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正文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尚书职…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崇祯和毕自严沉默了,他们知道骆养性说的很有道理。 辽东军1次2次不和兵部通报还可以说的过去,要是次次都不通报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到时候麻烦可大了,说不定真得撤掉他们的官职才能平息。
可要是张凤翼继续担任兵部尚书,以他的眼光和魄力肯定不会同意,算同意了也可能错过最佳的出兵时间。总不能次次都叫皇干预吧,那样还设兵部干嘛。
“毕老,您看是不是?”崇祯犹豫了一下说道。他知道毕自严的才能,以他的才能担任2个尚书都搓搓有余。
“皇,我也知道骆养性说的很有道理。可户部我实在是离不开,您也知道,现在所有的事基本都是经我手办的,要是现在我去兵部很可能会出乱子。”
“要不,调徐老回来?”崇祯也知道毕自严说的是实情,户部离开他还真是不行,再说他也担心毕老的身体。
“皇,不是我打击您。您觉得能调的回来吗?”
“是调不回来,你们是没看到。他在兵工厂造炮的时候,那劲头我都没法说。”崇祯一边说一边摇头,他把头转过去看着骆养性,把骆养性看这直发毛。
“您别看我,我抓个人啥的还行。要我当尚书肯定不行,绝对不行。您要是那样做,是赶鸭子架任人唯亲。”骆养性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崇祯觉得也是,骆养性根本不是当尚书的料。
“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周皇后端着汤进来了。
“娘娘,您别忙了,这的菜已经够多的了。”
“你们可都是大明的顶梁柱,难得你们主动来一次。我还不得多做几个菜招待一下,当是我替皇感谢你们了。”周皇后说的很客气。
“对了,你们刚才说什么呢,兵部尚书怎么了?”
“娘娘,是这么回事。”接着骆养性把今天朝堂发生的事跟他说了一遍。
“我能说下我的意见吗?”周皇后问道。
“娘娘您说。”毕自严和骆养性齐声说道。他们知道,以皇后的才能,他们有的时候都自叹不如。
“皇,我可以说吗?”周皇后又转头问着崇祯。
“当然可以了,你可是我的贤内助。”崇祯在他们2个面前还是很放的开的,这个时候都不忘秀恩爱。
“我觉得老骆说的很有道理,辽东军1次2次还行。要是总这样肯定不行,即使他们做的在完美都能叫人挑出毛病来。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兵部尚书必须由我们自己人担任。我这么说到不是把张尚书当外人,只是他的才能和胆略确实不适合这个职位。”
“盈盈,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懂,可问题不是没人嘛。你说,老师必须留在兄长那。徐老又调不回来,毕老户部离不开,老骆又不合适。”崇祯想想头疼。
“皇,您先别急。”叫娘娘把话说完。
“谁说没人的,毕老不正合适吗?”
“那毕老去兵部了,户部怎么办?”
“我说你们是不是太急了点,我又没说现在叫毕老过去兵部。兄长临走的时候不是说了吗,2年以内他们不会有大的行动。对于一些小的行动,边关武将是有这个自主权的,是他们想在朝堂闹也不行。”
“皇,我觉得你该强硬的时候该强硬。应该给他们敲敲边鼓别叫他们管的太宽,叫他们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呆着没事的时候找事。”
“嗯,是应该敲敲他们,他们有的时候手伸的太长了。要是边关的武将连这点权利都没有,还呆在边关干嘛。”
“那毕老什么时候去兵部合适?”
“这次户部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兴修水利,又是修缮官道。这可是考核官员的最佳时机,我想这里面不都是混饭吃的吧,难道找不到一个人品又好能力又强的人吗?只要发现这样的人才,咱们不管他是什么级别直接破格提拔不完了吗?”
“可负责一项工程和负责系统工程完全是2码事,他对一项工程完成的再好,也不一定能胜任尚书的工作。”崇祯还是有点担心。
“这我当然知道,没有人天生能管好一摊子事,这不但需要能力还需要经验。只要这个人有能力,经验得靠实践。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纸谈兵。”
“这几样工程最早也得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吧,在说毕老又不离开京城可以传授经验给他。遇到什么辣手的事,完全可以点拨一下。”
“对呀,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想不到呢。”三个人听了周皇后的话茅塞顿开。
“那是因为你们是当局者,我是旁观者,你们是被他们闹的暂时没想到而已。”
可不是吗?毕老是累的够呛,连朝都在想水利的事。骆养性被气的够呛,差在朝堂吃人了。自己被急的够呛,这刚缓过劲来哪有时间想这些。
周皇后的一番话算是注定了张凤翼的命运,估计他的兵部尚书快是当到头了。他不知道现在正有几个人在算计他,其有一个还是皇,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娘娘,老臣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毕自严说的很真诚。
“毕老,您可别这么说。您可是百年一遇的大才,我只是碰巧而已。”
“不,不,娘娘。这绝不是碰巧事的,老臣真的很佩服您的才能。”
“毕老,咱们2个别互相吹捧了。有什么事您直接说,看我能不能帮忙?”
“是次张雷说通货膨胀的事,他走了以后我一直把这事搁在心里。说实话,这段时间除了水利和道路是这事了。可我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户部是一个花钱的部门,以前是没钱花,现在是有钱不敢花。”毕自严说完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们不知道,我这段时间有多闹心。我每花一笔钱都是小心翼翼的,可算这样京城的物价还是出现了涨。可现在又有了这么几个大工程,这可要付出大把的银子。这些银子一旦进入市场,那物价得涨成什么样我都不敢想。”
“张雷不是给出主意了吗,他说要大量的运进物资来抵消。”
“哎呀,他说的那是长期的办法,在短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说现在道路年久失修,路又不太平,怎么可能运进来大量的物资。我现在晚都做噩梦,梦见那些百姓拿着银子骂我。”
“这事,其实也很好解决的。”
“很好解决?”那3个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你们那样看着这我干嘛?我有一个办法,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叫物价有大的波动。”
“那你快说说你的办法?”那三个人已经等不及了。
“其实真的好解决,只是您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或是进入了误区,只要您把问题想的简单一点行了。”
“这事是很复杂,牵扯的范围太广,我不敢不小心。”
“毕老,那我问您。咱们兴修水利和修缮道路为了什么?”
“当然是让老百姓吃饱饭,叫他们过的更好,这还用问吗?”
“您刚才都说了,咱们这次是劳役而不是徭役。劳役是要付工钱的,您也说了,这次要付出大把的银子。”
“对呀,正是因为付出大把的银子我才担心物价涨。”
“那您想想,这次参加的劳役的都是些什么人?”
“当然都是穷苦百姓了,难不成那些公子哥去体验生活呀,他们吃不了那份苦。”
“那您在想想,那些穷苦百姓拿到银子以后第一件事是干嘛?”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买粮食解决吃饭的问题了,难不成他们还会去花天酒地。”
“这不结了吗,您还想的那么复杂干嘛?这次您花出去的银子大多数都是给了老百姓,他们也是今后的最大消费群体,而他们最需要购买的是粮食。也是说,粮食才是涨价最快的物资,您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等于控制住了物价。”
“我懂娘娘的意思了,您是说叫我直接发放粮食而不是银子?”
“这不可以吗?给他们银子也是为了买粮食,我们何必绕那个圈子呢。我们直接拿粮食当工钱,他们既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我们又规避了风险,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娘娘,您才是百年一遇的大才呀。”毕自严感慨的说道,他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的阿玉奉承在里面。在战乱或是经济萧条的时候,粮食可是银子还硬的硬通货。
“毕老,您不用这么夸我。之所以您没想到是因为您是当局者,我是傍观者。”
“不是所有的傍观者都有这般见识的,看来这趟真的没白来。不但蹭了这么丰盛的一顿午饭,还去掉了我的一块心病。”毕自严笑了,笑的很开心,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算是拿开了。
“皇,以娘娘的才能。担任一个尚书真的是搓搓有余,只是可惜娘娘不能为官,要不咱们大明又多了一个顶梁柱。”
“当不了官一样是顶梁柱,你们不知道吧。有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都是盈盈提出来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真正的策划者是她。”
“皇,你别那么说。”周皇后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没听兄长说吗,女人能顶半边天。”
“骆养性,你别光顾着吃。这粮食的事归你了,到时候要是粮食跟不我可找你说事。”
“凭什么?不能因为您年纪大欺负人吧,我也有一堆事等着做呢。”骆养性嚼着东西含糊的说道。
“凭什么,凭你跟姚掌柜的关系。你可别忘了,你小时候没少人家的厨房偷东西。他现在不是帮张雷做粮食生意吗,正好是你报恩的时候。”
“这事您都知道,跟你们在一起太憋屈了。小的小的欺负我,老的老的欺负我,我天生是被你们当驴使唤的命。”
“你还憋屈,次你在张雷那换走了1000匹战马,我还没找你要钱呢。”
“您都说了那是换,不是要,您凭什么找我要钱。”
“怎么不能,你是拿马换的吗?你是拿驴换的好不好,你应该把差价找给我吧。”毕自严心情好了,也和他开着玩笑。
。。。。。。。。。
“行了,我说你们2位别掐了,你们也给我出出主意吧。”
“怎么了,什么事把您难成这样?”
这位娘娘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半顿饭的时间解决了2个难题。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开始求助了,在看她的表情知道这件事不是一般的难。
本书来自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可要是张凤翼继续担任兵部尚书,以他的眼光和魄力肯定不会同意,算同意了也可能错过最佳的出兵时间。总不能次次都叫皇干预吧,那样还设兵部干嘛。
“毕老,您看是不是?”崇祯犹豫了一下说道。他知道毕自严的才能,以他的才能担任2个尚书都搓搓有余。
“皇,我也知道骆养性说的很有道理。可户部我实在是离不开,您也知道,现在所有的事基本都是经我手办的,要是现在我去兵部很可能会出乱子。”
“要不,调徐老回来?”崇祯也知道毕自严说的是实情,户部离开他还真是不行,再说他也担心毕老的身体。
“皇,不是我打击您。您觉得能调的回来吗?”
“是调不回来,你们是没看到。他在兵工厂造炮的时候,那劲头我都没法说。”崇祯一边说一边摇头,他把头转过去看着骆养性,把骆养性看这直发毛。
“您别看我,我抓个人啥的还行。要我当尚书肯定不行,绝对不行。您要是那样做,是赶鸭子架任人唯亲。”骆养性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崇祯觉得也是,骆养性根本不是当尚书的料。
“你们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周皇后端着汤进来了。
“娘娘,您别忙了,这的菜已经够多的了。”
“你们可都是大明的顶梁柱,难得你们主动来一次。我还不得多做几个菜招待一下,当是我替皇感谢你们了。”周皇后说的很客气。
“对了,你们刚才说什么呢,兵部尚书怎么了?”
“娘娘,是这么回事。”接着骆养性把今天朝堂发生的事跟他说了一遍。
“我能说下我的意见吗?”周皇后问道。
“娘娘您说。”毕自严和骆养性齐声说道。他们知道,以皇后的才能,他们有的时候都自叹不如。
“皇,我可以说吗?”周皇后又转头问着崇祯。
“当然可以了,你可是我的贤内助。”崇祯在他们2个面前还是很放的开的,这个时候都不忘秀恩爱。
“我觉得老骆说的很有道理,辽东军1次2次还行。要是总这样肯定不行,即使他们做的在完美都能叫人挑出毛病来。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兵部尚书必须由我们自己人担任。我这么说到不是把张尚书当外人,只是他的才能和胆略确实不适合这个职位。”
“盈盈,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懂,可问题不是没人嘛。你说,老师必须留在兄长那。徐老又调不回来,毕老户部离不开,老骆又不合适。”崇祯想想头疼。
“皇,您先别急。”叫娘娘把话说完。
“谁说没人的,毕老不正合适吗?”
“那毕老去兵部了,户部怎么办?”
“我说你们是不是太急了点,我又没说现在叫毕老过去兵部。兄长临走的时候不是说了吗,2年以内他们不会有大的行动。对于一些小的行动,边关武将是有这个自主权的,是他们想在朝堂闹也不行。”
“皇,我觉得你该强硬的时候该强硬。应该给他们敲敲边鼓别叫他们管的太宽,叫他们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呆着没事的时候找事。”
“嗯,是应该敲敲他们,他们有的时候手伸的太长了。要是边关的武将连这点权利都没有,还呆在边关干嘛。”
“那毕老什么时候去兵部合适?”
“这次户部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兴修水利,又是修缮官道。这可是考核官员的最佳时机,我想这里面不都是混饭吃的吧,难道找不到一个人品又好能力又强的人吗?只要发现这样的人才,咱们不管他是什么级别直接破格提拔不完了吗?”
“可负责一项工程和负责系统工程完全是2码事,他对一项工程完成的再好,也不一定能胜任尚书的工作。”崇祯还是有点担心。
“这我当然知道,没有人天生能管好一摊子事,这不但需要能力还需要经验。只要这个人有能力,经验得靠实践。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纸谈兵。”
“这几样工程最早也得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吧,在说毕老又不离开京城可以传授经验给他。遇到什么辣手的事,完全可以点拨一下。”
“对呀,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想不到呢。”三个人听了周皇后的话茅塞顿开。
“那是因为你们是当局者,我是旁观者,你们是被他们闹的暂时没想到而已。”
可不是吗?毕老是累的够呛,连朝都在想水利的事。骆养性被气的够呛,差在朝堂吃人了。自己被急的够呛,这刚缓过劲来哪有时间想这些。
周皇后的一番话算是注定了张凤翼的命运,估计他的兵部尚书快是当到头了。他不知道现在正有几个人在算计他,其有一个还是皇,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娘娘,老臣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毕自严说的很真诚。
“毕老,您可别这么说。您可是百年一遇的大才,我只是碰巧而已。”
“不,不,娘娘。这绝不是碰巧事的,老臣真的很佩服您的才能。”
“毕老,咱们2个别互相吹捧了。有什么事您直接说,看我能不能帮忙?”
“是次张雷说通货膨胀的事,他走了以后我一直把这事搁在心里。说实话,这段时间除了水利和道路是这事了。可我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户部是一个花钱的部门,以前是没钱花,现在是有钱不敢花。”毕自严说完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们不知道,我这段时间有多闹心。我每花一笔钱都是小心翼翼的,可算这样京城的物价还是出现了涨。可现在又有了这么几个大工程,这可要付出大把的银子。这些银子一旦进入市场,那物价得涨成什么样我都不敢想。”
“张雷不是给出主意了吗,他说要大量的运进物资来抵消。”
“哎呀,他说的那是长期的办法,在短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说现在道路年久失修,路又不太平,怎么可能运进来大量的物资。我现在晚都做噩梦,梦见那些百姓拿着银子骂我。”
“这事,其实也很好解决的。”
“很好解决?”那3个人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你们那样看着这我干嘛?我有一个办法,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叫物价有大的波动。”
“那你快说说你的办法?”那三个人已经等不及了。
“其实真的好解决,只是您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或是进入了误区,只要您把问题想的简单一点行了。”
“这事是很复杂,牵扯的范围太广,我不敢不小心。”
“毕老,那我问您。咱们兴修水利和修缮道路为了什么?”
“当然是让老百姓吃饱饭,叫他们过的更好,这还用问吗?”
“您刚才都说了,咱们这次是劳役而不是徭役。劳役是要付工钱的,您也说了,这次要付出大把的银子。”
“对呀,正是因为付出大把的银子我才担心物价涨。”
“那您想想,这次参加的劳役的都是些什么人?”
“当然都是穷苦百姓了,难不成那些公子哥去体验生活呀,他们吃不了那份苦。”
“那您在想想,那些穷苦百姓拿到银子以后第一件事是干嘛?”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买粮食解决吃饭的问题了,难不成他们还会去花天酒地。”
“这不结了吗,您还想的那么复杂干嘛?这次您花出去的银子大多数都是给了老百姓,他们也是今后的最大消费群体,而他们最需要购买的是粮食。也是说,粮食才是涨价最快的物资,您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等于控制住了物价。”
“我懂娘娘的意思了,您是说叫我直接发放粮食而不是银子?”
“这不可以吗?给他们银子也是为了买粮食,我们何必绕那个圈子呢。我们直接拿粮食当工钱,他们既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我们又规避了风险,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娘娘,您才是百年一遇的大才呀。”毕自严感慨的说道,他这话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的阿玉奉承在里面。在战乱或是经济萧条的时候,粮食可是银子还硬的硬通货。
“毕老,您不用这么夸我。之所以您没想到是因为您是当局者,我是傍观者。”
“不是所有的傍观者都有这般见识的,看来这趟真的没白来。不但蹭了这么丰盛的一顿午饭,还去掉了我的一块心病。”毕自严笑了,笑的很开心,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算是拿开了。
“皇,以娘娘的才能。担任一个尚书真的是搓搓有余,只是可惜娘娘不能为官,要不咱们大明又多了一个顶梁柱。”
“当不了官一样是顶梁柱,你们不知道吧。有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都是盈盈提出来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真正的策划者是她。”
“皇,你别那么说。”周皇后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没听兄长说吗,女人能顶半边天。”
“骆养性,你别光顾着吃。这粮食的事归你了,到时候要是粮食跟不我可找你说事。”
“凭什么?不能因为您年纪大欺负人吧,我也有一堆事等着做呢。”骆养性嚼着东西含糊的说道。
“凭什么,凭你跟姚掌柜的关系。你可别忘了,你小时候没少人家的厨房偷东西。他现在不是帮张雷做粮食生意吗,正好是你报恩的时候。”
“这事您都知道,跟你们在一起太憋屈了。小的小的欺负我,老的老的欺负我,我天生是被你们当驴使唤的命。”
“你还憋屈,次你在张雷那换走了1000匹战马,我还没找你要钱呢。”
“您都说了那是换,不是要,您凭什么找我要钱。”
“怎么不能,你是拿马换的吗?你是拿驴换的好不好,你应该把差价找给我吧。”毕自严心情好了,也和他开着玩笑。
。。。。。。。。。
“行了,我说你们2位别掐了,你们也给我出出主意吧。”
“怎么了,什么事把您难成这样?”
这位娘娘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半顿饭的时间解决了2个难题。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开始求助了,在看她的表情知道这件事不是一般的难。
本书来自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