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风起云涌】 第六章【匪患】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眼下乃是非常时期,宣定皇帝病倒,五个皇子被宣定皇帝发配地方,大唐遍地烽火,整个大唐皇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任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李景齐镇藩青州,乃是东都之主。
朱凌势力再怎么强大,他也不可能大的过皇族,而且朱凌在东都城中近十年,对东都的认知更加清晰,他清楚的知道东都城远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东都城有着更深层次的秘密,朱凌势力再大,他终究也是外臣,是不可能真正接触到核心的。
听见李景齐这句意有所指的话语,朱凌冷汗淋漓,这座青州节度使府并非他所建立,乃是百年前平卢节镇的府邸,后来景帝重新开设节度使的时候平卢节度使也就顺势在原来的府邸上落户,而朱凌就任平卢节度使之后也就在原来的府邸办公,并没有另外觅地建造。
可以说李景齐眼中的这座辉煌建筑乃是承载着百年风霜的历史老古董,就如同京城的皇宫一般,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说东都节度使府并非朱凌所建造,但是朱凌这十年来却实实在在的是在这座府邸中办公的。
看见李景齐虽然神色轻松,似是随口一说,但是朱凌却不敢大意,以后他的道:“殿下,战争已经结束,不知道接下来殿下有什么想法?”
朱凌乃是平卢节度使,整个青州城除了李景齐和前来平叛的丞相苏方海之外,就属他的官最大,李景齐乃是齐王,以后的东都之主,对于一个深谙为官之道的老臣子来说,朱凌深深明白和李景齐处理好关系对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李景齐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影响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青州的大局,由不得朱凌不慎重,毕竟不管怎么说青州都是朱凌的驻地,朱凌对青州有着异常深刻的感情。
李景齐微微沉思道:“朱大人,东都平叛战争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这仅仅只是在东都范围内的战争暂时性结束而已,叛军尚有一部窜逃在外,需要我们大力配合,将其完全歼灭,否则遗留着一股流窜力量,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我们不能不慎重。
本王的想法是乘着现在我们力量集中,且刚刚将叛军击溃,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叛军完全消灭,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股叛军实力不弱,绝对不能就此姑息,否则日后只怕会有大麻烦,一定要乘着现在我们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将其剿灭,不知道朱大人以为如何?”
朱凌乃是东都老臣,对于时局的把握异常敏感,眼下东都集中了整个河南道山东地区近半的力量,这个时候的李景齐可以说是最强大的,起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让他横扫豫北,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够乘胜而动,将所有与朝廷作对一举铲除,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种可能,朱凌马上两眼发光,仿佛已经看见了大军一出,四周盗贼皆尽溃灭的场景,他高兴地的说道:“殿下,末将以为此事万万不可拖延,应该尽早解决,还有,眼下东都集中着整个山东区绝大部分的军力,末将以为是不是可以乘着这个机会四下剿匪,将东都周边的盗匪全部剿灭?”
东都周边还有盗贼?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听说,在李景齐的印象中,东都乃是国家皇都所在,所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怎么可能会有盗贼呢?而且,即便有些许盗贼,以朱凌强大的能力还不能解决不成?
李景齐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怎么回事?东都堂堂天子脚下,怎么周边还会有盗匪存在,朱大人,你乃是平卢节度使,麾下拥有精兵二十万,区区些许盗贼还不能解决吗?还需要在这个时候借用其他州郡的兵马剿匪?”
朱凌入主东都十几年,可以说整个东都都是他的私人地盘,在这样高度集中统一的统治下,竟然还会有盗匪存在,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朱凌拥有如此高深的本事却不能有效的将东都府周边的盗匪即时解决,这不禁让李景齐深深的怀疑朱凌的用心。
朱凌苦笑道:“殿下,如果是普通的盗匪,末将自然不怕,不是末将吹牛,就算是漫天王这样的盗匪,哪怕他再来十个,末将也不会放在眼里,但是现在问题是,躲在东都周边的这些盗匪不一般,若是不借助这个机会,只怕以后也很难有机会能够将他们铲除。”
朱凌这般的说法倒是将李景齐的好奇心全部挑动了起来,本来就是个成长于深宫大院的孩子,虽然比普通人多看了几年书,但是说到底,说到骨子里,他还是一个半大孩子而已,十六岁,虽然已经号称成年,能够独立处理事情,但是比起真正的成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李景齐好奇的问道:“哦?还会有这种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见李景齐兴趣盎然,朱凌心中也是十分高兴,若是这个时候能够挑起李景齐的好奇心,然后向李景齐说明其中缘由,相信凭借着李景齐的睿智,定然能够看到其中的关键,挥兵剿匪,何愁匪患不平?
朱凌缓缓的开口说道:“殿下,本来末将是不应该这个时候说的,而且这件事情说来也很丢人,末将原本也不想再提他,但是现在东都城周边集结了几十万的军队,这样庞大的规模当着少见,想必盗匪们心中也很是害怕。再者我们刚刚打完胜仗,借着胜利的余波进行剿匪,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殿下且先喝茶,待末将细细和您说明其中的缘由。”
伴随着朱凌的诉说,李景齐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东都城看上去一片光明,欣欣向荣,但是仔细一看,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东都城的周边,竟然生活着一大群的贼寇,或者说是流寇,或者说是强盗。
不管怎么说,反正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东都的周边生活着这么一群依靠打劫为生的强盗,他们组织有素,动作敏捷,经常神出鬼没,踪迹难以捕捉。而且因为他们总是劫富济贫,所以深得百姓的庇护,每次官兵想要剿灭他们的时候总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青州位于山东齐鲁大地上,周边群山峻岭,围绕其间,大大小小的山岭遍布青州,青州之所以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究其愿意虽然多种多样,没有定性,但是青州艰险的地势未尝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群山环绕自古以来便是山贼逆乱理想的藏身之所,历朝历代叛乱的贼匪多半都在群山中躲藏狼狈过,在他们没有发展道足够的势力或者被朝廷的军队剿灭,走投无路之时,他们大都会选择逃窜山林,在群山峻岭之中苟延残喘抑或是积蓄力量,以待有朝一日能够困龙升天,东山再起。
青州,作为大唐王朝的东都,它的军事力量和地理位置无疑是得天独厚,理想非常,按理来说,所谓天子脚下,治安应该十分优秀,四海升平才对,但是眼下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大唐王朝如今江河日下,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国内盗民四起,战乱不断。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朱凌势力再怎么强大,他也不可能大的过皇族,而且朱凌在东都城中近十年,对东都的认知更加清晰,他清楚的知道东都城远远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东都城有着更深层次的秘密,朱凌势力再大,他终究也是外臣,是不可能真正接触到核心的。
听见李景齐这句意有所指的话语,朱凌冷汗淋漓,这座青州节度使府并非他所建立,乃是百年前平卢节镇的府邸,后来景帝重新开设节度使的时候平卢节度使也就顺势在原来的府邸上落户,而朱凌就任平卢节度使之后也就在原来的府邸办公,并没有另外觅地建造。
可以说李景齐眼中的这座辉煌建筑乃是承载着百年风霜的历史老古董,就如同京城的皇宫一般,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说东都节度使府并非朱凌所建造,但是朱凌这十年来却实实在在的是在这座府邸中办公的。
看见李景齐虽然神色轻松,似是随口一说,但是朱凌却不敢大意,以后他的道:“殿下,战争已经结束,不知道接下来殿下有什么想法?”
朱凌乃是平卢节度使,整个青州城除了李景齐和前来平叛的丞相苏方海之外,就属他的官最大,李景齐乃是齐王,以后的东都之主,对于一个深谙为官之道的老臣子来说,朱凌深深明白和李景齐处理好关系对他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现在李景齐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影响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青州的大局,由不得朱凌不慎重,毕竟不管怎么说青州都是朱凌的驻地,朱凌对青州有着异常深刻的感情。
李景齐微微沉思道:“朱大人,东都平叛战争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这仅仅只是在东都范围内的战争暂时性结束而已,叛军尚有一部窜逃在外,需要我们大力配合,将其完全歼灭,否则遗留着一股流窜力量,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我们不能不慎重。
本王的想法是乘着现在我们力量集中,且刚刚将叛军击溃,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叛军完全消灭,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股叛军实力不弱,绝对不能就此姑息,否则日后只怕会有大麻烦,一定要乘着现在我们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将其剿灭,不知道朱大人以为如何?”
朱凌乃是东都老臣,对于时局的把握异常敏感,眼下东都集中了整个河南道山东地区近半的力量,这个时候的李景齐可以说是最强大的,起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让他横扫豫北,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够乘胜而动,将所有与朝廷作对一举铲除,未尝不是没有可能。
一想到这种可能,朱凌马上两眼发光,仿佛已经看见了大军一出,四周盗贼皆尽溃灭的场景,他高兴地的说道:“殿下,末将以为此事万万不可拖延,应该尽早解决,还有,眼下东都集中着整个山东区绝大部分的军力,末将以为是不是可以乘着这个机会四下剿匪,将东都周边的盗匪全部剿灭?”
东都周边还有盗贼?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听说,在李景齐的印象中,东都乃是国家皇都所在,所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怎么可能会有盗贼呢?而且,即便有些许盗贼,以朱凌强大的能力还不能解决不成?
李景齐微微皱起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怎么回事?东都堂堂天子脚下,怎么周边还会有盗匪存在,朱大人,你乃是平卢节度使,麾下拥有精兵二十万,区区些许盗贼还不能解决吗?还需要在这个时候借用其他州郡的兵马剿匪?”
朱凌入主东都十几年,可以说整个东都都是他的私人地盘,在这样高度集中统一的统治下,竟然还会有盗匪存在,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朱凌拥有如此高深的本事却不能有效的将东都府周边的盗匪即时解决,这不禁让李景齐深深的怀疑朱凌的用心。
朱凌苦笑道:“殿下,如果是普通的盗匪,末将自然不怕,不是末将吹牛,就算是漫天王这样的盗匪,哪怕他再来十个,末将也不会放在眼里,但是现在问题是,躲在东都周边的这些盗匪不一般,若是不借助这个机会,只怕以后也很难有机会能够将他们铲除。”
朱凌这般的说法倒是将李景齐的好奇心全部挑动了起来,本来就是个成长于深宫大院的孩子,虽然比普通人多看了几年书,但是说到底,说到骨子里,他还是一个半大孩子而已,十六岁,虽然已经号称成年,能够独立处理事情,但是比起真正的成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李景齐好奇的问道:“哦?还会有这种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看见李景齐兴趣盎然,朱凌心中也是十分高兴,若是这个时候能够挑起李景齐的好奇心,然后向李景齐说明其中缘由,相信凭借着李景齐的睿智,定然能够看到其中的关键,挥兵剿匪,何愁匪患不平?
朱凌缓缓的开口说道:“殿下,本来末将是不应该这个时候说的,而且这件事情说来也很丢人,末将原本也不想再提他,但是现在东都城周边集结了几十万的军队,这样庞大的规模当着少见,想必盗匪们心中也很是害怕。再者我们刚刚打完胜仗,借着胜利的余波进行剿匪,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殿下且先喝茶,待末将细细和您说明其中的缘由。”
伴随着朱凌的诉说,李景齐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东都城看上去一片光明,欣欣向荣,但是仔细一看,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东都城的周边,竟然生活着一大群的贼寇,或者说是流寇,或者说是强盗。
不管怎么说,反正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东都的周边生活着这么一群依靠打劫为生的强盗,他们组织有素,动作敏捷,经常神出鬼没,踪迹难以捕捉。而且因为他们总是劫富济贫,所以深得百姓的庇护,每次官兵想要剿灭他们的时候总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青州位于山东齐鲁大地上,周边群山峻岭,围绕其间,大大小小的山岭遍布青州,青州之所以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究其愿意虽然多种多样,没有定性,但是青州艰险的地势未尝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群山环绕自古以来便是山贼逆乱理想的藏身之所,历朝历代叛乱的贼匪多半都在群山中躲藏狼狈过,在他们没有发展道足够的势力或者被朝廷的军队剿灭,走投无路之时,他们大都会选择逃窜山林,在群山峻岭之中苟延残喘抑或是积蓄力量,以待有朝一日能够困龙升天,东山再起。
青州,作为大唐王朝的东都,它的军事力量和地理位置无疑是得天独厚,理想非常,按理来说,所谓天子脚下,治安应该十分优秀,四海升平才对,但是眼下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大唐王朝如今江河日下,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国内盗民四起,战乱不断。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