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往事》正文 26.故乡,那一方好山好水。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26故乡,那一方好山好水。
阿良在妹妹的帮助下,把家里的五亩小麦成功收仓入库,他本次暑假回家的时间就过去了一大半。他这次回来最大的心愿也完成了一大半,起码接下来的日子父和妹妹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生活了。就那时阿良的家庭条件来看,温饱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好说。
也许,你也许会嘲笑阿良的目光短浅了,暑假生活居然是为着解决一年的温饱问题,殊不知阿良曾经经历了太多的饿肚子的日子,他知道吃不饱饿肚子是怎样一种味道。
而就阿良这么多年读历史书籍来看,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个朝代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那些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起初的反抗无不是为了不被饿死。也就是如今改革开放以来,几千年的温饱难题才得以解决,这不能不说是建国以来的一个伟大成就。人们一切的梦想和奋斗,都是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进行的。
当然,阿良以后的其它梦想的实现,也是建立在家庭温饱的基础上的。他不能让自己去衣食无忧地念大学,而让家里人节衣缩食饿肚子吧,那样他念那个大学也失去了意义。就像阿良老父亲经常教导他的那样:念书是为了日后,劳作是为了眼下,一样也不能荒废。说的通俗点就是人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一个是为了将来能够前途光明,一个是为了当下能好好地活着。
阿良回来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筹集下学期的学费。他太了解父母的难处了,他必须自力更生来解决自己的学费问题,但他能做点什么呢?闲下来的几天里,阿良为这事情眉头难得舒展。
这天,阿良吃过早饭,心里想着这件事,一时也难以想到什么好办法去找到短期赚钱的门道,不由得想出去走走。一年以来一直在外上学,家乡的山山水水或许能给他多少带来一些安慰和灵感吧!
阿良家在村子东头,一出门,再往东走不到一千米,便是他童年时的梦乡。那里是村里人们平时取土的地方,对于阿良老家的人们来说,基本上家里每年都要从这里拉土回去,要么盖房要么垒墙,多年下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面积广阔的取土场了。随着取土范围的不断扩张,原来废弃的地方就成为了天然的草场,阿良记得,小时候这里是他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放羊的地方。那里就是个天然的乐园。
在阿良的记忆里,这里有他和他的儿时的那些伙伴们留下的足迹。曾经他们一起模仿过打仗抓坏蛋,也一起在草场上捉蛐蛐逮蚂蚱,更有时候,他们在这里还演出过自编自导的《七品芝麻官》的故事。而如今,多年以后,当阿良再走在取土场的边上时,依旧有孩子在游戏,依旧有孩子在放羊,依旧有孩子们在草丛里寻寻觅觅,却不见了阿良当年熟悉的孩子们的身影,真是:其物如故,其人不存啊!
阿良走着想着,低头俯视着脚下的黄土高坡,不由得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邻居家的彩云,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她现在何方,如果能在暑假里见一面那该有多好。或许,她长得更好看了,阿良只记得彩云在初三毕业时的音容笑貌,那时她还是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啊!
“落魄之人,还想吃天鹅肉”阿良不由得自言自语。他抬起头看了看远方的天空,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地上苍茫的绿色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大青山脚下,和巍巍青山融为一体。连绵的山峰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远方,阿良在小时候就常常遐想,那山后面应该是个什么世界?当然,阿良后来知道那山后面就是广阔的内蒙古高原,更加天高地远。
走在这样秋高气爽的故土上,阿良内心无比的开朗。天高地广涤荡了阿良内心的忧愁和不快,使他更加坚定地相信未来一定会像眼前的天地一样宽广明亮。不是有句话叫:心有多宽,道路就有多广吗?
走着走着,阿良来到了村子北头人们种自留地的地方。田里有阿良熟悉的旱烟。作为一种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人们对自留地里的烟叶种植一直很看重,几乎是精耕细作的。阿良顺着田间小路一直向北走去。他想看看今年人们种的烟叶长得怎么样。当然,这里也有阿良家里的将近一亩地的烟叶。
烟叶这种作物,种起来很麻烦,需要的手续也很多。从播种到收获,人们要不间断地在地理侍弄它们。小的时候需要间种,长大了些需要掐枝,期间随着植株的发育还要重复地打掉侧枝,否则长出来的烟叶抽起来口感不好而且产量也不高,最主要是在市场上不好销售。当阿良路过自家的烟叶地后,他看了看烟叶的长势,很不错,由于妹妹的辛苦劳作,今年的烟叶整体上还不错,叶片厚实葱绿,植株高挑,看来今年烟叶有望获得好收成。阿良在心里感到欣慰,也感谢这个小妹为家庭的无偿付出。
阿良再往北走,一条清泉流水出现在了阿良的眼前。汩汩的地下水沿着地下铺就的水泥管不停的流出来,流向人们种植的烟叶地里。在阿良的记忆力,这是村子里人们的生命之泉,它无偿地供应了整个村子人们的吃水和一部分农田的浇灌的用水,让这里的人民得以世代相传。当然,听阿良的老辈人讲,这口清泉也是它们曾经斗争得来的。这泉水就来自远处的大青山。这巍峨的大山,挡住呼呼北风的同时,也孕育了汩汩清泉,真的应该感谢它。
当然,阿良走到这里,又想起了他去年刨药材的点点滴滴。也是在这里,他练得筋强体壮。
阿良一路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不由得心里动了个念头,既然已经饶了半个村子了,那就干脆绕村走一圈吧,自念高中以来,他没有这么尽情地欣赏家乡的山水很久了。今天就补上这一课吧!
这样想着,阿良又折向西边走去。那里有阿良记忆中最大的草滩。儿时也是阿良经常和同伴去放马的地方。
阿良沿着田间道路一路向村子西头的大草滩走去。路俩边田里的作物都披上了淡淡的金黄色,预示着收获季节也即将到来了。早上天气还有一些凉意,但随着太阳的升起,地面渐渐地热了起来,阿良边走边解开了上衣的扣子,好散掉一些热量。田里偶尔碰见有熟悉的村民在劳动,阿良也主动停下来和他们打个招呼,虽然他自知现在自己还算不上什么人物,但礼貌上的事情自己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不能让村里人认为自己眼界高,牛哄哄。
阿良沿着道路走去,不久就看见了他记忆中的大草滩。远远看去草滩辽阔宽广,上面星星点点还有人们在放牧着牛羊。由于这里土地以沙土为主,土层较薄,不适合种庄稼,所以一直以来就荒着。这却成就了野草,每年是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这里就成了放牧者的天堂。
阿良信步走进大草滩,一股小草的清香扑面而来。阿良低下头,这里的植物有他熟悉的品种。有野蒿草,有野韭菜,有野沙葱,还有少量低矮的蒙古野黄芪,还有好多不知名的草,它们共同把这个荒滩装扮的生机勃勃。那些在草滩上撒花儿吃草的牛羊们,吃着这样的草,成就了别具地方风味儿的牛羊肉。等到农人们杀牛宰羊时,就是简单用白水煮出来的肉,那味道也绝对是天下无双,堪称老家一绝。假如把它们开发出来,那绝对有广阔的市场。阿良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念头,何不在羊身上将来做点文章,或许是个很不错的发家之路。土生土长的土特产,可惜没有办法让它们发扬光大,造福一方,这多少是个遗憾。
守着这个聚宝盆受穷,着实让阿良感慨万分。这村里真的需要能人来领头,发现地方优势,带动村里人们致富。可惜,多年以后,这个大草滩被村支书九千块钱就出卖了承包权,白白把那么大的一块集体资产流入了外村个人的腰包,这令阿良后来听说后心痛不已。没脑子的村领导,葬送了那么大一笔村集体财富。等到后来城市大扩张,这块草滩的价值更是升值不少,可惜这都便宜了承包者,让村集体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多年以后,阿良对这些也是无能为力。
走过大草滩,阿良带着自己的浮想,一路向村子南边走去。村子南头,可以说是村里种植小麦和蔬菜最集中的地区了。由于这里地势较低,以前在包产到户前村里打的地下水机电井的数量最多。这里就是村里主要的水田分布区。由于有井水的灌溉,这里的土地基本上旱涝保收。
阿良看着小麦收割后的广阔田野,依旧心潮澎湃。这里也有阿良家的几亩土地,除了上次割掉的小麦外,阿良的父亲在余下的几亩土地上分别种了胡萝卜、胡麻还有黄豆。在北方的老家,几乎所有人家都要种上一亩左右的胡萝卜,一方面它产量大,而一方面冬天可以作为羊的饲料或者作为冬季人们的菜蔬,每年过年包饺子的馅料,少不了胡萝卜的身影。当然,那时的胡萝卜不值钱,等到大量收获时,一斤卖俩分钱都没人要。可见,当时农产品有多么廉价。在农家人眼里,这东西也就是用来喂喂猪和羊。
阿良来到自家的胡萝卜地里,弯下腰拔了一颗胡萝卜,一股萝卜特有的清香扑入了阿良的鼻孔。阿良在旁边的树枝上折了一段,用力刮掉了萝卜上的泥土,又在旁边的小水沟里把萝卜洗洗干净,刮掉表皮以后,大口地吃起了甜脆新鲜的胡萝卜。
一股甘甜的味道直接进入了阿良的心田。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那种别样的风味儿让阿良今生难忘。故乡的味道,永远让人难以忘怀啊!
阿良一边吃着萝卜,一边欣赏着老家村子南边的农家风光。由于有水灌溉,这里就成了村里人们的菜园子,各种经济作物成为这里栽培的主要品种。烟叶,蔬菜,瓜果,别具特色。尤其是开始成熟的瓜果,更是飘来了诱人的香甜,阿良看在眼里,欢喜在心间。好山好水,养育了一方百性啊!这自然真的是无私和伟大,往往以最好的果实来回报人类。当然,也要感谢那些勤劳的人们,亲手创造了这个美好的农家生活。
是啊,为什么不在人们种的瓜果上想点办法呢?尤其是村里人们种的西瓜有好些还躺在地里没有卖掉,这么好吃的西瓜,应该有它的市场,阿良于是动起了卖西瓜的脑筋,何不试试看,如果能帮着人们把田里的西瓜卖掉一些,自己不是也可以挣点学费吗?阿良想到这些,内心里一片欢欣。
他又找到了一个解决眼下困局的出路。事实上,也是这个想法,帮他顺利地解决了第二学年学费的问题。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啊,也得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无形中又帮了他一把。
后来,阿良在开学前回忆这段经历,写了以下一首小诗作为纪念。
故乡情深
生在故乡长在村,儿时记忆留心中。
今日身为异乡客,依旧难忘桑梓情。
知恩图报常为念,唯苦力微难作为。
他日如若能有成,定当回报故乡人。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阿良在妹妹的帮助下,把家里的五亩小麦成功收仓入库,他本次暑假回家的时间就过去了一大半。他这次回来最大的心愿也完成了一大半,起码接下来的日子父和妹妹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生活了。就那时阿良的家庭条件来看,温饱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好说。
也许,你也许会嘲笑阿良的目光短浅了,暑假生活居然是为着解决一年的温饱问题,殊不知阿良曾经经历了太多的饿肚子的日子,他知道吃不饱饿肚子是怎样一种味道。
而就阿良这么多年读历史书籍来看,历史上还真没有哪个朝代成功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那些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起初的反抗无不是为了不被饿死。也就是如今改革开放以来,几千年的温饱难题才得以解决,这不能不说是建国以来的一个伟大成就。人们一切的梦想和奋斗,都是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进行的。
当然,阿良以后的其它梦想的实现,也是建立在家庭温饱的基础上的。他不能让自己去衣食无忧地念大学,而让家里人节衣缩食饿肚子吧,那样他念那个大学也失去了意义。就像阿良老父亲经常教导他的那样:念书是为了日后,劳作是为了眼下,一样也不能荒废。说的通俗点就是人既要有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一个是为了将来能够前途光明,一个是为了当下能好好地活着。
阿良回来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筹集下学期的学费。他太了解父母的难处了,他必须自力更生来解决自己的学费问题,但他能做点什么呢?闲下来的几天里,阿良为这事情眉头难得舒展。
这天,阿良吃过早饭,心里想着这件事,一时也难以想到什么好办法去找到短期赚钱的门道,不由得想出去走走。一年以来一直在外上学,家乡的山山水水或许能给他多少带来一些安慰和灵感吧!
阿良家在村子东头,一出门,再往东走不到一千米,便是他童年时的梦乡。那里是村里人们平时取土的地方,对于阿良老家的人们来说,基本上家里每年都要从这里拉土回去,要么盖房要么垒墙,多年下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面积广阔的取土场了。随着取土范围的不断扩张,原来废弃的地方就成为了天然的草场,阿良记得,小时候这里是他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放羊的地方。那里就是个天然的乐园。
在阿良的记忆里,这里有他和他的儿时的那些伙伴们留下的足迹。曾经他们一起模仿过打仗抓坏蛋,也一起在草场上捉蛐蛐逮蚂蚱,更有时候,他们在这里还演出过自编自导的《七品芝麻官》的故事。而如今,多年以后,当阿良再走在取土场的边上时,依旧有孩子在游戏,依旧有孩子在放羊,依旧有孩子们在草丛里寻寻觅觅,却不见了阿良当年熟悉的孩子们的身影,真是:其物如故,其人不存啊!
阿良走着想着,低头俯视着脚下的黄土高坡,不由得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邻居家的彩云,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她现在何方,如果能在暑假里见一面那该有多好。或许,她长得更好看了,阿良只记得彩云在初三毕业时的音容笑貌,那时她还是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啊!
“落魄之人,还想吃天鹅肉”阿良不由得自言自语。他抬起头看了看远方的天空,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地上苍茫的绿色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大青山脚下,和巍巍青山融为一体。连绵的山峰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远方,阿良在小时候就常常遐想,那山后面应该是个什么世界?当然,阿良后来知道那山后面就是广阔的内蒙古高原,更加天高地远。
走在这样秋高气爽的故土上,阿良内心无比的开朗。天高地广涤荡了阿良内心的忧愁和不快,使他更加坚定地相信未来一定会像眼前的天地一样宽广明亮。不是有句话叫:心有多宽,道路就有多广吗?
走着走着,阿良来到了村子北头人们种自留地的地方。田里有阿良熟悉的旱烟。作为一种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人们对自留地里的烟叶种植一直很看重,几乎是精耕细作的。阿良顺着田间小路一直向北走去。他想看看今年人们种的烟叶长得怎么样。当然,这里也有阿良家里的将近一亩地的烟叶。
烟叶这种作物,种起来很麻烦,需要的手续也很多。从播种到收获,人们要不间断地在地理侍弄它们。小的时候需要间种,长大了些需要掐枝,期间随着植株的发育还要重复地打掉侧枝,否则长出来的烟叶抽起来口感不好而且产量也不高,最主要是在市场上不好销售。当阿良路过自家的烟叶地后,他看了看烟叶的长势,很不错,由于妹妹的辛苦劳作,今年的烟叶整体上还不错,叶片厚实葱绿,植株高挑,看来今年烟叶有望获得好收成。阿良在心里感到欣慰,也感谢这个小妹为家庭的无偿付出。
阿良再往北走,一条清泉流水出现在了阿良的眼前。汩汩的地下水沿着地下铺就的水泥管不停的流出来,流向人们种植的烟叶地里。在阿良的记忆力,这是村子里人们的生命之泉,它无偿地供应了整个村子人们的吃水和一部分农田的浇灌的用水,让这里的人民得以世代相传。当然,听阿良的老辈人讲,这口清泉也是它们曾经斗争得来的。这泉水就来自远处的大青山。这巍峨的大山,挡住呼呼北风的同时,也孕育了汩汩清泉,真的应该感谢它。
当然,阿良走到这里,又想起了他去年刨药材的点点滴滴。也是在这里,他练得筋强体壮。
阿良一路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不由得心里动了个念头,既然已经饶了半个村子了,那就干脆绕村走一圈吧,自念高中以来,他没有这么尽情地欣赏家乡的山水很久了。今天就补上这一课吧!
这样想着,阿良又折向西边走去。那里有阿良记忆中最大的草滩。儿时也是阿良经常和同伴去放马的地方。
阿良沿着田间道路一路向村子西头的大草滩走去。路俩边田里的作物都披上了淡淡的金黄色,预示着收获季节也即将到来了。早上天气还有一些凉意,但随着太阳的升起,地面渐渐地热了起来,阿良边走边解开了上衣的扣子,好散掉一些热量。田里偶尔碰见有熟悉的村民在劳动,阿良也主动停下来和他们打个招呼,虽然他自知现在自己还算不上什么人物,但礼貌上的事情自己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不能让村里人认为自己眼界高,牛哄哄。
阿良沿着道路走去,不久就看见了他记忆中的大草滩。远远看去草滩辽阔宽广,上面星星点点还有人们在放牧着牛羊。由于这里土地以沙土为主,土层较薄,不适合种庄稼,所以一直以来就荒着。这却成就了野草,每年是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这里就成了放牧者的天堂。
阿良信步走进大草滩,一股小草的清香扑面而来。阿良低下头,这里的植物有他熟悉的品种。有野蒿草,有野韭菜,有野沙葱,还有少量低矮的蒙古野黄芪,还有好多不知名的草,它们共同把这个荒滩装扮的生机勃勃。那些在草滩上撒花儿吃草的牛羊们,吃着这样的草,成就了别具地方风味儿的牛羊肉。等到农人们杀牛宰羊时,就是简单用白水煮出来的肉,那味道也绝对是天下无双,堪称老家一绝。假如把它们开发出来,那绝对有广阔的市场。阿良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念头,何不在羊身上将来做点文章,或许是个很不错的发家之路。土生土长的土特产,可惜没有办法让它们发扬光大,造福一方,这多少是个遗憾。
守着这个聚宝盆受穷,着实让阿良感慨万分。这村里真的需要能人来领头,发现地方优势,带动村里人们致富。可惜,多年以后,这个大草滩被村支书九千块钱就出卖了承包权,白白把那么大的一块集体资产流入了外村个人的腰包,这令阿良后来听说后心痛不已。没脑子的村领导,葬送了那么大一笔村集体财富。等到后来城市大扩张,这块草滩的价值更是升值不少,可惜这都便宜了承包者,让村集体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多年以后,阿良对这些也是无能为力。
走过大草滩,阿良带着自己的浮想,一路向村子南边走去。村子南头,可以说是村里种植小麦和蔬菜最集中的地区了。由于这里地势较低,以前在包产到户前村里打的地下水机电井的数量最多。这里就是村里主要的水田分布区。由于有井水的灌溉,这里的土地基本上旱涝保收。
阿良看着小麦收割后的广阔田野,依旧心潮澎湃。这里也有阿良家的几亩土地,除了上次割掉的小麦外,阿良的父亲在余下的几亩土地上分别种了胡萝卜、胡麻还有黄豆。在北方的老家,几乎所有人家都要种上一亩左右的胡萝卜,一方面它产量大,而一方面冬天可以作为羊的饲料或者作为冬季人们的菜蔬,每年过年包饺子的馅料,少不了胡萝卜的身影。当然,那时的胡萝卜不值钱,等到大量收获时,一斤卖俩分钱都没人要。可见,当时农产品有多么廉价。在农家人眼里,这东西也就是用来喂喂猪和羊。
阿良来到自家的胡萝卜地里,弯下腰拔了一颗胡萝卜,一股萝卜特有的清香扑入了阿良的鼻孔。阿良在旁边的树枝上折了一段,用力刮掉了萝卜上的泥土,又在旁边的小水沟里把萝卜洗洗干净,刮掉表皮以后,大口地吃起了甜脆新鲜的胡萝卜。
一股甘甜的味道直接进入了阿良的心田。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那种别样的风味儿让阿良今生难忘。故乡的味道,永远让人难以忘怀啊!
阿良一边吃着萝卜,一边欣赏着老家村子南边的农家风光。由于有水灌溉,这里就成了村里人们的菜园子,各种经济作物成为这里栽培的主要品种。烟叶,蔬菜,瓜果,别具特色。尤其是开始成熟的瓜果,更是飘来了诱人的香甜,阿良看在眼里,欢喜在心间。好山好水,养育了一方百性啊!这自然真的是无私和伟大,往往以最好的果实来回报人类。当然,也要感谢那些勤劳的人们,亲手创造了这个美好的农家生活。
是啊,为什么不在人们种的瓜果上想点办法呢?尤其是村里人们种的西瓜有好些还躺在地里没有卖掉,这么好吃的西瓜,应该有它的市场,阿良于是动起了卖西瓜的脑筋,何不试试看,如果能帮着人们把田里的西瓜卖掉一些,自己不是也可以挣点学费吗?阿良想到这些,内心里一片欢欣。
他又找到了一个解决眼下困局的出路。事实上,也是这个想法,帮他顺利地解决了第二学年学费的问题。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啊,也得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无形中又帮了他一把。
后来,阿良在开学前回忆这段经历,写了以下一首小诗作为纪念。
故乡情深
生在故乡长在村,儿时记忆留心中。
今日身为异乡客,依旧难忘桑梓情。
知恩图报常为念,唯苦力微难作为。
他日如若能有成,定当回报故乡人。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