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书 > 都市言情 > 核时代 > 正文 第21节

正文 第21节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现在林向阳又回到了核电的怀抱,但他又有不少的失落,与朋友们离得太远了。还有就是没有归属感,这种没有归属的感觉,来自于这个维修公司的用人方式,还是以人的“来源”划出不同的“等级”。让他一颗赤诚的心很受伤害。不过他想对于自己来说,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也许是目前唯一能做的事了。

    那就是人是公司的,但心已不是,事实就是这样,不知他们所里的人是不是这样想,维修公司虽说是院里的公司,目前的操作方式是一个没有公司规范运作方式。林向阳也只好等其公司状况下一步能有所改进,是否能等到这一天的到来,他心里没有底,只能等待。只能希望“领导”能有一个发展意识。

    本来是一件可按规则办的一个简单的事,可是没有规则或是用潜规则办,那简单的事也就成了复杂的事,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些国家与国家的核条约博弈一样,于是林向阳又想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说法。所以他干脆不去想那些令他不开心的事情。

    现在林向阳做的工作是质量管理,项目部到这儿来之后,进入了工作状态,他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编写项目部的管理程序,这是按维修质量大纲的要求进行的一项工作。以前林向阳写过程序,但像这次全面负责写20份的质量体系管理程序还是不多的,要说全面写一个公司管理规章程序还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是他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工作,一整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难事,不过执行起来才是要花点功夫的,这也取决于公司经理或是企业领导们的管理意识,离开那家公司时,老板做事可是没有按程序办。想一想也对呀,程序是我写的,又不是老板写的。

    核电站的工作管理要求很高也很严,事事要有程序规范的,就说他们刚来时,没有通过安全考试,是不能办通行卡的,现在通行卡和饭卡是合二为一的一卡通,来来一个月大家只能用一张临时卡去吃饭,可见办事按规程办是被很严格执行的,但又有点笨的可爱,先办饭卡再安全授权怎就不能这样干呢。

    不过现在也未必都是什么都有程序的。来这儿没多少天,说是要一体化办公,听说是今天上午项目部的经理去开会,回来时告诉大家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有了变化,让我们与业主方一起工作,按专业分工,这样从业务上按维修处的工作模式进行,一直到一号机组发电,项目部的三个静机部长去在处里分管了专业重任。其他人也在安排之中,林向阳被任以主管质量工程师,全面负责质量和防异物管理,责任重大呀以后可参与全球第一个ap1000核电站的调试工作。第二天,钱总与林向阳进行了一次谈话,说是让林好好干,虽然说是林向阳的收入少点,以后有机会再说,林明白钱总的意思,他说:“业主方也是看三个项目部的质量工程师中就你在核电经验丰富,所以质量这边你主管,另外的安全和计划主管工作师由另两个公司的人负责”

    从钱总的谈话中,林是知道自己的资历还算可以,毕竟在核电干了十来年,而且是“老手”级的既然钱总都这样说了,那他还有什么可说得,这也许是个好事,也让别人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后来,这些天,林向阳找了不少质量和防异物管理方面的资料,还与另外两个公司的质量工程师进行了沟通。林向阳还真是准备投入点精力,将工作做好,也是为自己的项目部负责

    两周后的项目部的周末例会上,林向阳刚要说质量工作上的事,听钱经理说了,那个“一体化”工作方案有变化,上次的人事“任命”无效。林向阳觉得好笑,上午他还为工作跑前跑后的,这会儿就“下岗”了,有一种“过家家”的感觉,欠点严肃性,之前应给相关人员打个招呼吧。没有了“重任”的林向阳,心里多少有点失望,不过他很快又高兴了起来,事少了有什么不好呢对自己又没有损失。

    这时,林向阳又想起了那本他看过的名为未被揭开的谜底中国核反应堆事业的曲折道路的书,著者是孟戈非,他看过作者的简历,是在他们院当过院长,这让林向阳眼前一亮,人的一生总是不可能什么都顺利的,想到序中说到孟戈非时,是这样写的“高瞻远瞩,从全局出发,高度负责地向有关领导提出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建设一个配套的c具有赶超条件的核动力研究设计基地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提出的规划建议是有意义的。可是由于当时的意见分岐,再加上接踵而来的文化大革命,一片红心,多少辛苦,在翘望与委屈中不了了之。”

    可见“高瞻远瞩,从全局出发”也不一定有好“下场”,林向阳想了想,上辈子人也是有无奈之事的。他们那一代做过的愚蠢之事,下一代人还是要去做的,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创新思想,就是有的话也没有一个创新的环境,到头来还是个屁

    在孟戈非的自序中,他先总结了核能的主要应用形式。之后,孟老写道一个核电国家要想发展自己的核电事业,必须依据本国的资源和科技力量,在统一领导和打好反应堆科研基础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全面发展,而不应该依靠大量引进外国的成套核电站过日子,更不应该不顾本国的资源和条件引进外国多种堆型的核电站。他还说到,我国的反应堆c核动力起步并不晚,几乎是和法国同时起步的,如果搞好的话,我国本来可以出口给外国。

    可是相反,过了20多年以后,我国却从法国引进核电站,而且不仅从一个国家引进,还要从俄罗斯c加拿大,甚至还有可能从更多国家引进。到现在还不为人们所认识,甚至于我国的传媒和某些领导人,不去认真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外国核电厂商充当义务宣传员

    在说到反应堆c核动力事业时,孟老说我国的核事业发展是异常曲折和复杂的,当时的决策人根本不把它当成一个“事业”认真对待,而仅仅将其看成是一项工程,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1962年前是在核工业内部的局c所c院之间踢。1982年以后又在部外的国防科委c海军和核工业部之间踢。直到完成项工程任务为止。具体地说,1960年代全力以赴,仅为了完成一个生产堆,1970年代仅为了完成一个陆上堆,1980年代仅为了完成一个核电站。工程完后就万事大吉了。

    林向阳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时,做过一段时间的知识产权工作,那时中广核正在推所谓自主知识产权gnp1000。林向阳当时正在研究这些个gnp1000cp1000pr1000cac1000。

    gnp1000是中广核的,p1000是中核总的,ac1000是我们院研究提出的先进压水堆。他记得我们院早就有人提出跟踪国际上的先进压水堆,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就开始了对ap600跟踪,直到现在的ap1000。ap1000设计的革命性变化在设计理念上,这就是采用非能动方式简化安全系统。但愿这次的高引进,能让我们的核电发展跑在世界的前列。

    当然,也有人说了中国没有形成符合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的核电工业体制,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时,林向阳也有一种感觉,不管是自己的收入,还是自己的“任命”,都是有点乱象。不过他能让自己清楚的是,只要在这里工作一天,就有一些收入。那些彷徨c困惑他是没法子控制的,只能去“面对”。

    国家层面的事都有时都是如此一个不明了,甚至还要“摸着石头过河”呢,那自己的那点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所有的过去的一切都是过去,再辉煌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林向阳面对的工作就是与质量有关的工作。天天写程序,每周有个例会,而且还要在不平等的待遇环境中装得什么事也没有。质量工程师也就是他们半价雇来的外聘工。林向阳又压了压自己可怕的想法,他想到了回家。他真有这样的想法,他回去了就再也不会进入核电站工作了,但要是继续那要工作很长一段的时间

    他相信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长干一段时间,证明自己有点能力c还有点用。

    第三十一章核安全文化

    由于项目的早期介入,培训学习是少不了的,提出一体化办公后,只是坐位还没有动。但各专业已开始按业主的要求开始了运作,这样就有了项目部的内部培训,也有处里进行的培训,这样林向阳就可以选择参加项目部自己的培训或是业主方的培训。前一段时间没有分工时,在项目部内,有些如静机专业上的统计也叫上了管理组的人一起做,有点烦人在不是自己的专业,做现来不那么顺手。分专业后,管理组的人只做他们份内的事,就感觉轻松多了。林向阳只归口管理目前的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文件的编制。这样他得以有时间学习一些安全有关的内容,或说是总结一下,在来三门之前,他就在自己研究和学习核安全工程师的培训教材。现在他有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继续下去。

    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核电工作的人来说,第一堂课应该就是核安全文化了,听上去有点不可思意,这是个可以挂在嘴边的事,也是一个很要紧的事,就看是如何去理解和诠释。

    其实核安全文化是在惨痛的核事故后,才建立起来的一种理念。世界核工作之初,核安全重点在技术方面,考虑的是设计充分性,强调设计c设备和规程的质量。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操作员培训不充分和规程不完善等诸多原因,早期曾发生过多次核设施临界事故,特别是1979年3月28日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的2号机组发生的核事故。事故的起因是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泵跳闸,事故给水管线上的阈门由于维修人员的误操作而处于关闭状态,使蒸汽发生器上的给水中断。这本是一种普通的事故,很容易排除。事故出现后,由于信号显示不全或是信号混杂,操纵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处于不正常状态,出现了多次的人为误操作,使事态严重恶化,导致反应堆堆芯严重损坏。由于安全壳的防护,没有造成大量放射性释放的灾难性后果。这是人类核电历史上第一次严重核事故。后果极为惨重,核工业界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200亿美元,美国至今再没有新的核电站登记注册,事故表明,操纵员的失误是引发这次核电严重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核安全进入了以人因工程为主流方向的新阶段。

    人因工程是把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结合起来,共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要核电领域提出了“控制室系统”的新概念,即操纵员c人机接口和硬软环境组成的整体,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室的设计,按人机工效学的原则进行仪表的选择和台盘的布置,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运行规程和应急操作规程,加强了操纵员的培训。技术可靠性的提高和人因工程的推广,无疑大大提高了核电站抵御严重事故的能力。

    但仅过了几年,1986年4月26日又了生了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的严重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该机组的设计不够完善,反应堆缺乏固有安全性,运行操作复杂,但严重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的过失和错误,发生了多次的人为违章。只顾完成预先并没有仔细认真制定的实验计划上,解除了安全保护系统的某些功能,造成了反应堆堆芯的溶化c部分厂房倒塌和大量的放射性向外部环境释放的严重事故。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在厂址的周围,长时间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把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散布到整个北半球。这次严重核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远远超过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对核电发展造成了世界性的负面影响。

    灾难故,严重扭曲了核电的形象,动摇了公众对核电的信任感。有识之士一致认为核事故的影响是没有国界的。因此,无论是哪家核电站,都有责任保证其核电站安全可靠的运行,而整个核电界则有共同的责任来不断地改善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在美国核动力运行研究所p一和国际电力生产和配电者协会unipede的大力支持下,由英国中央电力管理局主席马歇尔爵士倡议,于1989年5月15日在莫斯科成立了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an一这一世界性组织。

    an一组织通过an一成员利用其制定国际上通用的性能指标,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有利于加强核电技术c经验和事故情报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世界核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表明,尽管有技术设计的缺欠存在,但人的失误和违章是引起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核能界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其结果是对安全管理的进一步重视和形成了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即安全文化,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原则。

    为了加强iaei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保证核电厂安全方面的作用,iaei邀请了核安全领域的专家组成了“国际核安全咨询组sag”。核领域的“安全文化”是在1986年由iaea的sag出版的安全丛书n一75sag1关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审议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引入了的一个管理术语。在1991年iaea的sag又出版的安全丛书n一75sag4安全文化,专门论述了安全文化这一管理思想的完整概念。后来在1996年iaea的“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安全的基本标准”中又将核安全文化扩展到了辐射防护领域。在安全文化中,详细地阐述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多年来,这些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一直推动着核电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使人们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核能风险的认识。全球核电行业和监管机构对这两起事件进行了全面而且彻底的检讨,核电标准c硬件c应急程序c工艺c培训包括模拟机c应急准备c设计和配置控制c试验c人员绩效以及对安全的态度都得到了改进。但是近期发生的事件仍然凸显了核安全文化的薄弱,例如2002年发现美国davisbesse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降级和2003年匈牙利paks核电厂燃料在外部清洗容器中严重受损事件。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均可追溯到核电厂所共有的组织文化,包括远景,假设和信念。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学的总和。文化是一个针对群体提出的概念,而特性和个性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吸取经验教训和处理问题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共识。这些基本共识被传授给组织的新成员作为认识c思考c行动和感知的正确方式。除了健康的组织文化外,由于核技术的特殊性和其独特的技术风险,每个核电厂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安全文化。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c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c愿景c宗旨c精神c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c管理制度c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一系列价值选择时进行价值排序的活动。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企业界。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美管理文化的热潮,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文化学说传入中国,随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界争先恐后地引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正如前面提到的,“文化”一词,本意就体现为人类群体共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价值观c标准c道德和可接受行为规范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在立法和监管要求之上保持一个自我约束的方法还提高安全。因此,安全文化必须根植于组织中各个层次所有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高级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国际核安全国际咨询组的专家在编写安全文化定义时,认为在上述措辞严谨的表述中有3个方面的含义:

    强调安全文化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与单位有关,又与个人有关。同时还牵涉在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工作态度c思维习惯以及单位的工作作风看似抽象,但是这些无形的品质却可以引出种种具体表现。这就是说,要寻找各种办法,利用具体表现来检验那些内在的隐含的东西。

    安全文化要求必须正确履行所有的重要安全职责,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丰富的知识和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并适时做出见解。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它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要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整个核电厂内营造一个人人自觉关注核安全的氛围。

    安全文化是核电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实质就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环境,通过各种专业或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有意识地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c安全意识和态度,从而改进人员绩效和电站的安全性能,以便整体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安全文化只有与员工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核电厂提倡安全文化,其目的是使其全体员工养成共同的价值观,约束个人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核电厂创优业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行为和核电厂的安全之间联系极为密切,核电厂发生的任何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人的错误。然而人的才智在查出潜在问题方面又是十分有效的,任何重大事故前都必须表现有不同的征兆,有经验的和有警觉的员工一般都能发现或觉察出来,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许多安全事故都可以在萌芽状态下消失或终结,不会造成重大核事故。从这一点来讲,人的才智对核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们强调:从事任何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安全文化的原则行事,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规范满足安全文化的要求。事实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上一页 加入书签 目录 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 特种精英玩网游   重振大明   齐天大魔猴   仕途青云   神弃   神峰   网游之统领天下   网游之主宰万物   万能神戒   网游之影子大师   穿越之嫡女锋芒   约会大作战之反转士道   武侠英雄联盟系统   游戏王之竞技之城   撼仙   娇蛮小姐傲总裁   御龙无双   天玄剑传奇   婚城难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