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短暂的幸福 第九章 努力付出终有回报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走到秋姨的院外,我停下了脚步。本来是急着想进去的,可是我实在不忍打断里面悠扬的乐曲声。我闭上眼,让自己沉浸在音乐里。
这本是一个春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可慢慢的,我觉得自己身上冷嗖嗖的,仿佛冰凉的雨,打在自己身上,打在芭蕉叶上……直打入人的心里去。我受不了了,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哭声一出,乐声即止。屋里,出来一位二十几岁的妇人。淡妆素裙,并不艳丽,却有一种迫人的气势,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兰芝,你来了,怎么不进屋说话?在这哭什么呢?”温柔的语音,平复了我的情绪。
我自己也纳闷了,“是啊,我哭什么呀?”
心中这样想,嘴里可不饶人:“秋姨,都怪你了,弹的什么曲子啊,本来我高高兴兴的来找你,可到了你门前,听到你的曲子,我觉得好冷啊,好象雨水一直淋到我心里,我就忍不住哭出来了……”说着,我也为自己的胡搅蛮缠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秋姨笑了起来,“兰芝,你好聪明,还没学弹箜篌呢,却先会品箜篌了,刚才的曲子叫《蕉窗夜雨》,你居然可以说出它的意境。看来,这箜篌真的和你有缘呢……”她一边说,一边把我让进屋里。
一听自己和箜篌有缘,我高兴极了:“秋姨,那你今天就开始教我弹好吗?”
“好,难得你有天分,又想学,我哪能不教呢。”
******
“虞帝南巡兮竟不还,
天下黎民兮皆叹惋,
娥皇女英兮悲声震天,
直到如今兮竹痕斑斑……”
乐声伴着歌声飞扬,秋娘的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曲《湘妃竹》,已经被我演绎得淋漓尽致,难怪秋姨高兴。
我还清楚地记得秋姨给自己讲解这曲《湘妃竹》前,讲过的那个动人的故事:远古时期,舜帝到南方巡游,死于苍梧之野,就是今天的九嶷山一带,随即葬于该地。他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连忙追寻到九嶷山上。她们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在沅湖一带的竹子上,竹子便有了斑斑的泪痕,从此便有了斑竹,人们也称它为湘妃竹。因为娥皇和女英这两位妃子,是投湘水而死的,她们就成了湘江的灵魂。
娥皇和女英是不幸的,他们年纪轻轻就一同失去了丈夫,可她们也是幸运的,她们曾拥有舜帝的爱情,死后又得到了人们的千古传颂……谁知道自己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
现在我站在新房里,接受着大姑娘小媳妇儿的评判,我知道我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生活对我来说,是美好的,我已经得到了婆家人的肯定。
在她们的赞扬声中,我又想起了秋姨教我裁剪、制衣的一幕:
秋姨教我裁剪、制衣的方法很特别,她让我先给娃娃做衣服。
现代的女孩子对给娃娃做衣服已经不屑一顾了,买来的现成的穿着漂亮衣服的芭比娃娃,要多精致有多精致,却不知,那个时候,连娃娃都是少见的。
这能穿衣的娃娃还是我自己做的呢。
学了几个月以后,那一天,我向秋姨展示了我的成品――
一个女娃娃和几个月大的婴儿差不多大小,弯弯的眉毛,俏俏的鼻子,娇小的嘴巴,红红的脸蛋,衣裳裙子颜色艳丽。
秋姨并不看那衣服的颜色,而是把娃娃拿在手里,仔细去检查着衣服的针法。针脚细密匀称,领口、腋窝等处的针法格外仔细。我可是每一针都仔细又仔细,认真再认真的哟。
我观察着秋姨的脸色,生怪她露出一点不满意的神情,那样我就学不成刺绣了……
看了半天,秋姨笑了,“你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姑娘……”
只这一句话,我便笑成了花:“那么,秋姨,你可以教我刺绣了吧?”
秋姨也笑了,“你这孩子,是成心要把我的绝活都学到手啊!也行。难得你肯学……”
从我的夺魁作品孔雀双飞图里,就可以知道我从秋姨那学来的刺绣手艺如何了。
******
就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人们对我,这个焦家的媳妇越来越刮目相看,赞叹声让焦家人都面带笑容……
几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焦家的生活。除了准备一日三餐,就是和邻居的姑娘媳妇们做做针线。和在娘家的日子没什么不同。
过完年不久,我就把焦家已经闲置了几年的织机搬了出来,擦拭一新,收拾好了,纺线织绢。
婆婆看了高兴地笑。
那织机是她以前常用的。自从公公去逝以后,儿子已经自立,可以养她,女儿又还小,不需要学这个,所以婆婆就再也没有心情动它了。
现在我把织机搬了出来,婆婆自然开心。
有了我这个嫂嫂的陪伴,有了新鲜事可看、新东西可学,我的小姑灵儿,每日里也很是开心。
看着小姑灵儿,我总会想起我们庙会的相逢,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
我最高兴的,还是有仲卿哥哥在家的日子,那时邻居们通常不会来打扰,婆婆也有心让新婚的小两口多聚一会儿,我们在一起弹着弹琴、吟诗、读书、做画……其乐融融。
我们经常一起回忆我们婚前那难得的几次交往――
那时候,男女之间,不象现在这么开放,没有结婚的男女见面的机会很少……
还是因为我在庙会上,无意中帮焦家找回了灵儿,所以给了仲卿哥哥一次来我家答谢我的机会,那一天母亲见焦仲卿进了门,是热情相迎。相迎之后,就找借口躲了出去,屋里只留下我和仲卿哥哥,两个人反倒尴尬起来,不知说什么才好。
“兰芝妹妹,外面春色尚好,不如我们出去走走?”焦仲卿提议。
我哪儿会有什么意见啊。
我们一前一后,走出门去。
走在大街上,我不敢离他太近,别人见了会说闲话的,离了挺远的距离,还得四外小心着,有没有别人注意到,心里慌慌的,毕竟,这是成年后,我第一次和男孩子出去呢……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这本是一个春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可慢慢的,我觉得自己身上冷嗖嗖的,仿佛冰凉的雨,打在自己身上,打在芭蕉叶上……直打入人的心里去。我受不了了,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哭声一出,乐声即止。屋里,出来一位二十几岁的妇人。淡妆素裙,并不艳丽,却有一种迫人的气势,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兰芝,你来了,怎么不进屋说话?在这哭什么呢?”温柔的语音,平复了我的情绪。
我自己也纳闷了,“是啊,我哭什么呀?”
心中这样想,嘴里可不饶人:“秋姨,都怪你了,弹的什么曲子啊,本来我高高兴兴的来找你,可到了你门前,听到你的曲子,我觉得好冷啊,好象雨水一直淋到我心里,我就忍不住哭出来了……”说着,我也为自己的胡搅蛮缠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秋姨笑了起来,“兰芝,你好聪明,还没学弹箜篌呢,却先会品箜篌了,刚才的曲子叫《蕉窗夜雨》,你居然可以说出它的意境。看来,这箜篌真的和你有缘呢……”她一边说,一边把我让进屋里。
一听自己和箜篌有缘,我高兴极了:“秋姨,那你今天就开始教我弹好吗?”
“好,难得你有天分,又想学,我哪能不教呢。”
******
“虞帝南巡兮竟不还,
天下黎民兮皆叹惋,
娥皇女英兮悲声震天,
直到如今兮竹痕斑斑……”
乐声伴着歌声飞扬,秋娘的脸上露出赞许的微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曲《湘妃竹》,已经被我演绎得淋漓尽致,难怪秋姨高兴。
我还清楚地记得秋姨给自己讲解这曲《湘妃竹》前,讲过的那个动人的故事:远古时期,舜帝到南方巡游,死于苍梧之野,就是今天的九嶷山一带,随即葬于该地。他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帝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连忙追寻到九嶷山上。她们悲恸万分,伤心的眼泪,洒在沅湖一带的竹子上,竹子便有了斑斑的泪痕,从此便有了斑竹,人们也称它为湘妃竹。因为娥皇和女英这两位妃子,是投湘水而死的,她们就成了湘江的灵魂。
娥皇和女英是不幸的,他们年纪轻轻就一同失去了丈夫,可她们也是幸运的,她们曾拥有舜帝的爱情,死后又得到了人们的千古传颂……谁知道自己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
现在我站在新房里,接受着大姑娘小媳妇儿的评判,我知道我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生活对我来说,是美好的,我已经得到了婆家人的肯定。
在她们的赞扬声中,我又想起了秋姨教我裁剪、制衣的一幕:
秋姨教我裁剪、制衣的方法很特别,她让我先给娃娃做衣服。
现代的女孩子对给娃娃做衣服已经不屑一顾了,买来的现成的穿着漂亮衣服的芭比娃娃,要多精致有多精致,却不知,那个时候,连娃娃都是少见的。
这能穿衣的娃娃还是我自己做的呢。
学了几个月以后,那一天,我向秋姨展示了我的成品――
一个女娃娃和几个月大的婴儿差不多大小,弯弯的眉毛,俏俏的鼻子,娇小的嘴巴,红红的脸蛋,衣裳裙子颜色艳丽。
秋姨并不看那衣服的颜色,而是把娃娃拿在手里,仔细去检查着衣服的针法。针脚细密匀称,领口、腋窝等处的针法格外仔细。我可是每一针都仔细又仔细,认真再认真的哟。
我观察着秋姨的脸色,生怪她露出一点不满意的神情,那样我就学不成刺绣了……
看了半天,秋姨笑了,“你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姑娘……”
只这一句话,我便笑成了花:“那么,秋姨,你可以教我刺绣了吧?”
秋姨也笑了,“你这孩子,是成心要把我的绝活都学到手啊!也行。难得你肯学……”
从我的夺魁作品孔雀双飞图里,就可以知道我从秋姨那学来的刺绣手艺如何了。
******
就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人们对我,这个焦家的媳妇越来越刮目相看,赞叹声让焦家人都面带笑容……
几个月的时间,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焦家的生活。除了准备一日三餐,就是和邻居的姑娘媳妇们做做针线。和在娘家的日子没什么不同。
过完年不久,我就把焦家已经闲置了几年的织机搬了出来,擦拭一新,收拾好了,纺线织绢。
婆婆看了高兴地笑。
那织机是她以前常用的。自从公公去逝以后,儿子已经自立,可以养她,女儿又还小,不需要学这个,所以婆婆就再也没有心情动它了。
现在我把织机搬了出来,婆婆自然开心。
有了我这个嫂嫂的陪伴,有了新鲜事可看、新东西可学,我的小姑灵儿,每日里也很是开心。
看着小姑灵儿,我总会想起我们庙会的相逢,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
我最高兴的,还是有仲卿哥哥在家的日子,那时邻居们通常不会来打扰,婆婆也有心让新婚的小两口多聚一会儿,我们在一起弹着弹琴、吟诗、读书、做画……其乐融融。
我们经常一起回忆我们婚前那难得的几次交往――
那时候,男女之间,不象现在这么开放,没有结婚的男女见面的机会很少……
还是因为我在庙会上,无意中帮焦家找回了灵儿,所以给了仲卿哥哥一次来我家答谢我的机会,那一天母亲见焦仲卿进了门,是热情相迎。相迎之后,就找借口躲了出去,屋里只留下我和仲卿哥哥,两个人反倒尴尬起来,不知说什么才好。
“兰芝妹妹,外面春色尚好,不如我们出去走走?”焦仲卿提议。
我哪儿会有什么意见啊。
我们一前一后,走出门去。
走在大街上,我不敢离他太近,别人见了会说闲话的,离了挺远的距离,还得四外小心着,有没有别人注意到,心里慌慌的,毕竟,这是成年后,我第一次和男孩子出去呢……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