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梦魇重现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小主您这是……唉,小主怕是晚上又犯了胸闷的毛病才会做这样的梦吧,小主放心,米蓉是您的贴身侍女,怎么敢对别的小尽忠,您还是躺下再好生休息一下,我让人把煎好的汤药端进来,小主喝一些吧。”
“嗯。”
苏然揉着眼睛,泪珠还挂在脸上,米蓉看了心疼的不行,赶紧让人去厨房熬上一锅糯口的米粥,备着等苏然起床吃。
自己则出门去把命人煎好的药倒在瓷碗里,稳稳的端了进来,看着苏然喝下大半,才算安心。
“小主,你好生躺着,待会儿厨房熬好了米粥,奴婢再来叫您起床。”
苏然一早上喝了大半碗苦口的药汤,此时心里更是烦闷,拉着米蓉的衣袖不许她走。
“姑姑陪我呆在房间里吧,我害怕。”
“小主不怕,可是那梦魇可怕?梦都是假的,更何况那梦中之梦,更是无稽之谈,小主洪福齐天,不用害怕那些毫无根据的怪梦的。”
苏然枕在米蓉的怀里,看着破了一角的纸窗户,喃喃的说:“那梦,可真可怕呀。”
苏然躺在那儿想着,自己上一次似乎也做了同样的梦,也是在苏芒姐姐走后,还真是奇怪,这梦怎会如此可怕,又缠着自己不放呢?
想着想着,苏然觉得胸口憋闷,喝下几口汤药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米蓉守在她身边,久久不愿离去。
这边慕容家三姐妹的小心思不断,重获圣宠的大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边皇帝日夜操心的国事也是愈发繁重。
? 朝堂之上,北方战事情况紧急,蛮夷已经入侵到北方腹地,文武大臣束手无策,夏候千域几乎要在大殿之上掀翻了面前的桌子。
“臣觐见!”
兵部侍郎赵宏博上前。
夏候千域坐在居高临下的龙椅之上,心气烦闷。
“讲!”
“据臣所知,那北方蛮夷每年这个时节都会攻打关内,只因他们的家乡天气寒冷,游牧民族冬天难捱,他们不得已才会来关内抢夺粮食,以备冬天过活,而北方的领地才刚刚归顺青铭国不久,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怕北方刚收复的城池不保,那里的百姓和官员必然会对我青铭国失望,认为归顺我青铭国,每年上贡奇珍异宝,金银美女,还不如自己抵抗外敌来的可靠,而北方蛮夷更是会耻笑我青铭国软弱,保护不了归顺自己的子民,如此一来,只怕我青铭国在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威望也会降低,实在有损国威啊。”
?? ? 夏候千域认为赵宏博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问他,“那么依照赵侍郎所言,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北方战事?”
“依臣看来,应当倾举国之力,全力抗击北方倭寇,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让他们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再犯!”
“臣反对。”
温和站出来,反对赵宏博的看法。
“温大将军有何看法。”
夏候千域坐于高堂之上,侧耳倾听着满朝文武的看法,心中自有一番琢磨。
“恕臣直言,北方蛮夷乃虎狼之师,骁勇善战,下至五岁孩童,上至七旬老者,皆可骑马举刀,可谓全民皆兵,而我国裁刚刚统一关内,几年之前的几场大仗留下的伤痕还未痊愈,兵马粮草不十分充足,加上南方去年旱灾,今年洪涝,民不聊生,已经挑起了诸多事端,因此依臣看来,这个时候并非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
“臣附议。”
户部侍郎举牌赞同大将军温和的看法。
“臣附议。”
吏部尚书也赞同温和的看法。
“皇上臣还有话要说。”
“赵侍郎请讲。”
“启禀皇上,我青铭国乃中原第一大国,一统关内,地大物博,这几年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如果面对一个小小的北方蛮夷的挑衅尚且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那将来岂不是随便一个弹丸之国都要来我关内分上一杯羹?”
“赵侍郎此言差矣,皇上,我青铭国虽国力昌盛,可毕竟地广人稀,北方人口本就不多,加之以老弱为主,如果开战,恐怕兵力不足,很容易被敌军反扑,到时候都城距离北方要塞只有五城之隔,一旦北方蛮夷长驱直入,而我方准备不足,都城沦陷,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温大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就看着北方子民被蛮夷欺辱,坐视不理?只躲在这都城偏安一隅,享受这虚假到繁荣吗?”
“赵侍郎何出此言?”
“哼,温大将军功成名就,早已高挂免战牌,一旦开战只怕又是要身先士卒,领兵上阵,温将军怕是年事已高,不想出战吧。”
“赵侍郎,你胆敢在朝堂之上,圣上面前信口开河,简直一派胡言!我温和为国效力,戎马一生,何时有过半句怨言,一次退缩,更何况我温家世代忠良,不像某些臣子,敌我不明。”
“温和你……不要欺人太甚,我赵氏祖父虽为西域人,可对青铭国忠心耿耿,我父亲和两位兄长更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说到为国尽忠,我赵氏满门绝不比在场的任何一位臣子差!”
?? ? ? “哼,我看未必吧,据我所知,赵侍郎的妹妹去年不是跟着一个东域胡人私相授受,不见踪影了吗,如此看来,你赵府藏没藏着他国细作也未可知啊。”?
? ? ?? “温和,你血口喷人!”
“清者自清,赵侍郎怕是做贼心虚了吧。”
“你……皇上!温大将军出言不逊,臣一家满门忠烈,对圣上绝无二心,愿以死明志!”
“行了,都少说两句,这是在上朝,不是在菜场讨价,还真拿自己当市场上的老妪了?平时叫你们建言献策的时候都是闷葫芦,现在吵起嘴来了倒都是好口才嘛,啊!”
“臣不敢!”
“臣知罪!”
“不敢还不给我退下,知罪还不闭嘴!真想让本王治你们个欺君之罪吗,啊?”
?“卑职不敢!”
满朝文武见皇上发怒,齐齐下跪,刚才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的温和与赵宏博也自知失言,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简直岂有此理!退朝!”
“退朝!”
皇帝下了朝,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养心殿,成堆的折子等着他批阅,南方水灾的奏章像潮水一般的每天大批大批的涌来,夏候千域看了头痛心更痛。
普天下的黎明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作为青铭国的皇帝,爱民如子,他又怎么忍心看着百姓受苦。
南方水灾,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北方的倭寇之乱更是让许多平民无辜受难,夏候千域心中郁结,晚饭也吃不下几口。
看着原本堆积如山的折子被自己一本一本的看完,再一本一本的批阅,天色渐暗,又是一个折子陪着自己度过的夜晚。
“皇上,皇上,您醒醒,别在这儿睡着了,回头感染了风寒。”
随从叫醒趴在桌子上睡着的夏候千域,唉,这已经是自己不知道第多少次在折子堆里被随从叫醒了。
“皇上,奴才还是伺候您回宫去歇息吧,这折子啊批不完,办法总是人想的,您出去走一走,透透气儿,让宫里的娘娘陪着您聊聊天儿,您放松一些心情,说不准这办法就有了呢,您是真龙天子,哪有您解决不了的事情,这天下的百姓还都指望着您呐,您要是累坏了身体,那奴才就是死上个一百回那也抵不了自己的罪过啊。”
夏候千域睡得脖子酸痛,想想自己也真是有好些日子没去后宫,别的倒都还好,皇后好久不见,还真是想念。
“也好,走,咱去皇后宫里瞧瞧去。”
“好嘞,皇上起驾!”
从养心殿到皇后的宫中轿子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温如瓷正坐在书房教导太子的功课,听见外面的人通报皇上驾到,温如瓷还以为是自己听差了耳朵,可马上晓卓就跑了进来,兴高采烈的说:“娘娘,娘娘,您快准备准备,皇上皇上来了。”
“噢,父皇来了,父皇终于来看我了!”
太子爷高兴的把手里毛笔一扔,拍着手掌跳着笑着欢呼。
温如瓷心下一片温暖,也有几分怨气,想着“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夏候千域下了轿撵,脚步匆匆,后面的随从都有些跟不上。
“皇上您慢些走,当心摔着。”
“如儿,我来看你了,别离!”
毕竟是皇帝独子,这太子爷的地位那是无人能比,尽管这一段时间也经历了一些事情,不过夏候千域坚信,他和温如瓷之间的感情依旧坚贞。
“臣妾拜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平身,快让父皇看看,我们太子爷长高长大了没有啊?”
别离看见父皇高兴的蹦到父皇怀里去,夏候千域把小儿子搂在怀里,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好孩子,有没有乖乖听你母后的话,跟着师傅好好读书习武?”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敢偷懒。”
“好,好孩子,是我夏候家的好儿郎!改天父皇带着你去山上捕猎,看看你的箭术如何,怎么样?”
“好诶好诶,母后,父皇答应了我要带我去捕猎!”
“听到了,母后都听到了,那别离要更努力的练习射箭,到时候一展身手哦。”
“嗯,别离一定勤加练习,绝不让父皇和母后失望!”
“好孩子去吧,回房去玩,父皇和你母后要说会儿话。”
别离还想缠着父皇说点什么,晓卓懂事的赶紧把他揽在怀里拉了下去。
夏候千域摸了摸别离的头说:“乖啊。”
然后笑眯眯的转过来看着温如瓷。
“如儿,我好想你。”
说着不管不顾的扑过来,一把把温如瓷抱在了怀里。
“你呢,你有没有,想我?”
门外是半明半暗的天色,深蓝色天空上挂着橘红色的晚霞,一对好久没有倾心相许的爱人深情拥吻着,每一个亲密的细节都值得回味和思索,让人留恋,探寻,恨不能把时间一直永远的留在这一刻,缠绵,永恒。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嗯。”
苏然揉着眼睛,泪珠还挂在脸上,米蓉看了心疼的不行,赶紧让人去厨房熬上一锅糯口的米粥,备着等苏然起床吃。
自己则出门去把命人煎好的药倒在瓷碗里,稳稳的端了进来,看着苏然喝下大半,才算安心。
“小主,你好生躺着,待会儿厨房熬好了米粥,奴婢再来叫您起床。”
苏然一早上喝了大半碗苦口的药汤,此时心里更是烦闷,拉着米蓉的衣袖不许她走。
“姑姑陪我呆在房间里吧,我害怕。”
“小主不怕,可是那梦魇可怕?梦都是假的,更何况那梦中之梦,更是无稽之谈,小主洪福齐天,不用害怕那些毫无根据的怪梦的。”
苏然枕在米蓉的怀里,看着破了一角的纸窗户,喃喃的说:“那梦,可真可怕呀。”
苏然躺在那儿想着,自己上一次似乎也做了同样的梦,也是在苏芒姐姐走后,还真是奇怪,这梦怎会如此可怕,又缠着自己不放呢?
想着想着,苏然觉得胸口憋闷,喝下几口汤药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米蓉守在她身边,久久不愿离去。
这边慕容家三姐妹的小心思不断,重获圣宠的大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边皇帝日夜操心的国事也是愈发繁重。
? 朝堂之上,北方战事情况紧急,蛮夷已经入侵到北方腹地,文武大臣束手无策,夏候千域几乎要在大殿之上掀翻了面前的桌子。
“臣觐见!”
兵部侍郎赵宏博上前。
夏候千域坐在居高临下的龙椅之上,心气烦闷。
“讲!”
“据臣所知,那北方蛮夷每年这个时节都会攻打关内,只因他们的家乡天气寒冷,游牧民族冬天难捱,他们不得已才会来关内抢夺粮食,以备冬天过活,而北方的领地才刚刚归顺青铭国不久,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怕北方刚收复的城池不保,那里的百姓和官员必然会对我青铭国失望,认为归顺我青铭国,每年上贡奇珍异宝,金银美女,还不如自己抵抗外敌来的可靠,而北方蛮夷更是会耻笑我青铭国软弱,保护不了归顺自己的子民,如此一来,只怕我青铭国在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威望也会降低,实在有损国威啊。”
?? ? 夏候千域认为赵宏博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问他,“那么依照赵侍郎所言,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北方战事?”
“依臣看来,应当倾举国之力,全力抗击北方倭寇,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让他们至少十年之内不敢再犯!”
“臣反对。”
温和站出来,反对赵宏博的看法。
“温大将军有何看法。”
夏候千域坐于高堂之上,侧耳倾听着满朝文武的看法,心中自有一番琢磨。
“恕臣直言,北方蛮夷乃虎狼之师,骁勇善战,下至五岁孩童,上至七旬老者,皆可骑马举刀,可谓全民皆兵,而我国裁刚刚统一关内,几年之前的几场大仗留下的伤痕还未痊愈,兵马粮草不十分充足,加上南方去年旱灾,今年洪涝,民不聊生,已经挑起了诸多事端,因此依臣看来,这个时候并非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
“臣附议。”
户部侍郎举牌赞同大将军温和的看法。
“臣附议。”
吏部尚书也赞同温和的看法。
“皇上臣还有话要说。”
“赵侍郎请讲。”
“启禀皇上,我青铭国乃中原第一大国,一统关内,地大物博,这几年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如果面对一个小小的北方蛮夷的挑衅尚且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那将来岂不是随便一个弹丸之国都要来我关内分上一杯羹?”
“赵侍郎此言差矣,皇上,我青铭国虽国力昌盛,可毕竟地广人稀,北方人口本就不多,加之以老弱为主,如果开战,恐怕兵力不足,很容易被敌军反扑,到时候都城距离北方要塞只有五城之隔,一旦北方蛮夷长驱直入,而我方准备不足,都城沦陷,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温大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就看着北方子民被蛮夷欺辱,坐视不理?只躲在这都城偏安一隅,享受这虚假到繁荣吗?”
“赵侍郎何出此言?”
“哼,温大将军功成名就,早已高挂免战牌,一旦开战只怕又是要身先士卒,领兵上阵,温将军怕是年事已高,不想出战吧。”
“赵侍郎,你胆敢在朝堂之上,圣上面前信口开河,简直一派胡言!我温和为国效力,戎马一生,何时有过半句怨言,一次退缩,更何况我温家世代忠良,不像某些臣子,敌我不明。”
“温和你……不要欺人太甚,我赵氏祖父虽为西域人,可对青铭国忠心耿耿,我父亲和两位兄长更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说到为国尽忠,我赵氏满门绝不比在场的任何一位臣子差!”
?? ? ? “哼,我看未必吧,据我所知,赵侍郎的妹妹去年不是跟着一个东域胡人私相授受,不见踪影了吗,如此看来,你赵府藏没藏着他国细作也未可知啊。”?
? ? ?? “温和,你血口喷人!”
“清者自清,赵侍郎怕是做贼心虚了吧。”
“你……皇上!温大将军出言不逊,臣一家满门忠烈,对圣上绝无二心,愿以死明志!”
“行了,都少说两句,这是在上朝,不是在菜场讨价,还真拿自己当市场上的老妪了?平时叫你们建言献策的时候都是闷葫芦,现在吵起嘴来了倒都是好口才嘛,啊!”
“臣不敢!”
“臣知罪!”
“不敢还不给我退下,知罪还不闭嘴!真想让本王治你们个欺君之罪吗,啊?”
?“卑职不敢!”
满朝文武见皇上发怒,齐齐下跪,刚才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的温和与赵宏博也自知失言,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简直岂有此理!退朝!”
“退朝!”
皇帝下了朝,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养心殿,成堆的折子等着他批阅,南方水灾的奏章像潮水一般的每天大批大批的涌来,夏候千域看了头痛心更痛。
普天下的黎明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作为青铭国的皇帝,爱民如子,他又怎么忍心看着百姓受苦。
南方水灾,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北方的倭寇之乱更是让许多平民无辜受难,夏候千域心中郁结,晚饭也吃不下几口。
看着原本堆积如山的折子被自己一本一本的看完,再一本一本的批阅,天色渐暗,又是一个折子陪着自己度过的夜晚。
“皇上,皇上,您醒醒,别在这儿睡着了,回头感染了风寒。”
随从叫醒趴在桌子上睡着的夏候千域,唉,这已经是自己不知道第多少次在折子堆里被随从叫醒了。
“皇上,奴才还是伺候您回宫去歇息吧,这折子啊批不完,办法总是人想的,您出去走一走,透透气儿,让宫里的娘娘陪着您聊聊天儿,您放松一些心情,说不准这办法就有了呢,您是真龙天子,哪有您解决不了的事情,这天下的百姓还都指望着您呐,您要是累坏了身体,那奴才就是死上个一百回那也抵不了自己的罪过啊。”
夏候千域睡得脖子酸痛,想想自己也真是有好些日子没去后宫,别的倒都还好,皇后好久不见,还真是想念。
“也好,走,咱去皇后宫里瞧瞧去。”
“好嘞,皇上起驾!”
从养心殿到皇后的宫中轿子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温如瓷正坐在书房教导太子的功课,听见外面的人通报皇上驾到,温如瓷还以为是自己听差了耳朵,可马上晓卓就跑了进来,兴高采烈的说:“娘娘,娘娘,您快准备准备,皇上皇上来了。”
“噢,父皇来了,父皇终于来看我了!”
太子爷高兴的把手里毛笔一扔,拍着手掌跳着笑着欢呼。
温如瓷心下一片温暖,也有几分怨气,想着“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夏候千域下了轿撵,脚步匆匆,后面的随从都有些跟不上。
“皇上您慢些走,当心摔着。”
“如儿,我来看你了,别离!”
毕竟是皇帝独子,这太子爷的地位那是无人能比,尽管这一段时间也经历了一些事情,不过夏候千域坚信,他和温如瓷之间的感情依旧坚贞。
“臣妾拜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平身,快让父皇看看,我们太子爷长高长大了没有啊?”
别离看见父皇高兴的蹦到父皇怀里去,夏候千域把小儿子搂在怀里,也是笑的合不拢嘴。
“好孩子,有没有乖乖听你母后的话,跟着师傅好好读书习武?”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敢偷懒。”
“好,好孩子,是我夏候家的好儿郎!改天父皇带着你去山上捕猎,看看你的箭术如何,怎么样?”
“好诶好诶,母后,父皇答应了我要带我去捕猎!”
“听到了,母后都听到了,那别离要更努力的练习射箭,到时候一展身手哦。”
“嗯,别离一定勤加练习,绝不让父皇和母后失望!”
“好孩子去吧,回房去玩,父皇和你母后要说会儿话。”
别离还想缠着父皇说点什么,晓卓懂事的赶紧把他揽在怀里拉了下去。
夏候千域摸了摸别离的头说:“乖啊。”
然后笑眯眯的转过来看着温如瓷。
“如儿,我好想你。”
说着不管不顾的扑过来,一把把温如瓷抱在了怀里。
“你呢,你有没有,想我?”
门外是半明半暗的天色,深蓝色天空上挂着橘红色的晚霞,一对好久没有倾心相许的爱人深情拥吻着,每一个亲密的细节都值得回味和思索,让人留恋,探寻,恨不能把时间一直永远的留在这一刻,缠绵,永恒。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