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正文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国旗诞…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怎么样,你们一连逛了几天了有什么收获吗,谈谈感想如何?”
“大哥,收获当然有,而且还不少,但叫我谈感想还是算了。 ”
“你什么意思,什么叫还是算了。”
“你也知道我常年都在宫里面,只是在认识你以后才出宫几次,我能见到多少东西,我对这些都不懂自然不能乱说。还是叫老骆说说吧,他走的地方多。”崇祯说的很谦虚,但说的也是实话。
崇祯的话一出口立刻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尤其是孙承宗和毕自严两个人,他们没想到皇能这么说,看来皇是真的变了。以前那个一向自负,暴躁,听不得不同意见的皇不在了。而是变成了眼前这个谦虚,不轻易下结论,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学习的皇,这对大明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老骆,那你说说吧。”
“行,那我说说,这几天我跟皇走了好多的地方。”
我先说说这里的繁华,要是按程度来说这里不京城,更不南方那些大的州府,但这里百姓的生活水平却那里高的多,兜里的银子也多的多。
咱打个方。如说,南方的苏州,杭州,还有扬州,这3个地方是南方的代表。这3个地方的繁华程度是连京城都不,要说这3个地方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可要是和这里相,他们却空有其名。那些地方我也去过几次,那里确实很繁华,很热闹,可那里的百姓真过的好吗?我想未必吧。
那些繁华只是表面现象,对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繁华的有点畸形,有点虚幻,那些百姓根本享受不到繁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都说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天堂只是对于那些有钱人而言。反观这里,这里繁荣的更实在,更真实,这里的东西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一句话,那些地方是有钱人的天堂,这里是所有人的天堂。在这里只要你勤劳肯干能过好的生活,因为赚到的都是自己的。在别的地方绝对不是这样,有些地方算是把自己累的半死也不一定能吃饱,更别说吃的好了。因为他们的成果是某个人的,或是某个团体的。
咳,咳。孙承宗和毕自严同时咳嗽一声,他们在提醒骆养性,有些事你可以做但决不可以说。这个家伙可好,他不但说了,还说的这么露骨,算你跟皇是发小也得顾及一下皇的感受吧,那些毕竟是皇亲。
“孙老,毕老,你们不用咳嗽。这话我已经跟皇说过了,而且皇还叫我继续调查。”
“老师,毕老,你们放心我是不会怪老骆的。”
我是皇,可我也不是不辨是非,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不能因为他们是皇亲可以剥夺别人的财产,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更不能胡作非为。
大明的江山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暴元不顾百姓的死活,逼的百姓揭竿而起吗。要是百姓都是衣食无忧,谁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咱们现在是在分析问题,是在谈差距,是在谈感想。既然是谈感想,要敢说敢想没什么可顾虑的。
厉害呀,孙承宗和毕自严不禁在心对崇祯竖起大拇指。既然他能把现在和元末,是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是在丰收之年对百姓多收点也无所谓了,可在这年年天灾的时候还在肆意的盘剥可真是官逼民反了。
“老骆,你接着说。”崇祯并没有不高兴,相反的他还觉得骆养性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些话在朝堂之是绝对听不到的,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好,我接着要说的是这里的百姓。”
虽然我跟皇只在这里走了几天,可我去发现这里的百姓和关内的百姓有很大的不同。
我要说的是这里的百姓知道感恩,他们我见过所有地方的百姓都拥护朝廷,他们都自觉遵守朝廷的每一条法令,更遵守特区的每一条法令。
换句话说,他们相信衙门,相信朝廷能给他们带来安全,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他们也愿意为朝廷做事,我曾听他们偷偷的说在哪里发现了建奴的奸细,而且是不顾个人危险的跟踪他们。
还有,他们都非常尊重士兵,我说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不像别的地方,他们表面笑脸相迎,背后朝你吐口水。别说那些士兵,是在路口执勤的衙役都有百姓自发的给他们送茶水。这也是感恩的表现,感谢那些士兵为他们带来的安全,感谢那些衙役为良好的秩序付出的努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百姓的思想。都说百姓很愚昧,对于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是死守着不放,哪怕是错的他们也继续保持这种传统。可这里的百姓不是,只要他们发现是错的敢于推翻。不但敢于推翻,还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挑战。
“我说完了,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骆养性现在很谦虚,他也没办法不谦虚。这里面的人可都不是简单的主,一个是皇不必说了。那2位老大人的资历是自己的老爹在都不敢放肆,更别说自己了。剩下那位虽然自己小2岁,可他更不是简单的主。说句难听的话,要不是因为人家,大明现在什么样还不知道呢。现在人家又把这个边关之地治理成这样,他是从心里往外的佩服。
“老骆,没看出来呀,你这几天没白逛,观察的还挺细。”张雷是真心的夸他,他了解骆养性,别看他外表粗犷,有的时候自己还不着调,但办起事来心还真是很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不细心也干不来锦衣卫的活。
“嘿嘿,要不说我愿意和你待在一起呢,你是我的伯乐呀,你发现的都是我的长处。不像某位老大人,总是盯着我的短处不放,居然怀疑我会带皇去那种地方,我是那么不知道轻重的人吗。”
“臭小子,你不用拐着弯的骂我。”孙承宗笑骂着他。
“孙老,我可没说您啊,您千万别对号入座。”骆养性笑嘻嘻的说道。
“好了,既然老骆说了这么多,那我也说几句。是关于百姓思想的问题,要是说的不对希望你们不要见怪。”
纵观我们所有的历史,所有的王朝,都是采取家天下的模式,也是愚民的做法。我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这种做法是有利于统治他们,可却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遇到明主没什么问题,要是遇到个昏君难说了。要是百姓没有自己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蛊惑。他们为了一时之愤,或是为了一口饭吃会揭竿而起。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归于朝廷,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朝廷造成的。他们要一起推翻这个王朝,可他们没有想过,算他们推翻了又怎样,只不过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而已。
要是百姓愚昧过了头会是什么后果你们想过吗?他们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归属感,没有民主性,他们认为谁当家与他们无关,这是相当可怕的。
咱们在想想,要是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外敌的入侵。我们的百姓不帮助自己的军队抵御外敌,甚至还给外族军队带路帮忙。这是因为什么,军纪败坏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国家没有概念,他们觉得谁当家都一样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还不如帮忙捞点好处实在。
你们都说说,这是谁的责任,谁又能付得起这么大的责任。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张雷一想到清朝的无能恨的牙根痒痒,那些满清贵族能把百姓愚化到那种程度也是后无来者了。算是到了民国,这种被愚化的后遗症还很严重。那个时候要是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算是国家在落后日本也不敢蚂蚁吞大象。还不是因为自己人整天的窝里斗,给人家有了可乘之机。
“皇,我知道我说的这些你很难接受。可是我还得说,大明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下,它是天下人的天下。你可以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领导者,但不能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的拥有者,它不是你的私产。你千万不能那样想,更不能那样做。否者,你离失败也不远了。”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你这是为我好,也是在为整个民族考虑出路,更明白你的苦心。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在改革区域开办学校。”
张雷说这些是有目的的,他们一直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打仗还重要,他们都是来自于未来,知道知识的力量。一个民族要是没有知识,没有化,真的很难走出去。可光靠他们自己是不行的,要想大范围的推广还得靠皇才行。
“既然你知道思想的重要性,为什么只在改革区域内,而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哪有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阻力太大了,那些世家大族是不会同意的,这是在抢他们的饭碗。在除去这个原因,这里面的投入太大了。算我们的财力跟的,也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老师。”
“投入太大,找不到合格的老师。大哥,你要建什么样的学校?”
“孙老,要不我们带他们去张县长那看看怎么样?”
“好啊,正好我也想过去看看进度,看看他们完工了没有,这可是我们辽东的第一号工程,连我的水利都得排在他的后面。”
崇祯他们都觉得有些好笑,这爷俩说什么呢,居然还卖关子,还一号工程。可他们到地方的时候却笑不出来了,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大片楼群,可以说这是大明最豪华的建筑群了。在的眼里,算是紫禁城都非法,难怪张雷说投入太大。
“这是你们说的学校?”崇祯有些结巴。
“对呀,这是我们说的学校。”
可这规模也太大了点,这里足足有几百亩的地方。崇祯还是没有缓过劲来,他眼前的学校绝不是简单的小学,是跟后世的名牌大学也不逞多让。
知县张恒早已接到了通知,说总指挥要陪皇到学校来。他接到通知的时候非常激动,这可以说是他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触到皇,而且是由他像皇介绍他的工作,这要是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微臣见过皇,见过各位大人。”张恒只是作揖行礼并没有下跪。
“张县长,不要那些虚礼,我听兄长说这个工程是你负责的,你赶快给我讲解一下。”崇祯已经等不及了。
“皇,各位大人,里面请。”这所学校一共占地400亩,建筑有24栋楼,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教学楼有6栋,宿舍楼10栋,实验楼2栋,办公楼2栋,还有。。这里可以同时容纳一万名学生同时读。
崇祯他们边听边点头,尽管这里有很多东西他们听不懂,可并不妨碍他们感叹,当他们听说能同时容纳一万名学生的时候,都被惊得合不拢嘴。
一万人,这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万人同时学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光吃饭这一项是个大事。
“大哥,你真的要在这所学校里给所有的学生都免费?”崇祯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高耸的大楼,这明亮的窗户,还有这学校里的环境。哪一样都完败京城的国子监,更别说是那些各地的学府。可听他的意思,在这里学的都是小学生是启蒙用的。
“不完全是免费,我所说的免费是指书本费,学杂费。伙食费还是要收一点的,但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我是不会赚他们钱的。”
“张雷,你这里收外地的学生吗?要是收的话,我回家把那混小子给你弄过来。”骆养性听他介绍完赶紧说道。
“骆养性,没你这么占便宜的吗?”
“张雷,你收不收,你要是真收,我回去也把那几个小的给你送过来。”
“。。。。毕老,你还好意思说我。我送过来一个,你要送过来一堆,咱俩到底谁在占便宜。”
崇祯没有说话,他心里也在盘算着要不要把徽娖那个小丫头留在这学。一方面她跟张雷较亲,也有菲菲给她做伴。另一方面,这里的条件确实没的说。不说别的,光把这些玻璃拆下来能卖不少钱。再有一个,他了解张雷他们的能力,以他们的本事请来的老师绝对没的说。在这里也许学不到之乎者也,但一定能学到真东西。
“大哥,你看。。”
“你不是想把徽娖也留在这吧。这里有菲菲一个够我呛了,这两个小家伙要是在一起还不得翻天?”
“有你说的那么吓人吗,你还怕她们两个?”
“你自己的女儿什么样你不知道吗?这世界还真没有我怕的人,连皇太极我都没放在眼里。可我怕她们,她们两个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都嫌事小,不怕事大。她们要是不在一起我还能勉强对付,要是在一起绝对能整死我。”
“别整那些没用的,你说收不收吧。你要是不收,我叫你妹子跟你说。”崇祯也不废话。
“收,不过先说好,你们谁把孩子送来都行。不过有一样,谁也不许带丫鬟仆人,我这里可是封闭教学,要从小锻炼他们自理的能力,你们也不能例外。”
“行啊,这没问题。我们也不想叫他们娇生惯养,这样更随了我们的心了。”
“还有啊,他们要是谁受伤了,你们可别心疼,也不能埋怨我。”
“你什么意思,他们要是不听话你还想揍他们啊。”3个人一起齐刷刷的看向他。
“你们瞎想什么呢,我说的是那里。”你们看到那片单独的操场和那面小山没有,那是给学生体育课用的。我这里不但要教他们知识,还要叫他们强身健体。我不但要叫他们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教他们骑马射箭。要是他们胆子够大,算是点几发大炮也不是不可能滴。
“。。。。。。。。你这是要干嘛,为啥要教他们这些?”
“这很难理解吗,我可不想叫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我这里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对得起我的学校。你们想清楚啊,要是心疼还来得及。”
“行。”这3个人咬咬牙同意了。要真像他说的那样当然是好事,要是身体病怏怏的算有在多的学问又能怎么样。
“那你现在说说,你们这里的主打课程是什么?”
“这里的主要课程有很多,也有很多专业课程。当然了,这也得是他们长大以后的事了,但数学和地里是平时的重要课程。”
“为什么是数学和地理”?那3个人好的看着他,你不教四书五经也算了,怎么把平时不怎么用的算术和地理作为主要课程。
我现在说你们可能还不理解,但以后你们会明白的。数学是科学之母,以后所有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所以,要从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至于地理更简单了,要是不教他们地理,他们怎么知道世界有多大,怎么知道海外是什么样,怎么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知道那里的矿产分部。既然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走出去,他们不走出去,怎么看外面的世界。
“你想叫他们打出去直说,还非得说的那么含蓄。”
“嘿嘿,知己呀。”咱们华夏大地虽然地大物博,可也有我们稀缺的资源。而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我们要是不打出去成别人的了。将来他们是我们的继承人,等我们打不动的时候他们去接着打,一定要把那些白皮猪打回原型。
“大哥,打不打的先不说。你能先跟我说下这面旗吗,我这几天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这面旗,连军营都是这样的旗,它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怎么,你去军营了?”
“我到想去,可他们不让我们进去。”
“那你怎么不叫老骆亮牌子啊,他最爱干这事,实在不行说你是皇,反正你也是货真价实的皇。”
“。。。。你可真能扯,快点跟我说说这面旗。”崇祯有些急了。
“那你先仔细看看它,然后我在告诉你。”
崇祯把头转过去,仔细的观察着红旗。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了吗?”
“嗯,外面的四颗五角星的心正对这间的那颗大五角星。”
“对,你观察的很仔细,确实是这样。这面旗叫五星红旗,你也可以叫他国旗。”
“国旗?”
“对,国旗。你看,那颗大的五角星,她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大明。边那四颗小的代表四方百姓,而她们的心都对准那颗大的,这代表四方百姓万众一心,心向大明。”
“那为什么这面旗的底色是红色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崇祯接着问道。
“那是因为这面旗是用无数的鲜血染成的,正是因为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安定,也正是因为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富强。”张雷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刚入伍对着国旗宣誓的时候。
“好,说的好。我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我们大明的国旗。”
本书来自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大哥,收获当然有,而且还不少,但叫我谈感想还是算了。 ”
“你什么意思,什么叫还是算了。”
“你也知道我常年都在宫里面,只是在认识你以后才出宫几次,我能见到多少东西,我对这些都不懂自然不能乱说。还是叫老骆说说吧,他走的地方多。”崇祯说的很谦虚,但说的也是实话。
崇祯的话一出口立刻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尤其是孙承宗和毕自严两个人,他们没想到皇能这么说,看来皇是真的变了。以前那个一向自负,暴躁,听不得不同意见的皇不在了。而是变成了眼前这个谦虚,不轻易下结论,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学习的皇,这对大明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老骆,那你说说吧。”
“行,那我说说,这几天我跟皇走了好多的地方。”
我先说说这里的繁华,要是按程度来说这里不京城,更不南方那些大的州府,但这里百姓的生活水平却那里高的多,兜里的银子也多的多。
咱打个方。如说,南方的苏州,杭州,还有扬州,这3个地方是南方的代表。这3个地方的繁华程度是连京城都不,要说这3个地方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可要是和这里相,他们却空有其名。那些地方我也去过几次,那里确实很繁华,很热闹,可那里的百姓真过的好吗?我想未必吧。
那些繁华只是表面现象,对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繁华的有点畸形,有点虚幻,那些百姓根本享受不到繁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都说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天堂只是对于那些有钱人而言。反观这里,这里繁荣的更实在,更真实,这里的东西对于百姓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
总之一句话,那些地方是有钱人的天堂,这里是所有人的天堂。在这里只要你勤劳肯干能过好的生活,因为赚到的都是自己的。在别的地方绝对不是这样,有些地方算是把自己累的半死也不一定能吃饱,更别说吃的好了。因为他们的成果是某个人的,或是某个团体的。
咳,咳。孙承宗和毕自严同时咳嗽一声,他们在提醒骆养性,有些事你可以做但决不可以说。这个家伙可好,他不但说了,还说的这么露骨,算你跟皇是发小也得顾及一下皇的感受吧,那些毕竟是皇亲。
“孙老,毕老,你们不用咳嗽。这话我已经跟皇说过了,而且皇还叫我继续调查。”
“老师,毕老,你们放心我是不会怪老骆的。”
我是皇,可我也不是不辨是非,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不能因为他们是皇亲可以剥夺别人的财产,剥夺别人的劳动成果,更不能胡作非为。
大明的江山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暴元不顾百姓的死活,逼的百姓揭竿而起吗。要是百姓都是衣食无忧,谁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咱们现在是在分析问题,是在谈差距,是在谈感想。既然是谈感想,要敢说敢想没什么可顾虑的。
厉害呀,孙承宗和毕自严不禁在心对崇祯竖起大拇指。既然他能把现在和元末,是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是在丰收之年对百姓多收点也无所谓了,可在这年年天灾的时候还在肆意的盘剥可真是官逼民反了。
“老骆,你接着说。”崇祯并没有不高兴,相反的他还觉得骆养性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些话在朝堂之是绝对听不到的,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好,我接着要说的是这里的百姓。”
虽然我跟皇只在这里走了几天,可我去发现这里的百姓和关内的百姓有很大的不同。
我要说的是这里的百姓知道感恩,他们我见过所有地方的百姓都拥护朝廷,他们都自觉遵守朝廷的每一条法令,更遵守特区的每一条法令。
换句话说,他们相信衙门,相信朝廷能给他们带来安全,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他们也愿意为朝廷做事,我曾听他们偷偷的说在哪里发现了建奴的奸细,而且是不顾个人危险的跟踪他们。
还有,他们都非常尊重士兵,我说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不像别的地方,他们表面笑脸相迎,背后朝你吐口水。别说那些士兵,是在路口执勤的衙役都有百姓自发的给他们送茶水。这也是感恩的表现,感谢那些士兵为他们带来的安全,感谢那些衙役为良好的秩序付出的努力。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里百姓的思想。都说百姓很愚昧,对于一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是死守着不放,哪怕是错的他们也继续保持这种传统。可这里的百姓不是,只要他们发现是错的敢于推翻。不但敢于推翻,还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敢于去尝试,敢于去挑战。
“我说完了,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骆养性现在很谦虚,他也没办法不谦虚。这里面的人可都不是简单的主,一个是皇不必说了。那2位老大人的资历是自己的老爹在都不敢放肆,更别说自己了。剩下那位虽然自己小2岁,可他更不是简单的主。说句难听的话,要不是因为人家,大明现在什么样还不知道呢。现在人家又把这个边关之地治理成这样,他是从心里往外的佩服。
“老骆,没看出来呀,你这几天没白逛,观察的还挺细。”张雷是真心的夸他,他了解骆养性,别看他外表粗犷,有的时候自己还不着调,但办起事来心还真是很细。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不细心也干不来锦衣卫的活。
“嘿嘿,要不说我愿意和你待在一起呢,你是我的伯乐呀,你发现的都是我的长处。不像某位老大人,总是盯着我的短处不放,居然怀疑我会带皇去那种地方,我是那么不知道轻重的人吗。”
“臭小子,你不用拐着弯的骂我。”孙承宗笑骂着他。
“孙老,我可没说您啊,您千万别对号入座。”骆养性笑嘻嘻的说道。
“好了,既然老骆说了这么多,那我也说几句。是关于百姓思想的问题,要是说的不对希望你们不要见怪。”
纵观我们所有的历史,所有的王朝,都是采取家天下的模式,也是愚民的做法。我觉得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取,这种做法是有利于统治他们,可却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遇到明主没什么问题,要是遇到个昏君难说了。要是百姓没有自己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蛊惑。他们为了一时之愤,或是为了一口饭吃会揭竿而起。把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归于朝廷,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朝廷造成的。他们要一起推翻这个王朝,可他们没有想过,算他们推翻了又怎样,只不过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而已。
要是百姓愚昧过了头会是什么后果你们想过吗?他们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归属感,没有民主性,他们认为谁当家与他们无关,这是相当可怕的。
咱们在想想,要是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外敌的入侵。我们的百姓不帮助自己的军队抵御外敌,甚至还给外族军队带路帮忙。这是因为什么,军纪败坏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国家没有概念,他们觉得谁当家都一样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还不如帮忙捞点好处实在。
你们都说说,这是谁的责任,谁又能付得起这么大的责任。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张雷一想到清朝的无能恨的牙根痒痒,那些满清贵族能把百姓愚化到那种程度也是后无来者了。算是到了民国,这种被愚化的后遗症还很严重。那个时候要是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算是国家在落后日本也不敢蚂蚁吞大象。还不是因为自己人整天的窝里斗,给人家有了可乘之机。
“皇,我知道我说的这些你很难接受。可是我还得说,大明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下,它是天下人的天下。你可以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领导者,但不能把自己看作是这个国家的拥有者,它不是你的私产。你千万不能那样想,更不能那样做。否者,你离失败也不远了。”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你这是为我好,也是在为整个民族考虑出路,更明白你的苦心。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在改革区域开办学校。”
张雷说这些是有目的的,他们一直把教育放在第一位。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打仗还重要,他们都是来自于未来,知道知识的力量。一个民族要是没有知识,没有化,真的很难走出去。可光靠他们自己是不行的,要想大范围的推广还得靠皇才行。
“既然你知道思想的重要性,为什么只在改革区域内,而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哪有那么简单,这里面的阻力太大了,那些世家大族是不会同意的,这是在抢他们的饭碗。在除去这个原因,这里面的投入太大了。算我们的财力跟的,也找不到那么多合格的老师。”
“投入太大,找不到合格的老师。大哥,你要建什么样的学校?”
“孙老,要不我们带他们去张县长那看看怎么样?”
“好啊,正好我也想过去看看进度,看看他们完工了没有,这可是我们辽东的第一号工程,连我的水利都得排在他的后面。”
崇祯他们都觉得有些好笑,这爷俩说什么呢,居然还卖关子,还一号工程。可他们到地方的时候却笑不出来了,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大片楼群,可以说这是大明最豪华的建筑群了。在的眼里,算是紫禁城都非法,难怪张雷说投入太大。
“这是你们说的学校?”崇祯有些结巴。
“对呀,这是我们说的学校。”
可这规模也太大了点,这里足足有几百亩的地方。崇祯还是没有缓过劲来,他眼前的学校绝不是简单的小学,是跟后世的名牌大学也不逞多让。
知县张恒早已接到了通知,说总指挥要陪皇到学校来。他接到通知的时候非常激动,这可以说是他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触到皇,而且是由他像皇介绍他的工作,这要是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微臣见过皇,见过各位大人。”张恒只是作揖行礼并没有下跪。
“张县长,不要那些虚礼,我听兄长说这个工程是你负责的,你赶快给我讲解一下。”崇祯已经等不及了。
“皇,各位大人,里面请。”这所学校一共占地400亩,建筑有24栋楼,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教学楼有6栋,宿舍楼10栋,实验楼2栋,办公楼2栋,还有。。这里可以同时容纳一万名学生同时读。
崇祯他们边听边点头,尽管这里有很多东西他们听不懂,可并不妨碍他们感叹,当他们听说能同时容纳一万名学生的时候,都被惊得合不拢嘴。
一万人,这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万人同时学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光吃饭这一项是个大事。
“大哥,你真的要在这所学校里给所有的学生都免费?”崇祯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高耸的大楼,这明亮的窗户,还有这学校里的环境。哪一样都完败京城的国子监,更别说是那些各地的学府。可听他的意思,在这里学的都是小学生是启蒙用的。
“不完全是免费,我所说的免费是指书本费,学杂费。伙食费还是要收一点的,但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我是不会赚他们钱的。”
“张雷,你这里收外地的学生吗?要是收的话,我回家把那混小子给你弄过来。”骆养性听他介绍完赶紧说道。
“骆养性,没你这么占便宜的吗?”
“张雷,你收不收,你要是真收,我回去也把那几个小的给你送过来。”
“。。。。毕老,你还好意思说我。我送过来一个,你要送过来一堆,咱俩到底谁在占便宜。”
崇祯没有说话,他心里也在盘算着要不要把徽娖那个小丫头留在这学。一方面她跟张雷较亲,也有菲菲给她做伴。另一方面,这里的条件确实没的说。不说别的,光把这些玻璃拆下来能卖不少钱。再有一个,他了解张雷他们的能力,以他们的本事请来的老师绝对没的说。在这里也许学不到之乎者也,但一定能学到真东西。
“大哥,你看。。”
“你不是想把徽娖也留在这吧。这里有菲菲一个够我呛了,这两个小家伙要是在一起还不得翻天?”
“有你说的那么吓人吗,你还怕她们两个?”
“你自己的女儿什么样你不知道吗?这世界还真没有我怕的人,连皇太极我都没放在眼里。可我怕她们,她们两个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都嫌事小,不怕事大。她们要是不在一起我还能勉强对付,要是在一起绝对能整死我。”
“别整那些没用的,你说收不收吧。你要是不收,我叫你妹子跟你说。”崇祯也不废话。
“收,不过先说好,你们谁把孩子送来都行。不过有一样,谁也不许带丫鬟仆人,我这里可是封闭教学,要从小锻炼他们自理的能力,你们也不能例外。”
“行啊,这没问题。我们也不想叫他们娇生惯养,这样更随了我们的心了。”
“还有啊,他们要是谁受伤了,你们可别心疼,也不能埋怨我。”
“你什么意思,他们要是不听话你还想揍他们啊。”3个人一起齐刷刷的看向他。
“你们瞎想什么呢,我说的是那里。”你们看到那片单独的操场和那面小山没有,那是给学生体育课用的。我这里不但要教他们知识,还要叫他们强身健体。我不但要叫他们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教他们骑马射箭。要是他们胆子够大,算是点几发大炮也不是不可能滴。
“。。。。。。。。你这是要干嘛,为啥要教他们这些?”
“这很难理解吗,我可不想叫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我这里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对得起我的学校。你们想清楚啊,要是心疼还来得及。”
“行。”这3个人咬咬牙同意了。要真像他说的那样当然是好事,要是身体病怏怏的算有在多的学问又能怎么样。
“那你现在说说,你们这里的主打课程是什么?”
“这里的主要课程有很多,也有很多专业课程。当然了,这也得是他们长大以后的事了,但数学和地里是平时的重要课程。”
“为什么是数学和地理”?那3个人好的看着他,你不教四书五经也算了,怎么把平时不怎么用的算术和地理作为主要课程。
我现在说你们可能还不理解,但以后你们会明白的。数学是科学之母,以后所有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所以,要从小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至于地理更简单了,要是不教他们地理,他们怎么知道世界有多大,怎么知道海外是什么样,怎么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怎么知道那里的矿产分部。既然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走出去,他们不走出去,怎么看外面的世界。
“你想叫他们打出去直说,还非得说的那么含蓄。”
“嘿嘿,知己呀。”咱们华夏大地虽然地大物博,可也有我们稀缺的资源。而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我们要是不打出去成别人的了。将来他们是我们的继承人,等我们打不动的时候他们去接着打,一定要把那些白皮猪打回原型。
“大哥,打不打的先不说。你能先跟我说下这面旗吗,我这几天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这面旗,连军营都是这样的旗,它具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怎么,你去军营了?”
“我到想去,可他们不让我们进去。”
“那你怎么不叫老骆亮牌子啊,他最爱干这事,实在不行说你是皇,反正你也是货真价实的皇。”
“。。。。你可真能扯,快点跟我说说这面旗。”崇祯有些急了。
“那你先仔细看看它,然后我在告诉你。”
崇祯把头转过去,仔细的观察着红旗。
“怎么样,看出什么来了吗?”
“嗯,外面的四颗五角星的心正对这间的那颗大五角星。”
“对,你观察的很仔细,确实是这样。这面旗叫五星红旗,你也可以叫他国旗。”
“国旗?”
“对,国旗。你看,那颗大的五角星,她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大明。边那四颗小的代表四方百姓,而她们的心都对准那颗大的,这代表四方百姓万众一心,心向大明。”
“那为什么这面旗的底色是红色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崇祯接着问道。
“那是因为这面旗是用无数的鲜血染成的,正是因为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安定,也正是因为无数先烈的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富强。”张雷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刚入伍对着国旗宣誓的时候。
“好,说的好。我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我们大明的国旗。”
本书来自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