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历史军事 > 昏君有道 > 第二卷【风雨朝堂】 第十章【议储】

第二卷【风雨朝堂】 第十章【议储】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苏方海乃是宣定皇帝唯一的股肱大臣,宣定皇帝要安排未来的身后事,自然要找苏方海商议。苏方海推脱道:“皇上,五位皇子天资聪颖,各有所长,赵王孝顺忠厚,晋王擅长文治,秦王武功超绝,楚王精打细算,至于齐王,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凭借着昨夜宴会之上他那精彩的眼神,微臣相信他的心中必然也怀有惊天抱负,至于要立哪位皇子为储,就看皇上您的意思了。”

    苏方海不偏不倚蜻蜓点水的将宣定皇帝的五个儿子全部点评一番,最后却仍然将皮球推给宣定皇帝,说了半天话浪费一肚子口水却是什么有用的意见也没有说明,这让宣定皇帝心中十分不满。

    宣定皇帝怒气道:“苏方海,你不要给朕打马虎,说得好听,可是朕需要的是你的建议,而不是你的推托之词,真再给你一次机会,景兴,景文,景达,景隆,景齐,你究竟中意哪位皇子为帝?”

    苏方海的额头渐渐渗出了冷汗,宣定皇帝虽说是在看他的态度,想要听取他的意见好最终决定该立哪位皇子为储,对于臣子来说,这是无上的荣耀,将来如果他选中的皇子登基,那他苏方海就是定鼎大臣,于社稷立有大功,再度风光为相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其中也有莫大的风险,万一苏方海心中看重的皇子并非宣定皇帝选立的皇子怎么办?现在宣定皇帝在位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三年之后,当宣定皇帝驾崩离世,如果今夜发生在养心殿中的事情传到未来新君的耳中,他苏方海的下场可想而之。

    宣定皇帝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苏方海,让苏方海无从躲避,苏方海擦擦额头的冷汗,颤声道:“皇上,微臣建议七皇子登基。”

    苏方海看重李景齐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昨夜晚宴上李景齐那不同寻常的眼神让他心颤,其次就是宣定皇帝的态度,他拖着不立皇储一拖就是二十年,哪怕已经有四个皇子成年了还拖着不立,现在宣定皇帝自己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是同样的,七皇子也长大了。

    宣定皇帝一生之中最爱的女人是当年的陈贵妃,李景齐是陈贵妃的儿子,对于陈贵妃的死亡,苏方海是知道其中隐情的,宣定皇帝对陈贵妃的离世一直抱有愧疚,册立陈贵妃的儿子为储,未尝没有补偿陈贵妃的可能。

    宣定皇帝幽幽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苏爱卿也。”

    夜雨沥沥的下着,越来越大,越来越急,敲打着古老的城墙发出阵阵的击打声,倾盆暴雨在霎那间挥洒而下,急促的夜雨给漆黑的夜晚带来了某种异样的声韵。

    东都,这座饱经风霜的古城此刻正以自己古老沧桑的姿态昂首挺胸的接受着来自苍天的恩赐,这阵急促的暴雨来的真是太急时了,简直就像是老天专门为青州而下的一般,不早不晚,偏偏在卫城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倾盆而下,对于围困于东都城的军民来说,这场阻挡战争继续的暴雨简直就是救命的及时雨。

    叛贼的目标是东都,他们冒着被围剿的危险会师青州,分掉一部分兵力佯攻沧州,致使沧州大乱,是青州城在无奈之下分兵十万驰援沧州,而后叛贼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全力进攻东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东都。

    反贼没有选择,中原乃是大唐统治为严密的地方,尤其是东都青州,在青州城的周遭不知道摆放着多少的军队,叛贼之所以能够兵临青州城下完全是因为他们前期工作准备妥当,行踪诡异,朝廷方方面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反贼既然兵围青州城,那么他们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攻克青州城,否则战事一旦陷入僵持状态,局势对于乱贼来说就变的十分不利,大唐中央只要接到信息,必定会调集重兵围剿反贼,而中原乃是大唐的统治忠心,京师中州更是位列天下之中心,反贼陷入中原,根本就是有死无生之局。

    反贼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东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东都,截取东都城的财物后迅速打通道路南下,避开唐庭兵力集中的中原地带,转战江南水乡,立足于唐庭兵力稍微薄弱的南方,在慢慢寻求发展,否则的话他们冒险进入中原,设计围困东都便没有任何意义。

    今天这场激烈的攻城战打得异常艰难,无论是攻城的反贼方面还是守城的青州军队方面,他们都明白这场战争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对于双方来说,青州城都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要么活着,攻克或者包围东都,要么死去,永远离开这个流血的地方。

    战争的号角一旦吹响就再也难以停下,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制止了交战的双方,也许这场战争还会持续的更久,但是暴雨终究只是天意,它能下的一场,阻止今天的战争,那是天命,明天呢?只怕还会爆发更加激烈的战争,只怕还会有更多的人在战争中死去。

    “小心点,扶手高一些,扶正了,身体不要歪了,右手放好,不要乱动,大家忍耐一下,军医马上就会过来。”青州大营中,青州节度使朱凌一边走着一边关切着说道,今天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在他的眼中,叛军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不是手中兵力拮据,朱令甚至与敢出城与乱军一决胜负。

    然而朱令这一次猜错了,他犯了一个极度严重的错误,他轻敌了,在知道自己的敌人仅仅只是一群刚拿起锄头的乌合之众后,这位久经沙场的宿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足够重视这支能够兵围东都叛军。

    一将无能累死全军。正是因为朱凌心理上的蔑视和不重视,在防守上就没有足够的堤防,最高统帅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手下将士的对敌态度,节帅朱凌既然没有下令让大家死战,想必敌人的实力不过尔尔。

    而且交战之前乱军那破烂的着装也让东都守军从心底里涌起一股优越感,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这支杂牌军,骄兵必败,正是因为这种骄傲轻敌的思想才导致了今天这场战争的不妙结局,战争的天平从双方一交手开始就一直偏向叛贼那边,至始至终都没有偏移过。

    如果不是这场夜雨,如果不是苍天庇护突降这场暴雨阻止了战争的继续,让青州军方面能够得到一个个宝贵的时间调整对策,只怕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已经明了。

    看着集中营中伤痕累累的一众士兵,朱凌只觉得眼眶湿湿的,他从心中感到愧疚,这些受伤的可都是青州的子弟兵啊,他们可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啊,就是因为自己的一个失神,一个蔑视,轻视敌人,错误的估计敌人的真正实力,这才导致今日一战的艰辛,首战失利,责任在朱凌。

    朱凌暗自自责,自己已经错过一次,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今日战场之上的情形已经表明这股胆敢围困东都的反贼绝非泛泛之辈,虽然他们的衣着破烂让人不敢恭维,但是他们深藏其中的超强战斗力却让朱凌深深戒备。

    明日的战争还会更加艰险,仅仅凭借着东都城中的这点弱势兵力想要和他们的精锐对抗显然十分艰难,但是朱凌没有办法,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坚守,东都是大唐的国都,他是东都节度使,东都城的守城重任全在他的见上,一旦东都城破,就是他朱凌身死以谢皇恩之时。

    求援信已经发出,相信朝廷和周边城镇已经接到东都受围的消息,不久之后应该就会有援军到来,而在这之前,朱令必须尽自己全部的努力守护好东都,哪怕是站至一兵一卒,他也要将东都城守护在掌中,将未来的齐王妃保护好。

    想到齐王妃,朱凌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战争开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到这位漂亮美丽的异国王妃,不知道她现在是否已经洗宿休息,朱凌唤过身边的亲信,想要让他带着自己的印信去给高丽公主殿下问声好。

    忽然朱凌的眼睛一亮,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让朱凌已经传到口中的话又深深的咽了下去,只见兵营不远处,在军医的身边,一个曼妙的身影正在火热的忙碌着,不是高丽公主王姬颖又是何人?

    朱凌心中一颤,王姬颖的所作所为完全推翻了他之前心中对于这位高丽公主的看法,原本以为这位出身高贵的异国公主在战争来临之时颤栗害怕,朱凌那个时候还曾经从心中蔑视王姬颖,但是现在看见王姬颖不顾身份,亲至军营给军医打下手,帮助军医救死扶伤,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着实让朱凌心中感动。

    只是王姬颖终究是公主,她乃是高丽国尊贵的公主殿下,宣定皇帝钦点的齐王妃,如何能够让他在军营中做这等下贱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保不定将来李景齐会找朱凌算账。朱凌好不容易搭上了王姬颖这跟线,他可不想自己在未来输得一无所有

    高丽公主王姬颖在军营中的所作所为让青州节度使朱凌心中感动,只是王姬颖终究是公主,她乃是高丽国尊贵的公主殿下,宣定皇帝钦点的齐王妃,放任她在军营之中继续行医毕竟有失身份体统,如果这件事情将来传到宣定皇帝或者齐王耳中,对于朱凌来说又将会是一场不大不小的劫难。

    朱凌疾步上前,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公主殿下,军营之地不适合公主殿下常呆,请公主殿下移步东都行宫,这里自有军医照顾。”

    朱凌的话让整个帐篷内的伤者集体震惊,他们都是青州的子弟兵,为了青州城的安危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一场激烈的攻防战让他们受伤卧病,退到二线养病疗伤,对于王姬颖这个神秘出现的大夫他们也都充满了怀疑和好奇。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