襄阳却被大败的孙权,闻之这个消息后,命令驻兵江陵的陆逊立刻整备三军,打算趁这个机会再度对襄阳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此时曹睿想到了不久前曾经重创诸葛瑾的司马懿,此时只有他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于是便下诏命令司马懿驻兵宛城,加督荆州、豫州两地军事。这对司马懿来说可谓是得到了更大的兵权,曹睿将两州之地的兵权尽皆交托于他手,使得他一跃成为了制霸二州的军事统领。
对此曹真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不过却他却在散朝之后马上前去崇德殿谒见曹睿。
曹真是个聪明人,他不会贸然做出唐突的举动,而是采取迂回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舞阳候司马懿虽然精通谋略,且又在襄阳一战大展领兵之能,可他毕竟领兵时间尚短,在军中的威望也尚显不足,如今突然将荆、豫二州的兵权交付与他,恐怕难易服众,不如抽调昌邑候满宠分督豫州军事,这样一来也可大大缓解舞阳候的重担。”
可曹睿却认为曹真的想法完全是多虑了:
“朕不这么认为,太祖和高祖两位先帝生前都曾经盛赞司马懿的才能,朕想让他都督区区两州之地的军事,司马懿还是兼顾得过来的,更何况昌邑候满宠身兼辅助曹休防范长江沿岸的吴军动向,这个时候把他抽调不合适。”
结果显而易见,曹睿驳回了曹真的建议,仍旧坚持让原有本意。
另一头接到曹睿任命的司马懿,也收到了上天赐予他的第二个礼物:
他与伏若歆的第一个儿子司马伷出生了...
将司马伷抱在怀里认真注视着他的司马懿,突然间想到了自己那生死未卜的儿子司马昭,本来很高兴的他却突然间显得很伤悲。
刚刚经历分娩之痛的伏若歆看出了自己丈夫的心思,于是便主动将他的心事挑破:
“先前你请贾穆先生去汉中一代寻找,难道还不曾有消息吗?”
司马懿将司马伷放回到了伏若歆的怀中,摇了摇头叹气道:
“我有的时候也在想,自己当初那么做是不是错了,昭儿他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天赋,有时甚至比他的哥哥还要出彩,可他野性难驯,就算是一块再好的钢,不经过严厉的打磨锤炼也终究会沦为一块废铁,可是没想到却害了他...”
想到张春华因为司马昭的失踪而大病一场,至今还没有彻底康复,伏若歆也感到很无奈:
“恐怕姐姐比起夫君还要更加伤心,夫君早就应该去安慰她才是,毕竟昭儿是她与你的儿子,这种失去子女的痛苦只有你们彼此心中最为清楚了。”
事实上司马懿也曾经多次想要去张凝的府中看看张春华,甚至连他假装寻访郭嘉之子郭奕的理由也想好了,可是当他走到洧阳侯府附近的时候,却还是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对于他来说,有些伤痛是终身无法抹平的...
此时司马懿与张春华心心念念的儿子司马昭,已经在益州呆了三个年头,这些年他在思念自己亲人的同时,跟在诸葛亮的身边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在司马懿领兵大破诸葛瑾,与曹休联手击退了孙权的三路进犯后,诸葛亮也已经料到司马懿的势力已经抬头,如果再让他继续在曹魏的庙堂之上步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话,那么魏蜀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况且自关羽攻打襄樊之后,曹魏和蜀汉之间基本没有发生过战争,倒是与孙吴之间你来我往、征伐不断,这也给了诸葛亮宝贵的时间恢复国力和整饬军队。
如今魏蜀之间因数年的平静,使得曹魏将目光主要投放在割据东南的孙权身上,诸葛亮认为这是个北伐曹魏的绝佳时机,也是他王师北定、逐鹿中原的绝佳时机。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五月,也就是司马懿奉曹睿之命动身前往宛城的同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笔写下了流传于后世的《出师表》,准备上奏蜀帝刘禅,正式出兵伐魏。
诸葛亮的最后一笔刚刚落完,司马昭便走进了他的书房内:
“丞相,您在写什么呢?”
“哦,是你来了啊...”
说罢诸葛亮将手中的笔搁下,因墨迹还没有干,所以他并没将写有《出师表》全文的竹简卷合起来,这让司马昭得以轻而易举的看到了《出师表》的全部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在司马昭看来,这份奏表之中无不透露出诸葛亮对汉室的绝对忠心,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的未来的忧虑和希望,言辞恳切,令他读之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司马昭以因年幼所以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自从来到了益州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开始,他渐渐的认为复兴汉室才能够使天下获得真正的安定,而诸如曹丕这样的野心家心中所想的并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是不顾百姓死活而满足那自己那不断膨胀的野心。
这封《出师表》仿佛一记重锤,将“扫平乱世、一统河山”深深的砸进了他的心中。
蜀帝刘禅很快就批复了诸葛亮挥师北伐的请求,于是诸葛亮以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在cd处理相府的日常事务,而他则长期留在汉中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
此时的司马昭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曹魏重臣之子的身份,不知不觉站在了诸葛亮这边。
可令他感觉奇怪的是,明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刘禅已经同意了诸葛亮北伐,但诸葛亮却依旧没有任何起兵的打算,而是选择继续像往常一样积极练兵、广备粮草。
司马昭想不透他这么做的原因,而一直跟随在诸葛亮左右的马谡也数日不见踪影,这些种种怪像终于令他无法忍受被遮住双眼的感觉,于是他开口问道:
“丞相按兵不动,是为何意?”
诸葛亮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对司马昭,卖起了关子:
“很快你就知道了...”
五天后,风尘仆仆的马谡回到了南郑,诸葛亮从他那兴奋无比的表情中已经看出了此行已是马到功成,为由司马昭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密谋些什么。
马谡将自己怀中的一封密信交给了诸葛亮,并汇报说:
“丞相,在下已经前往新城面见孟达,并且成功说服了孟达叛魏归蜀,孟达已经表示在丞相出兵之时,他会立刻起新城三地之兵对洛阳突然发难,与您里应外合!”
一向很平静的诸葛亮看了孟达的亲笔信后,也坐不住了,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
“太好了!有了孟达相助,如此以来我们北伐的把握就更大了!”
这时司马昭终于明白,原来诸葛亮迟迟不发兵的原因,正是为了等待孟达的回复,可是他心中仍旧存有疑惑:“丞相怎么会知道,孟达一定会反叛曹魏呢?”
“这还要感谢你的父亲司马懿...”
如此解释让司马昭更加一头雾水,见他还是不明白,诸葛亮便进一步说明其中的原由:
“当初孟达背叛蜀汉奇袭上庸之后,魏文帝曹丕十分看中他,给予他丰厚的待遇,而当时司马懿却对曹丕说‘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当时曹丕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越加重用孟达。等到曹睿即位之后,他就把司马懿的话听了进去,企图不断削弱孟达的兵权,而能够给予孟达保护与信任的桓阶和夏侯尚都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再加上我派马谡去略施离间,说服孟达叛魏是根本没有任何难度的。”
经由诸葛亮详解之后,司马昭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他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司马懿看人目光非常准,既然他说孟达是这样的人,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北伐是诸葛亮一生宏愿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他行差踏错、功亏一篑的话,那么天下一统、复兴汉室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尽可能的增加取胜的筹码。
而能够让他北伐取胜乃至一举攻克洛阳,彻底消灭曹魏政权的关键砝码,就在孟达身上。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这个消息给了曹魏朝野很大的震荡,因为这意味着以襄阳为核心的荆州北部地区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而先前在进攻襄阳却被大败的孙权,闻之这个消息后,命令驻兵江陵的陆逊立刻整备三军,打算趁这个机会再度对襄阳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此时曹睿想到了不久前曾经重创诸葛瑾的司马懿,此时只有他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于是便下诏命令司马懿驻兵宛城,加督荆州、豫州两地军事。这对司马懿来说可谓是得到了更大的兵权,曹睿将两州之地的兵权尽皆交托于他手,使得他一跃成为了制霸二州的军事统领。
对此曹真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不过却他却在散朝之后马上前去崇德殿谒见曹睿。
曹真是个聪明人,他不会贸然做出唐突的举动,而是采取迂回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陛下,舞阳候司马懿虽然精通谋略,且又在襄阳一战大展领兵之能,可他毕竟领兵时间尚短,在军中的威望也尚显不足,如今突然将荆、豫二州的兵权交付与他,恐怕难易服众,不如抽调昌邑候满宠分督豫州军事,这样一来也可大大缓解舞阳候的重担。”
可曹睿却认为曹真的想法完全是多虑了:
“朕不这么认为,太祖和高祖两位先帝生前都曾经盛赞司马懿的才能,朕想让他都督区区两州之地的军事,司马懿还是兼顾得过来的,更何况昌邑候满宠身兼辅助曹休防范长江沿岸的吴军动向,这个时候把他抽调不合适。”
结果显而易见,曹睿驳回了曹真的建议,仍旧坚持让原有本意。
另一头接到曹睿任命的司马懿,也收到了上天赐予他的第二个礼物:
他与伏若歆的第一个儿子司马伷出生了...
将司马伷抱在怀里认真注视着他的司马懿,突然间想到了自己那生死未卜的儿子司马昭,本来很高兴的他却突然间显得很伤悲。
刚刚经历分娩之痛的伏若歆看出了自己丈夫的心思,于是便主动将他的心事挑破:
“先前你请贾穆先生去汉中一代寻找,难道还不曾有消息吗?”
司马懿将司马伷放回到了伏若歆的怀中,摇了摇头叹气道:
“我有的时候也在想,自己当初那么做是不是错了,昭儿他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天赋,有时甚至比他的哥哥还要出彩,可他野性难驯,就算是一块再好的钢,不经过严厉的打磨锤炼也终究会沦为一块废铁,可是没想到却害了他...”
想到张春华因为司马昭的失踪而大病一场,至今还没有彻底康复,伏若歆也感到很无奈:
“恐怕姐姐比起夫君还要更加伤心,夫君早就应该去安慰她才是,毕竟昭儿是她与你的儿子,这种失去子女的痛苦只有你们彼此心中最为清楚了。”
事实上司马懿也曾经多次想要去张凝的府中看看张春华,甚至连他假装寻访郭嘉之子郭奕的理由也想好了,可是当他走到洧阳侯府附近的时候,却还是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对于他来说,有些伤痛是终身无法抹平的...
此时司马懿与张春华心心念念的儿子司马昭,已经在益州呆了三个年头,这些年他在思念自己亲人的同时,跟在诸葛亮的身边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在司马懿领兵大破诸葛瑾,与曹休联手击退了孙权的三路进犯后,诸葛亮也已经料到司马懿的势力已经抬头,如果再让他继续在曹魏的庙堂之上步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话,那么魏蜀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况且自关羽攻打襄樊之后,曹魏和蜀汉之间基本没有发生过战争,倒是与孙吴之间你来我往、征伐不断,这也给了诸葛亮宝贵的时间恢复国力和整饬军队。
如今魏蜀之间因数年的平静,使得曹魏将目光主要投放在割据东南的孙权身上,诸葛亮认为这是个北伐曹魏的绝佳时机,也是他王师北定、逐鹿中原的绝佳时机。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五月,也就是司马懿奉曹睿之命动身前往宛城的同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笔写下了流传于后世的《出师表》,准备上奏蜀帝刘禅,正式出兵伐魏。
诸葛亮的最后一笔刚刚落完,司马昭便走进了他的书房内:
“丞相,您在写什么呢?”
“哦,是你来了啊...”
说罢诸葛亮将手中的笔搁下,因墨迹还没有干,所以他并没将写有《出师表》全文的竹简卷合起来,这让司马昭得以轻而易举的看到了《出师表》的全部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在司马昭看来,这份奏表之中无不透露出诸葛亮对汉室的绝对忠心,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蜀汉的未来的忧虑和希望,言辞恳切,令他读之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司马昭以因年幼所以并没有明确的政治倾向,自从来到了益州跟随在诸葛亮身边开始,他渐渐的认为复兴汉室才能够使天下获得真正的安定,而诸如曹丕这样的野心家心中所想的并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是不顾百姓死活而满足那自己那不断膨胀的野心。
这封《出师表》仿佛一记重锤,将“扫平乱世、一统河山”深深的砸进了他的心中。
蜀帝刘禅很快就批复了诸葛亮挥师北伐的请求,于是诸葛亮以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留在cd处理相府的日常事务,而他则长期留在汉中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
此时的司马昭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曹魏重臣之子的身份,不知不觉站在了诸葛亮这边。
可令他感觉奇怪的是,明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刘禅已经同意了诸葛亮北伐,但诸葛亮却依旧没有任何起兵的打算,而是选择继续像往常一样积极练兵、广备粮草。
司马昭想不透他这么做的原因,而一直跟随在诸葛亮左右的马谡也数日不见踪影,这些种种怪像终于令他无法忍受被遮住双眼的感觉,于是他开口问道:
“丞相按兵不动,是为何意?”
诸葛亮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对司马昭,卖起了关子:
“很快你就知道了...”
五天后,风尘仆仆的马谡回到了南郑,诸葛亮从他那兴奋无比的表情中已经看出了此行已是马到功成,为由司马昭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密谋些什么。
马谡将自己怀中的一封密信交给了诸葛亮,并汇报说:
“丞相,在下已经前往新城面见孟达,并且成功说服了孟达叛魏归蜀,孟达已经表示在丞相出兵之时,他会立刻起新城三地之兵对洛阳突然发难,与您里应外合!”
一向很平静的诸葛亮看了孟达的亲笔信后,也坐不住了,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
“太好了!有了孟达相助,如此以来我们北伐的把握就更大了!”
这时司马昭终于明白,原来诸葛亮迟迟不发兵的原因,正是为了等待孟达的回复,可是他心中仍旧存有疑惑:“丞相怎么会知道,孟达一定会反叛曹魏呢?”
“这还要感谢你的父亲司马懿...”
如此解释让司马昭更加一头雾水,见他还是不明白,诸葛亮便进一步说明其中的原由:
“当初孟达背叛蜀汉奇袭上庸之后,魏文帝曹丕十分看中他,给予他丰厚的待遇,而当时司马懿却对曹丕说‘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当时曹丕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越加重用孟达。等到曹睿即位之后,他就把司马懿的话听了进去,企图不断削弱孟达的兵权,而能够给予孟达保护与信任的桓阶和夏侯尚都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再加上我派马谡去略施离间,说服孟达叛魏是根本没有任何难度的。”
经由诸葛亮详解之后,司马昭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但他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司马懿看人目光非常准,既然他说孟达是这样的人,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北伐是诸葛亮一生宏愿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他行差踏错、功亏一篑的话,那么天下一统、复兴汉室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尽可能的增加取胜的筹码。
而能够让他北伐取胜乃至一举攻克洛阳,彻底消灭曹魏政权的关键砝码,就在孟达身上。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