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龙驹潜底 第六章 巧遇(上)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纷纷扬扬的雪下了快半个月了,仍然看不到停的意思。
冬至大似年,再过两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大唐皇帝率宗室群臣祭天的日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儿离长安太远,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老爹的祭天大事也和李文石没有多大关系。
快到冬至了,祭天不祭天倒没什么,能吃上热腾腾的羊肉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这还是燕小乙亲手做的。
也许世人绝对不会想到,天人般的小乙哥竟然是个天师级别的庖厨高手,要知道在这没有味精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工味素的年代,仅凭天然的食材,就能做出能让李文石回味无限,甘之如饴的吃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了。
记得自己刚刚随师傅回到终南山的那年,冬至时节,师傅终于没有使唤童工李文石去做那天天雷打不动的老三样的吃食,亲自下厨,做了一大锅炖羊肉。
当时,我们伟大的营养鉴评家李文石,甫一动,就狼吞虎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了个肚儿溜圆,吃完敲着只看到黑黝黝的锅底的大锅问道:“师傅,这就没了?徒儿可是在长身体的阶段!”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下来,落在翻毛大裘上,这可是李文石亲手猎杀的熊瞎子的毛皮,穿在身上还算暖和,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呼哧呼哧哈着白气。
顾目四方,俱是白茫茫的一片,苍茫大地,浑然天成,有一股磅礴的大气,舍我其谁的霸气。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七年多了,除了在皇宫里呆了没几天,自己这七殿下余下的日子里,就在这终南山上过去了七年。
想起这过去的七年,实在是不堪回首啊,脑子里浮现出师傅那张冒着坏笑的脸,不禁骂了句,这个老玻璃。
关于练武修身这段七年的时光,李文石此后一直闭口不谈。
他手下的将领一直想弄明白,小乙师傅是怎么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身体孱弱、从来没有吃过苦、也没有任何武学根基的孩童,教导成一个可以让任何敌人畏惧的高手、一个有着经纬之才、用兵如神的帝王的。
可惜皇帝陛下对此一直守口如瓶。
倒是某位马屁兄的一句‘天子,就是天子,岂能和常人相提并论’,毫无争议的被皇帝陛下很是夸奖了一番。
燕小乙西去之后,李文石悲痛欲绝,对他的皇后讲了一个故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口对别人谈论起他的师傅。
皇后是一个极有文采的女子,平时听李文石讲了那许多可歌可泣的言情故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编,这大唐皇后听了那许多眼泪铸就的故事,自己也就开始琢磨着,动笔写这独一无二的皇室秘辛小说了,下面是那后世极为流行的皇室小说《我心中的大帝-文石的故事》中的一段。
子时了,李文石拖着满身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衣服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床上,又不小心牵扯到了背上的伤口,痛的他不禁呲牙咧嘴的。
他恨自己的师傅,是的,心里骂着这个老玻璃,沉沉的睡去。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寅时就起来,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习武修炼,除了习武,还要修习兵法、文涛政略、骑射,忙到子时才会有可能休息,整天遍体鳞伤的。
说到骑射,大唐并不出产好的战马。燕小乙愣是一个人去了趟突厥,给李文石弄了匹黄骠马的小马驹回来。很是让李文石兴奋了一段时间,可是随后的近乎疯狂的马术训练,让李文石陷入了绝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文石的文韬武略飞一般的进步,可是心里对师傅的愤懑也是愈来愈深。
睡的昏沉沉的,感觉一个人进了屋子,他知道是自己的师傅。
燕小乙小心翼翼的剥开李文石的衣服,以免牵动伤口,弄醒了他。
倒出金疮药,轻轻抹上。
看着李文石那血肉模糊的背部,燕小乙的心里象刀割一样的疼,摸了摸李文石的额头,喃喃自语:“小石头啊,师傅知道你恨师傅,师傅何尝不恨自己啊,我怎么这么狠心啊。可孩子啊,师傅为了你能在这世上好好的活下去,只有这样了。你是大唐的皇子,为了你娘亲,为了许许多多的人,必须活着。大唐是你的!”燕小乙的目光中一片火热夹杂着心酸,声音有些哽咽。
李文石感觉到脸上一阵湿热,他知道那是师傅的眼泪。
心中是莫名的震撼,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个懵懵懂懂、一无所知的小屁孩了,他知道自己的师傅在当今世上那神一般的地位,师傅竟然哭了,为了他哭了。
他不知道师傅什么时候离开的,脑子里一直盘环着师傅刚才的话,良久,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小小的拳头紧紧的握着,紧紧的。
讲到这里,李文石深情的注视着皇后,目光灼然有力:“从那一刻起,我无怨无悔,拼了命的去学习一切。我不太明白师傅说的那些话背后隐含的意思,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身上有太多人的期望,一切为了大唐,为了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和随时准备去死的人!”
这些都是这后世在上流社会中广为流传,而被一些言官深深以之为皇后诟病的那本小说中所记载的,倒是让为之膜拜的臣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华夏辉煌帝王的真实一面。
雪愈下愈大,看样子今天是走不出这大山了。
空气很是清新,放在现在这可是优等的天然氧吧。
深深吸了口气,一股刺骨的冷冽,直入心脾,不由得叫了声爽。
只感觉天地间,唯有自己,大地就在脚下,奶奶的,老子就是老大。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蹄如霜
…….”
李文石信口吼起了这首“精忠报国”,这是李文石前世最爱的几首歌曲之一,在这冷兵器时代,战马嘶嘶的年头,吼出这么一嗓子,那才叫爽,真真映了景。
“好一句,‘堂堂中华要四方来贺!好!兄弟这句可是唱出了咱大唐的威风啊!”
李文石抬头看了看远处,白茫茫的雪雾下,几个猎户,驾着头野猪,大步行来。
“小弟,一时兴起,献丑了,哥几个今天收获不错嘛,这么大头畜生,够吃几天的了。”
“那是,这畜生,生猛着呢,差点伤着人。兄弟怎么一个人。大雪天的赶路呢?”
“噢,要去周至县办点事情,这不?雪太大了,走不了了。”
“这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了,兄弟如果不嫌弃,前面不远就是寒舍,兄弟可暂且歇息,雪停了再走。”
“既如此,叨扰了。”李文石估摸着一时半会雪是不会停了,也就不客气了,这个时候的人不象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虚情假意,特别是这些乡民都是很淳朴的,过于客气了就显得生分了。
村子不大,就百十来户人家,青壮年都是打猎的好手,妇女们就在家做饭,带孩子,清苦的日子,也是快乐的。
一路上,李文石已经知道,刚才说话的猎户姓苏,叫苏延荣,是这伙猎户的头,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却有着比较文气的名字,不像乡下人‘阿猫’、‘阿狗’的那么老土;暗暗上了心了。
村口早有人在等着了,远远看到苏延荣他们回来了,村子顿时沸腾了,早有孩子远远迎来,整个村子鸡飞狗跳的,欢快起来了。
大伙帮忙把猎物收拾了,忙着去剥皮的剥皮,开膛破肚去了,看样子村里晚上要开荤了。
众猎户也嚷嚷着叫苏延荣将那藏了许久的老酒,拿出来乐呵乐呵。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李文石突然感到一阵温馨,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一个寝室的哥们聚餐的时候。
“好,好,好。难得今天碰到李兄弟,今天晚上,我就把老底拿出来,大家喝个痛快。”苏延荣扯着破锣嗓子吼道。
话音未落,众猎户已经欢呼起来,帮忙去收拾酒菜去了。
“李兄,刚才听你的那首曲子,曲调甚是别样,可是哪里是曲子?”
“实不相瞒,那是小弟无聊时,自己瞎编的,让苏兄见笑了。”
“兄弟还是个才子呢,哈哈。既如此,我等确是耳福不浅啊,哈哈;不过兄弟那一句‘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当真道出我等心声,就凭这一句,今晚当浮一大白!”苏延荣笑的胡子一颤一颤的,有雪霜沾在上面,粘作一团了。
“哈哈,好,今晚我们不醉不散。”李文石也感觉神清气爽,很是放松,爽快。
到了晚上,大家伙聚在一处,大碗喝酒,撕咬着烤的流油的野味,吼着,叫着,放肆着。
李文石看了看醉倒一地的众人,长吁了一口气,要不是这古代的酒度数不怎么高,还真的要醉躺下呢,心里却也着实有些后怕这些喝酒不要命的猎户了。
“李兄当真好酒量!”
李文石一愣,却看到醉倒的人堆里,苏延荣坐了起来,咧着大嘴笑。明白了,原来这厮装醉呢,刚才就数苏延荣闹腾的最欢了,原来也是个滑头,看起来蛮忠厚老实的,人不可貌相啊,李文石叹了口气。
“苏兄,你看这你一句李兄,我一句苏兄的,我头都大了。苏大哥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叫你一声苏大哥,你呢,我排行老七,大哥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叫我一声七弟就可以了。”李文石对这古代动不动就用敬语的习惯,感觉很不适应,赶紧说道。
“好,兄弟,爽快,既如此,我也就不婆婆妈妈了,七弟,哈哈。”苏延荣也是爽快人,摸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自己本来就是个半老粗,感情这位老弟倒是比自己痛快多了,直觉的挺对自己的脾味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冬至大似年,再过两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大唐皇帝率宗室群臣祭天的日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儿离长安太远,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老爹的祭天大事也和李文石没有多大关系。
快到冬至了,祭天不祭天倒没什么,能吃上热腾腾的羊肉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这还是燕小乙亲手做的。
也许世人绝对不会想到,天人般的小乙哥竟然是个天师级别的庖厨高手,要知道在这没有味精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工味素的年代,仅凭天然的食材,就能做出能让李文石回味无限,甘之如饴的吃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了。
记得自己刚刚随师傅回到终南山的那年,冬至时节,师傅终于没有使唤童工李文石去做那天天雷打不动的老三样的吃食,亲自下厨,做了一大锅炖羊肉。
当时,我们伟大的营养鉴评家李文石,甫一动,就狼吞虎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了个肚儿溜圆,吃完敲着只看到黑黝黝的锅底的大锅问道:“师傅,这就没了?徒儿可是在长身体的阶段!”
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下来,落在翻毛大裘上,这可是李文石亲手猎杀的熊瞎子的毛皮,穿在身上还算暖和,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呼哧呼哧哈着白气。
顾目四方,俱是白茫茫的一片,苍茫大地,浑然天成,有一股磅礴的大气,舍我其谁的霸气。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七年多了,除了在皇宫里呆了没几天,自己这七殿下余下的日子里,就在这终南山上过去了七年。
想起这过去的七年,实在是不堪回首啊,脑子里浮现出师傅那张冒着坏笑的脸,不禁骂了句,这个老玻璃。
关于练武修身这段七年的时光,李文石此后一直闭口不谈。
他手下的将领一直想弄明白,小乙师傅是怎么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把一个身体孱弱、从来没有吃过苦、也没有任何武学根基的孩童,教导成一个可以让任何敌人畏惧的高手、一个有着经纬之才、用兵如神的帝王的。
可惜皇帝陛下对此一直守口如瓶。
倒是某位马屁兄的一句‘天子,就是天子,岂能和常人相提并论’,毫无争议的被皇帝陛下很是夸奖了一番。
燕小乙西去之后,李文石悲痛欲绝,对他的皇后讲了一个故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口对别人谈论起他的师傅。
皇后是一个极有文采的女子,平时听李文石讲了那许多可歌可泣的言情故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编,这大唐皇后听了那许多眼泪铸就的故事,自己也就开始琢磨着,动笔写这独一无二的皇室秘辛小说了,下面是那后世极为流行的皇室小说《我心中的大帝-文石的故事》中的一段。
子时了,李文石拖着满身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衣服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床上,又不小心牵扯到了背上的伤口,痛的他不禁呲牙咧嘴的。
他恨自己的师傅,是的,心里骂着这个老玻璃,沉沉的睡去。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寅时就起来,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里习武修炼,除了习武,还要修习兵法、文涛政略、骑射,忙到子时才会有可能休息,整天遍体鳞伤的。
说到骑射,大唐并不出产好的战马。燕小乙愣是一个人去了趟突厥,给李文石弄了匹黄骠马的小马驹回来。很是让李文石兴奋了一段时间,可是随后的近乎疯狂的马术训练,让李文石陷入了绝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李文石的文韬武略飞一般的进步,可是心里对师傅的愤懑也是愈来愈深。
睡的昏沉沉的,感觉一个人进了屋子,他知道是自己的师傅。
燕小乙小心翼翼的剥开李文石的衣服,以免牵动伤口,弄醒了他。
倒出金疮药,轻轻抹上。
看着李文石那血肉模糊的背部,燕小乙的心里象刀割一样的疼,摸了摸李文石的额头,喃喃自语:“小石头啊,师傅知道你恨师傅,师傅何尝不恨自己啊,我怎么这么狠心啊。可孩子啊,师傅为了你能在这世上好好的活下去,只有这样了。你是大唐的皇子,为了你娘亲,为了许许多多的人,必须活着。大唐是你的!”燕小乙的目光中一片火热夹杂着心酸,声音有些哽咽。
李文石感觉到脸上一阵湿热,他知道那是师傅的眼泪。
心中是莫名的震撼,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个懵懵懂懂、一无所知的小屁孩了,他知道自己的师傅在当今世上那神一般的地位,师傅竟然哭了,为了他哭了。
他不知道师傅什么时候离开的,脑子里一直盘环着师傅刚才的话,良久,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小小的拳头紧紧的握着,紧紧的。
讲到这里,李文石深情的注视着皇后,目光灼然有力:“从那一刻起,我无怨无悔,拼了命的去学习一切。我不太明白师傅说的那些话背后隐含的意思,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身上有太多人的期望,一切为了大唐,为了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和随时准备去死的人!”
这些都是这后世在上流社会中广为流传,而被一些言官深深以之为皇后诟病的那本小说中所记载的,倒是让为之膜拜的臣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实实在在的华夏辉煌帝王的真实一面。
雪愈下愈大,看样子今天是走不出这大山了。
空气很是清新,放在现在这可是优等的天然氧吧。
深深吸了口气,一股刺骨的冷冽,直入心脾,不由得叫了声爽。
只感觉天地间,唯有自己,大地就在脚下,奶奶的,老子就是老大。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蹄如霜
…….”
李文石信口吼起了这首“精忠报国”,这是李文石前世最爱的几首歌曲之一,在这冷兵器时代,战马嘶嘶的年头,吼出这么一嗓子,那才叫爽,真真映了景。
“好一句,‘堂堂中华要四方来贺!好!兄弟这句可是唱出了咱大唐的威风啊!”
李文石抬头看了看远处,白茫茫的雪雾下,几个猎户,驾着头野猪,大步行来。
“小弟,一时兴起,献丑了,哥几个今天收获不错嘛,这么大头畜生,够吃几天的了。”
“那是,这畜生,生猛着呢,差点伤着人。兄弟怎么一个人。大雪天的赶路呢?”
“噢,要去周至县办点事情,这不?雪太大了,走不了了。”
“这雪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了,兄弟如果不嫌弃,前面不远就是寒舍,兄弟可暂且歇息,雪停了再走。”
“既如此,叨扰了。”李文石估摸着一时半会雪是不会停了,也就不客气了,这个时候的人不象现在,没有那么多的虚情假意,特别是这些乡民都是很淳朴的,过于客气了就显得生分了。
村子不大,就百十来户人家,青壮年都是打猎的好手,妇女们就在家做饭,带孩子,清苦的日子,也是快乐的。
一路上,李文石已经知道,刚才说话的猎户姓苏,叫苏延荣,是这伙猎户的头,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却有着比较文气的名字,不像乡下人‘阿猫’、‘阿狗’的那么老土;暗暗上了心了。
村口早有人在等着了,远远看到苏延荣他们回来了,村子顿时沸腾了,早有孩子远远迎来,整个村子鸡飞狗跳的,欢快起来了。
大伙帮忙把猎物收拾了,忙着去剥皮的剥皮,开膛破肚去了,看样子村里晚上要开荤了。
众猎户也嚷嚷着叫苏延荣将那藏了许久的老酒,拿出来乐呵乐呵。
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李文石突然感到一阵温馨,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一个寝室的哥们聚餐的时候。
“好,好,好。难得今天碰到李兄弟,今天晚上,我就把老底拿出来,大家喝个痛快。”苏延荣扯着破锣嗓子吼道。
话音未落,众猎户已经欢呼起来,帮忙去收拾酒菜去了。
“李兄,刚才听你的那首曲子,曲调甚是别样,可是哪里是曲子?”
“实不相瞒,那是小弟无聊时,自己瞎编的,让苏兄见笑了。”
“兄弟还是个才子呢,哈哈。既如此,我等确是耳福不浅啊,哈哈;不过兄弟那一句‘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当真道出我等心声,就凭这一句,今晚当浮一大白!”苏延荣笑的胡子一颤一颤的,有雪霜沾在上面,粘作一团了。
“哈哈,好,今晚我们不醉不散。”李文石也感觉神清气爽,很是放松,爽快。
到了晚上,大家伙聚在一处,大碗喝酒,撕咬着烤的流油的野味,吼着,叫着,放肆着。
李文石看了看醉倒一地的众人,长吁了一口气,要不是这古代的酒度数不怎么高,还真的要醉躺下呢,心里却也着实有些后怕这些喝酒不要命的猎户了。
“李兄当真好酒量!”
李文石一愣,却看到醉倒的人堆里,苏延荣坐了起来,咧着大嘴笑。明白了,原来这厮装醉呢,刚才就数苏延荣闹腾的最欢了,原来也是个滑头,看起来蛮忠厚老实的,人不可貌相啊,李文石叹了口气。
“苏兄,你看这你一句李兄,我一句苏兄的,我头都大了。苏大哥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叫你一声苏大哥,你呢,我排行老七,大哥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叫我一声七弟就可以了。”李文石对这古代动不动就用敬语的习惯,感觉很不适应,赶紧说道。
“好,兄弟,爽快,既如此,我也就不婆婆妈妈了,七弟,哈哈。”苏延荣也是爽快人,摸摸鼻子,尴尬的笑了笑,自己本来就是个半老粗,感情这位老弟倒是比自己痛快多了,直觉的挺对自己的脾味的。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