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神仙显踪说书口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第二日午时,船队依次进入莱东港,莱东港甚小,十几艘战船入港,将港口堵得水泄不通,岸上,早已有官员等着,将一众人等迎至蓬莱国的国家级迎宾馆――班亭馆中,兵士则驻扎在城外一座废弃的军营里,军营旁边有一个简易的军港,可以停靠战船。漱洗完毕后,官员领着符彦策与丘正夷前去拜见蓬莱皇帝,楚小桐闲来无事,便与符彦策打个招呼,带着碧荷与紫含上街闲逛。
蓬莱国的都城位于蓬莱群岛最大的主岛之上,分内外二城,内外城墙皆以巨石彻成,坚固异常,内城之中有皇城,乃皇帝居处,皇城四周座落着大大小小的府弟,乃是皇亲国戚与文武大臣的住所,一般民众的居处离皇城最远,蓬莱受汉化日深,皇帝对中土文化颇为向往,礼仪规制皆仿效中土而设,如此上行下效,上至皇亲大臣,下至普通百姓也皆以穿汉服、习汉文为荣,一个读书人如果不能吟两句诗,必然会遭人嘲笑,就连贩夫走卒得空也要言上几句,以此来宣扬自己并非胸无点墨,在一片崇文的气氛下,武将往往不受重视,因此蓬莱国武力甚弱,原本倭寇来袭之时,仗着城坚河深,倒也能勘勘抵抗,可后来倭寇不知从哪里寻来了火药,他们将地道一直掘至城墙下面,填上火药,巨响过后,城墙立即被炸了一个豁口,全仗着守城众军士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才将蜂涌向豁口的倭寇打退,倭寇退去后,蓬莱皇帝却被火药的巨大威力吓破了胆,派人出来求和,许了倭寇一大批金银珠宝,粮食布匹,倭寇们才满意乘船而去。
倭寇走后,蓬莱国危机解除,定下心后,皇帝又对送出去的大笔财物颇为肉痛,一连几夜长吁短叹,睡不好觉,待到大赵国睿德皇帝陛下送来亲笔书信一封,皇帝看后,喜不自禁,浑身充满了精气神,心道:“中土天兵一到,倭寇还不束手就擒!”迅即回信大赵国皇帝,表示完全同意睿德皇帝的提议,并请求大赵国皇帝陛下立即派兵舰来到蓬莱国伏击倭寇。
在距城门口不远处,有一茶馆,里面人声鼎沸,楚小桐领着碧荷与紫含进去一瞧,原本里面有一个说书人正在讲古,直说得唾液横飞,口涎乱溅,一众茶客也听得摇头晃脑,听到妙处,皆紧拍大腿,大叫一声“好”,说书先生环顾四周,见群情汹涌,颇为迷醉,心中暗喜,心道:“今日的言资定不会少了!”一段讲完,让小厮取了托盘下去领赏,原本听得入迷的众人见小厮过来,纷纷顾左右而言他,喝茶的、打瞌睡的、打嗝放屁的,不一而足,一圈下来,盘内只落了十几个铜子,小厮微微叹气,心道:“先生今日恐怕又没钱打酒喝了!”正自怨自艾之际,突然“当”一声响,手中托盘陡的一沉,定晴一瞧,一只泛着亮光的银踝子正滴溜溜在托盘中央打着转转,小厮抬头望去,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朝着他微笑,旁边跟着两个俏丽的丫环,左边一个圆圆脸,眼神甚是灵活,另边那个年龄要小一些,好似刚刚成年的样子,正是在街上闲逛的楚小桐三人。小厮忙上前道:“谢公子赏赐!”领着三人到桌前坐下,伙计过来上茶,小厮回到台上,靠在说书人头边耳语几句,说书人听后朝楚小桐微笑致意,楚小桐亦用目光还礼,说书人见了银子,知道晚上能痛饮一番,心情十分舒畅,喝一口水润润喉咙,醒木用力在桌上一拍,更加卖力的讲了起来,原本装模作样打嗝放屁的众人好似被醒木惊醒一般继续听讲,那小厮目光朝在他们脸上划过,稚气的目光中分明透着一丝鄙夷。
说书人道:“话说十八年前一日深夜,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怒号,瓢泼大雨自天上倾泄而下,足足下了一个时辰,都城之内雨水暴涨,深没过膝。在我蓬莱国北面蓬莱仙岛之最高接天峰处,忽然亮起一道炫目的红光,红光闪现过后,风歇雨消,天地间一片寂静,就在雨水渐渐退去的时候,那峰顶处忽然传来一阵婴儿啼哭,随后仙乐阵阵,一股绸密的薄雾将接天峰笼罩着隐隐约约,第二日一早,众人见面后皆讲起此事,一时间,坊间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我讲的这些,我蓬莱国之人大都知晓,可是,当夜这接天峰中到底出了何事,知晓者却并不多,所言者也大多道听途说,牵强附会,当不得真。在下不才,却是刚好适逢其会,在此将一切见闻说出,以飨各位听众。”
众人面现讶异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说书人也不管他们,呷一口茶,继续道:“我当夜正在海中打鱼,说来也怪,每日都能满载而归,唯独当夜却是毫无所获,正感叹运气甚背,忽然天上又下起了狂风暴雨,我见海浪汹涌,电闪雷鸣,唯恐因自己贪心不足,惹了神仙发怒,于是一边跪在忽上忽下、起伏不定的船头向天祈褥,一边尽力将船朝岸边靠近,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船靠向岸边,系好船绳后,忙寻了一个小山洞避雨,站在洞中朝外望,一边求雨快些停住,一边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发愁,正彷徨无计之际,突然天空亮起一道红光,将整个天际映得通红,红光闪过之后,雨便渐渐停住,我感到有些奇怪,从洞中跑出,仰头朝接天峰处眺望,却见那峰顶之处,有一丸炫目的红色亮球绕着峰顶不停旋转,亮球越转越小,终于消失不见,亮球消失后,峰顶随即传来一声清晰的婴儿啼哭,随后响起一阵清新悦耳的丝竹之声,我听了一会,感觉浑身的疲惫与烦恼都被消去了一般,当真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我心知有异,本要操舟回返,却又有些不甘心,终是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是朝峰顶攀去,这时四周已起了浓密的大雾,一会儿功夫,前面稍远处的景物便看不真切,我以前打鱼时曾来过此处,因此四周景物倒也记得,浓雾稠密,加上天雨路滑,此时上山,手足并用,倒还容易一些,若是此刻下山,无所依凭,反而更加危险,因此只得深一脚,浅一脚朝峰顶艰难行进,行了约摸小半个时辰,那丝竹乐声已渐渐越来越近,这时浓雾也终于变淡,我朝四下打量,发觉自己已至峰顶近处,朝前望去,见峰顶一圆台处有十数个隐隐约约的白色人影正围着圆台扭动,莲花状的圆台上托着一个白布包裹的婴孩,正闭着眼睛睡觉,婴孩面孔极白,好似白玉一般,小巧的鼻子,红红的小嘴,两边嘴角隐隐还有小窝,我心道:‘这就是神仙的孩子么?真是太惹人怜爱了!’略一恍神,脚下一滑,踩在一段枯枝上,‘嘎嚓’一声脆响,在静寂的夜里听来格外刺耳,我吃了一惊,忙抱着头,俯下身形,缩成一团,心中忙叫罪过,罪过,在我抱头坐下的那一刻,一股疾风从我头顶吹过,我斜眼朝外一瞥,一道白影飞向远方,在空中盘旋两圈,没有发现什么异状,这才又飞返回来,落在圆台边的众多人影中间。
我等了一会,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又大着胆子探出头观望,却不想圆台之上已空空如也,婴孩忽然不见了,那圆台边上的白色人影也全都消失了,我去到圆台边上查看,山风呼啸,确实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可奇怪的是,那婴孩躺着的地方,却留了一块玉牌,我捡起来打量,上面刻了两个篆字‘玉瑶’,刻工精良,笔力虬劲,我见四下无人,便将玉牌纳入怀中,快步奔下山去。回去之后,大病一场,足足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逐渐醒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蓬莱国的都城位于蓬莱群岛最大的主岛之上,分内外二城,内外城墙皆以巨石彻成,坚固异常,内城之中有皇城,乃皇帝居处,皇城四周座落着大大小小的府弟,乃是皇亲国戚与文武大臣的住所,一般民众的居处离皇城最远,蓬莱受汉化日深,皇帝对中土文化颇为向往,礼仪规制皆仿效中土而设,如此上行下效,上至皇亲大臣,下至普通百姓也皆以穿汉服、习汉文为荣,一个读书人如果不能吟两句诗,必然会遭人嘲笑,就连贩夫走卒得空也要言上几句,以此来宣扬自己并非胸无点墨,在一片崇文的气氛下,武将往往不受重视,因此蓬莱国武力甚弱,原本倭寇来袭之时,仗着城坚河深,倒也能勘勘抵抗,可后来倭寇不知从哪里寻来了火药,他们将地道一直掘至城墙下面,填上火药,巨响过后,城墙立即被炸了一个豁口,全仗着守城众军士奋不顾身,浴血奋战,才将蜂涌向豁口的倭寇打退,倭寇退去后,蓬莱皇帝却被火药的巨大威力吓破了胆,派人出来求和,许了倭寇一大批金银珠宝,粮食布匹,倭寇们才满意乘船而去。
倭寇走后,蓬莱国危机解除,定下心后,皇帝又对送出去的大笔财物颇为肉痛,一连几夜长吁短叹,睡不好觉,待到大赵国睿德皇帝陛下送来亲笔书信一封,皇帝看后,喜不自禁,浑身充满了精气神,心道:“中土天兵一到,倭寇还不束手就擒!”迅即回信大赵国皇帝,表示完全同意睿德皇帝的提议,并请求大赵国皇帝陛下立即派兵舰来到蓬莱国伏击倭寇。
在距城门口不远处,有一茶馆,里面人声鼎沸,楚小桐领着碧荷与紫含进去一瞧,原本里面有一个说书人正在讲古,直说得唾液横飞,口涎乱溅,一众茶客也听得摇头晃脑,听到妙处,皆紧拍大腿,大叫一声“好”,说书先生环顾四周,见群情汹涌,颇为迷醉,心中暗喜,心道:“今日的言资定不会少了!”一段讲完,让小厮取了托盘下去领赏,原本听得入迷的众人见小厮过来,纷纷顾左右而言他,喝茶的、打瞌睡的、打嗝放屁的,不一而足,一圈下来,盘内只落了十几个铜子,小厮微微叹气,心道:“先生今日恐怕又没钱打酒喝了!”正自怨自艾之际,突然“当”一声响,手中托盘陡的一沉,定晴一瞧,一只泛着亮光的银踝子正滴溜溜在托盘中央打着转转,小厮抬头望去,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朝着他微笑,旁边跟着两个俏丽的丫环,左边一个圆圆脸,眼神甚是灵活,另边那个年龄要小一些,好似刚刚成年的样子,正是在街上闲逛的楚小桐三人。小厮忙上前道:“谢公子赏赐!”领着三人到桌前坐下,伙计过来上茶,小厮回到台上,靠在说书人头边耳语几句,说书人听后朝楚小桐微笑致意,楚小桐亦用目光还礼,说书人见了银子,知道晚上能痛饮一番,心情十分舒畅,喝一口水润润喉咙,醒木用力在桌上一拍,更加卖力的讲了起来,原本装模作样打嗝放屁的众人好似被醒木惊醒一般继续听讲,那小厮目光朝在他们脸上划过,稚气的目光中分明透着一丝鄙夷。
说书人道:“话说十八年前一日深夜,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怒号,瓢泼大雨自天上倾泄而下,足足下了一个时辰,都城之内雨水暴涨,深没过膝。在我蓬莱国北面蓬莱仙岛之最高接天峰处,忽然亮起一道炫目的红光,红光闪现过后,风歇雨消,天地间一片寂静,就在雨水渐渐退去的时候,那峰顶处忽然传来一阵婴儿啼哭,随后仙乐阵阵,一股绸密的薄雾将接天峰笼罩着隐隐约约,第二日一早,众人见面后皆讲起此事,一时间,坊间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我讲的这些,我蓬莱国之人大都知晓,可是,当夜这接天峰中到底出了何事,知晓者却并不多,所言者也大多道听途说,牵强附会,当不得真。在下不才,却是刚好适逢其会,在此将一切见闻说出,以飨各位听众。”
众人面现讶异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说书人也不管他们,呷一口茶,继续道:“我当夜正在海中打鱼,说来也怪,每日都能满载而归,唯独当夜却是毫无所获,正感叹运气甚背,忽然天上又下起了狂风暴雨,我见海浪汹涌,电闪雷鸣,唯恐因自己贪心不足,惹了神仙发怒,于是一边跪在忽上忽下、起伏不定的船头向天祈褥,一边尽力将船朝岸边靠近,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船靠向岸边,系好船绳后,忙寻了一个小山洞避雨,站在洞中朝外望,一边求雨快些停住,一边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发愁,正彷徨无计之际,突然天空亮起一道红光,将整个天际映得通红,红光闪过之后,雨便渐渐停住,我感到有些奇怪,从洞中跑出,仰头朝接天峰处眺望,却见那峰顶之处,有一丸炫目的红色亮球绕着峰顶不停旋转,亮球越转越小,终于消失不见,亮球消失后,峰顶随即传来一声清晰的婴儿啼哭,随后响起一阵清新悦耳的丝竹之声,我听了一会,感觉浑身的疲惫与烦恼都被消去了一般,当真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我心知有异,本要操舟回返,却又有些不甘心,终是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是朝峰顶攀去,这时四周已起了浓密的大雾,一会儿功夫,前面稍远处的景物便看不真切,我以前打鱼时曾来过此处,因此四周景物倒也记得,浓雾稠密,加上天雨路滑,此时上山,手足并用,倒还容易一些,若是此刻下山,无所依凭,反而更加危险,因此只得深一脚,浅一脚朝峰顶艰难行进,行了约摸小半个时辰,那丝竹乐声已渐渐越来越近,这时浓雾也终于变淡,我朝四下打量,发觉自己已至峰顶近处,朝前望去,见峰顶一圆台处有十数个隐隐约约的白色人影正围着圆台扭动,莲花状的圆台上托着一个白布包裹的婴孩,正闭着眼睛睡觉,婴孩面孔极白,好似白玉一般,小巧的鼻子,红红的小嘴,两边嘴角隐隐还有小窝,我心道:‘这就是神仙的孩子么?真是太惹人怜爱了!’略一恍神,脚下一滑,踩在一段枯枝上,‘嘎嚓’一声脆响,在静寂的夜里听来格外刺耳,我吃了一惊,忙抱着头,俯下身形,缩成一团,心中忙叫罪过,罪过,在我抱头坐下的那一刻,一股疾风从我头顶吹过,我斜眼朝外一瞥,一道白影飞向远方,在空中盘旋两圈,没有发现什么异状,这才又飞返回来,落在圆台边的众多人影中间。
我等了一会,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又大着胆子探出头观望,却不想圆台之上已空空如也,婴孩忽然不见了,那圆台边上的白色人影也全都消失了,我去到圆台边上查看,山风呼啸,确实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可奇怪的是,那婴孩躺着的地方,却留了一块玉牌,我捡起来打量,上面刻了两个篆字‘玉瑶’,刻工精良,笔力虬劲,我见四下无人,便将玉牌纳入怀中,快步奔下山去。回去之后,大病一场,足足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逐渐醒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