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规模瓶颈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经过工贸公司对针织公司大刀阔斧地改革,企业的吃饭问题解决了,集团公司也成立了,但是,企业的产品销售规模始终无法进一步放大,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也就无法取得规模效益。正当史国雨一筹莫展的时候,姜国正联系上了一位管理学教授崔建国,并把崔建国请到史国雨的办公室里来现场指导。
“久仰!久仰!崔教授好!崔教授好!我们姜书记自从听了你的课后,多次向我们班子介绍你——理工大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喝了多年的洋墨水,是学贯中西的管理大师。我们是迫不及待地盼着你来给我们指导工作啊!”史国雨紧紧地抓住崔建国的手不放。
“不客气,史总,真的不用客气!姜书记也是我的好朋友,姜书记的国画和书法造诣很深,我还准备找姜书记讨要几幅字画呢。”
“那是,那是。姜书记现在可是我们集团的一张名片哟。”史国雨做了一个请坐的动作,大家分别坐到了沙发上。
“崔教授,你见笑了。我那纯粹是个业余爱好,打发打发时间的。下面,我们谈正事吧。史总把我们公司的主要情况给崔教授介绍介绍。”
“好的。崔教授,我们集团起步于八十年代末,是当时主管局为抓外向型经济而成立的,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型公司。当时的外贸业务主要是全市纺织系统内的羊毛、棉纱、染化料等原材料的进口业务,这部分业务可以说是计划在手,赚钱不愁。同时,我们也搞一部分的面料出口业务、服装来料加工、成衣订单等业务,而内销部分的业务则是既有简单的买进卖出业务,比如棉纱、服装面料等等,也有加工后的服装、面料、装饰布等等。自从最早的贸易公司成立后,企业经营不错,利润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八十年代后期整个纺织系统的企业效益滑坡,开始出现了亏损企业。最先出现严重亏损的是八十年代初从凤凰山铁矿转产纺织行业的凤凰山针织厂,企业没有什么业务,很快就出现了职工发不出工资的情况,当时影响很大,市高官亲自过问,要求局里必须解决企业无米下锅的问题。最后,局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贸易公司,要求我们以贸带工,以贸促工,借助贸易的优势解决工厂的业务订单,把生产抓起来,力求尽快扭亏为盈。作为支持,也是方便协调工作,市里给我提了个副局长,但工作的担子却是更重了。结果呢,我们上山后,两级班子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也没有星期天的概念,奋战了一年,我们如期实现了扭亏为盈,当时的报纸也大力宣传了一阵子,也算是给我们工业战线的企业鼓鼓劲。”
“史总,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你们首战告捷的报道,因为之前我在一份内部资料上看过凤凰山针织厂严重亏损、在岗职工拿不到工资、退休职工拿不到退休金、全厂职工报销不了医药费、企业已经出现了严重不稳定的情况。一千多人的企业能生存下来,靠得是真金白银,你们能仅仅依靠自己,用一年的时间解决掉亏损问题,真是不简单啊!别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你们却是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说实话,崔教授,我们当时也是别无选择,只能是背水一战了。本来嘛,解决了凤凰山针织厂的问题,我们当时认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哪里知道,局里鞭打快牛,一下子又排出了十家企业的名单准备要我们继续托管。就这样,我们班子又被架上了快马,不快也得快,已经身不由己了。我们班子对这十家企业先后进行了调研,其中只有一家企业有较好的产品,四家企业半停产,另外五家企业已经关门打烊了。我们班子研究来研究去,最后认为,还是一定要把有较好产品的那家企业先抓起来,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分兵突围,先杀出一条生路。”崔建国点了点头。
“是的。这家有较好产品的企业就是生产gnb牌子棉毛内衣的工厂,工厂有一千二百来号职工,可以年生产两百万件左右的棉毛内衣,同时,还可以年生产五十万米的经编面料。计划经济年代,一方面为省外贸、市外贸生产出口的棉毛内衣,另一方面也生产内销的gnb牌子棉毛内衣,每年可以产销五十万件,最辉煌的时候,一年能有一千多万元的利润,但大都上交财政了,企业没有什么积累。我们接手后,形势更加严竣,先是市外贸的订单没了,接着是省外贸的订单大幅下降,尽管我们多方面地做工作,但是国有企业的外贸订单越来越少了。市场逼迫我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内销产品上,企业的设备、技术、工人能保证产品的生产,但要把产品卖出去,却成了我们无法跨过去的坎,企业的销售规模始终是原地踏步踏。我们也不能像有的企业,只要每年开个订货会就解决问题了。这不,我们只好来麻烦崔教授给我们指点迷津,帮助我们理一理思路,帮助我们在市场上闯出一条路来。”
“崔教授,我们真的是迫切需要你来指点迷津,帮我们尽快找到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之路。”姜国正补充道。
“两位领导,我一定尽力,一方面我个人对gnb牌子的棉毛内衣非常熟悉,也非常有感情,我是穿gnb牌子的棉毛内衣长大的。另一方面,和你们一道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也非常高兴来做这件事情。”崔教授搓搓了手,“记得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像彩电、冰箱之类的耐用消费品,都是老百姓抢购的对象,其僵化的价格管理体系造成了分配的不公,倒买倒卖之风盛行,老百姓多花了冤枉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而企业却挣不到钱,真正发财的是那些倒爷。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挣不到什么钱,好不容易挣了点钱,还要上交利税,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积累。我是非常理解你们现在的困难。”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久仰!久仰!崔教授好!崔教授好!我们姜书记自从听了你的课后,多次向我们班子介绍你——理工大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喝了多年的洋墨水,是学贯中西的管理大师。我们是迫不及待地盼着你来给我们指导工作啊!”史国雨紧紧地抓住崔建国的手不放。
“不客气,史总,真的不用客气!姜书记也是我的好朋友,姜书记的国画和书法造诣很深,我还准备找姜书记讨要几幅字画呢。”
“那是,那是。姜书记现在可是我们集团的一张名片哟。”史国雨做了一个请坐的动作,大家分别坐到了沙发上。
“崔教授,你见笑了。我那纯粹是个业余爱好,打发打发时间的。下面,我们谈正事吧。史总把我们公司的主要情况给崔教授介绍介绍。”
“好的。崔教授,我们集团起步于八十年代末,是当时主管局为抓外向型经济而成立的,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贸易型公司。当时的外贸业务主要是全市纺织系统内的羊毛、棉纱、染化料等原材料的进口业务,这部分业务可以说是计划在手,赚钱不愁。同时,我们也搞一部分的面料出口业务、服装来料加工、成衣订单等业务,而内销部分的业务则是既有简单的买进卖出业务,比如棉纱、服装面料等等,也有加工后的服装、面料、装饰布等等。自从最早的贸易公司成立后,企业经营不错,利润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由于八十年代后期整个纺织系统的企业效益滑坡,开始出现了亏损企业。最先出现严重亏损的是八十年代初从凤凰山铁矿转产纺织行业的凤凰山针织厂,企业没有什么业务,很快就出现了职工发不出工资的情况,当时影响很大,市高官亲自过问,要求局里必须解决企业无米下锅的问题。最后,局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贸易公司,要求我们以贸带工,以贸促工,借助贸易的优势解决工厂的业务订单,把生产抓起来,力求尽快扭亏为盈。作为支持,也是方便协调工作,市里给我提了个副局长,但工作的担子却是更重了。结果呢,我们上山后,两级班子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也没有星期天的概念,奋战了一年,我们如期实现了扭亏为盈,当时的报纸也大力宣传了一阵子,也算是给我们工业战线的企业鼓鼓劲。”
“史总,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你们首战告捷的报道,因为之前我在一份内部资料上看过凤凰山针织厂严重亏损、在岗职工拿不到工资、退休职工拿不到退休金、全厂职工报销不了医药费、企业已经出现了严重不稳定的情况。一千多人的企业能生存下来,靠得是真金白银,你们能仅仅依靠自己,用一年的时间解决掉亏损问题,真是不简单啊!别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你们却是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说实话,崔教授,我们当时也是别无选择,只能是背水一战了。本来嘛,解决了凤凰山针织厂的问题,我们当时认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哪里知道,局里鞭打快牛,一下子又排出了十家企业的名单准备要我们继续托管。就这样,我们班子又被架上了快马,不快也得快,已经身不由己了。我们班子对这十家企业先后进行了调研,其中只有一家企业有较好的产品,四家企业半停产,另外五家企业已经关门打烊了。我们班子研究来研究去,最后认为,还是一定要把有较好产品的那家企业先抓起来,才有可能找到出路。”
“分兵突围,先杀出一条生路。”崔建国点了点头。
“是的。这家有较好产品的企业就是生产gnb牌子棉毛内衣的工厂,工厂有一千二百来号职工,可以年生产两百万件左右的棉毛内衣,同时,还可以年生产五十万米的经编面料。计划经济年代,一方面为省外贸、市外贸生产出口的棉毛内衣,另一方面也生产内销的gnb牌子棉毛内衣,每年可以产销五十万件,最辉煌的时候,一年能有一千多万元的利润,但大都上交财政了,企业没有什么积累。我们接手后,形势更加严竣,先是市外贸的订单没了,接着是省外贸的订单大幅下降,尽管我们多方面地做工作,但是国有企业的外贸订单越来越少了。市场逼迫我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内销产品上,企业的设备、技术、工人能保证产品的生产,但要把产品卖出去,却成了我们无法跨过去的坎,企业的销售规模始终是原地踏步踏。我们也不能像有的企业,只要每年开个订货会就解决问题了。这不,我们只好来麻烦崔教授给我们指点迷津,帮助我们理一理思路,帮助我们在市场上闯出一条路来。”
“崔教授,我们真的是迫切需要你来指点迷津,帮我们尽快找到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之路。”姜国正补充道。
“两位领导,我一定尽力,一方面我个人对gnb牌子的棉毛内衣非常熟悉,也非常有感情,我是穿gnb牌子的棉毛内衣长大的。另一方面,和你们一道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也非常高兴来做这件事情。”崔教授搓搓了手,“记得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像彩电、冰箱之类的耐用消费品,都是老百姓抢购的对象,其僵化的价格管理体系造成了分配的不公,倒买倒卖之风盛行,老百姓多花了冤枉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而企业却挣不到钱,真正发财的是那些倒爷。在这种条件下,企业挣不到什么钱,好不容易挣了点钱,还要上交利税,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积累。我是非常理解你们现在的困难。”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