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梅馨父姓孟,梅馨是孟家的独生女。孟家是一个有钱人家,住在离南京城不远的一个镇子上。因为只此一女,梅馨被视如珍宝,异常疼爱。疼爱是疼爱,可并不溺爱,父母对梅馨的管教非常严。为让女儿读书识字,孟老爷子特意请来了一个先生在家教书。这个教书的先生姓崔,名时迁,家境贫寒,考功名虽屡考不第,却不愿放弃,所以本领、手艺一概不会,为了养家糊口,只好以教书为生。崔先生唯一的儿子叫明轩,比梅馨稍微大些,因为和孟家的特殊关系,明轩和梅馨从小经常在一起玩儿。看梅馨长得乖巧漂亮,人又极聪明,而且孟家又是有钱人家,崔先生就有意高攀。孟老爷子见明轩长得眉清目秀,性格又好,也就不在意崔家贫穷,心想两家都是独子,将来老了自己的家产也都是他们的,凭着自己的家业还不至于让女儿和女婿缺衣少食,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孟母开始反对,后来见孟老爷子执意,也就不说什么了。从那以后两家来往更是亲密,孟家少不了多帮衬着崔家。
后来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看到他们彼此情投意合孟老爷子说不出的高兴,就盼着他们再大一大赶紧完婚,好给他生个外孙什么的,自己能看到隔代人也就放心了,可是命运就是那么让人琢磨不透,从来都是考不上的崔先生竟然考上了功名,而且还被派上了官职,不久就去上任。孟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高兴,还洋洋自得的跟孟夫人说:“看看我给馨儿选的这门亲事,不但姑爷好,连亲家都发达当上官了。”孟夫人听了这话却并不喜悦,而是一丝忧虑挂在脸上。
第二天,孟老爷子带着礼物到崔家去道贺,见崔家张灯结彩,崔先生更是满面红光喜不自胜。把孟老爷子让到屋里,奉上茶,两人寒暄一会儿后,孟老爷子说起崔先生不久就要去上任,不忍分离之话,崔先生叹口气说道:“皇命难违啊!我是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的老街坊老邻居,特别是孟老爷您,这么多年没少承蒙您照顾,帮了在下不少忙。我这次是到浙江省布政使司上任,以后想见一面都难啊。”
“是啊……。”孟老爷子也跟着伤感。“崔夫人和轩儿也一起去吗?”孟老爷子问。
“是啊,我也不能扔下他们娘俩自己一个人走啊。”
“瞧我这话问的,真是没有道理……。”孟老爷子有点儿不好意思,接着说:“我看这两个孩子从小情投意合,这突然一分开,担心他们一时半时适应不了啊。”
“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等我慢慢考虑考虑再说吧。”崔先生无奈。
由于彼此伤感,俩人又把话题错开,找些无关紧要的闲话聊了一会儿,孟老爷子起身告辞,崔先生要备晚饭,孟老爷子推辞说句“改天吧”就闷闷的回家了。
梅馨也听说了这件事,一开始是替崔家高兴,转而又为和明轩分开而悲哀。孟母进来见女儿一个人在房里流泪,心想:“女儿渐渐大了,懂事了,眼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走那么远,一年半载也见不了一面能不难过吗?”就过来安慰梅馨说:“馨儿,没什么了不得的,虽说离的远了,可也不是永远见不到了,等你们再大一大,过两年给你们把婚事办了,不就天天在一起了吗?”
“娘看您说的,谁说怕见不着他了。我可不想离开娘,我想一辈子守在您跟前。”梅馨不好意思了。
“傻孩子,难道你真的愿意一辈子守着爹娘过不嫁人?到时恐怕你要怨我们了。”孟母一边抚着梅馨的头发,一边疼爱的说。“行了,先不说这个了,赵妈已经做好了饭等着咱们去吃呢。”孟母把梅馨拉出了屋。
第二天一早,有人来敲门,小丫鬟敏儿打开门一看是明轩,把明轩让进屋,就去喊梅馨。梅馨刚起来,也顾不上化妆简单的拢了拢头发就出来了,看见明轩两只眼睛通红正坐在客厅里发呆,梅馨心头一酸,“明轩。”
明轩抬起头,首先看到的也是梅馨红肿的双眼,心疼的问:“梅馨,你昨晚哭过了?”
梅馨不好意思了,赶紧摇摇头否认,说“我昨晚没睡好而已。”说完,眼圈又红了。
“我就要随爹爹去上任去了,恐怕…,我们一时半时难以见面了……。”
梅馨无语,眼泪却再也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看到梅馨流泪,明轩心疼的用自己的袖子去替梅馨擦脸上的泪水,这时候敏儿进来了,梅馨不好意思的躲开,敏儿放下茶,知趣的出去了。
明轩从怀里拿出一个玉佩交到梅馨手里:说“这个玉佩是我从小就戴着的,我把这个留给你,先由它代我守在你身边吧。”
梅馨接过玉佩,触手之处暖暖的,上面还带着明轩的体温。心想以后想见明轩,恐怕也只能是看看这块玉佩了。可是,玉佩又怎能真的代替明轩呢她多么希望明轩不要走,能留下来,向以往一样,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做画,她多么喜欢明轩的诗、喜欢明轩的文章、喜欢明轩的一切啊,可是现实却那么无奈,不管自己怎样的舍不得明轩,明轩却不得不去。梅馨把玉佩小心的挂在脖子上,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声“你等一下”,就匆匆转身回房。不一会儿,梅馨回来,递给明轩一块手帕。明轩打开手帕,手帕上绣的是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梅馨因为名字是“梅”字,所以把自己用的手帕上都绣上了梅花,这手帕上还题了一首墨迹未干的诗,诗中写到:
梅花笑开凛寒中,馨香染透帘几重?
思君远去隔千里,轩窗影瘦念念浓。
明轩知道这是一首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梅馨思轩”,是梅馨想念明轩的意思。明轩感动,小心翼翼的折起手帕放在怀里,对梅馨说:“虽说我们以后隔得远了,可是我们可以鸿雁传书,我会经常给你写信,你也要想着给我写信,千万别把我给忘了。”梅馨轻轻点点头,看着明轩,有千言万语要说、要叮嘱,可不知从哪里开口,明轩也是一脸悲戚地看着梅馨。
“明轩来了!”孟老爷子和孟母进来了,热情的向明轩打招呼。看看他们的表情,知道是临行告别,连忙说:“你们慢慢聊,我们去告诉厨房准备饭。”
“不用了,伯父,我这就要走,还有很多准备没有做完呢。日后伯父伯母还要多保重身体啊。明轩这就告辞了。”明轩说完,又深深的看了梅馨几眼,转身走出了孟家。
明轩心事重重的回到家,看到父母正兴冲冲的准备行李,明轩哪有丝毫喜悦?闷闷的回到自己的房里,又打开梅馨送的手帕看着手帕思绪万千。梅馨红肿的双眼和那手帕上的诗都让明轩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梅馨心中占了怎样的位置,自己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情呢?明轩暗暗下定决心,再过两年稍微大一些,一定把梅馨娶到家来,以解两地相思之苦。
分手的时候终于来了,孟家三口和其他一些邻居都来送行,梅馨把眼泪擦了又流,流了又擦。崔先生一一向大家道别;明轩则是从始至终没把眼珠从梅馨身上错开半分。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梅馨再也掩饰不住,终于掩面而泣;明轩也泪如雨下。挥手告别,却不忍看对方远离的背影;虽不忍看,可再不看,却不知何日才能重聚?多情自古伤别离,此时此刻,连风也住了脚,鸟儿也不语,想也是不忍看两个相爱的人就此分离吧?相爱的人,是否以后就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
崔先生领着一家人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终于到了上任的地方。因为吃的是皇粮,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妥当,崔先生安顿好家人后,自己就到任上报到。
官场上的事,崔先生虽然不是很明白,可由于多年来一直一心向往官场,所以也曾处处留意,如今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打了照面,自己细心观察一番,多多少少心里有了点数。新人有个适应过程是难免的,还好任上的陆大人和崔先生特别投缘,这位陆大人是绝对的高层,官职是右参政,官居从三品。崔先生虽是先生出身,可是一点也不迂,很擅于搞人际关系,明白这位陆大人绝对是自己的贵人,不但不能得罪,还要好好的巴结攀附。
吃皇粮的就是不一样,曾经穷得要靠孟家的接济才能过日子的崔家,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俨然已经是官宦人家的派头,住着深宅大院,丫鬟仆妇一大堆。由于有陆大人的提携和自己的擅于变通,崔先生在官场混的也确实不错。明轩,一个大孩子,对这些并不在意,在意的只是见不到梅馨每天心中烦闷,只能靠鸿雁传书诉相思之苦。想梅馨是想梅馨,可明轩是个好学的孩子,功课从来不曾落下。
转眼分手将近一年,明轩吵闹着要去看梅馨,崔先生坚决不许,让明轩在家好好读书,以备将来应考,明轩一百个不愿意,可也没有办法。有一天小丫鬟突然跑进房叫明轩,说:“公子,老爷叫你去一趟。”
“什么事?”明轩不愿去。
“是家里来了客人,老爷叫你去见一面。”
明轩心里纳闷:难道是家里来了什么亲戚?来到客厅,看到父亲正陪着一位客人说话,这位客人比父亲年纪稍微大些,长得气宇轩昂,很有派头。明轩来到父亲跟前,说:“爹,您叫我有什么事?”
“噢,轩儿,来见见陆伯伯。”说着,把明轩拉到陆大人身边。陆大人起身看着明轩,惊喜的把明轩从头到尾打量了好几遍:“哎呀,崔大人,令郎可真是一表人才啊!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看,崔大人,将来另郎可是要大大超越您啊!”陆大人由衷的赞赏道。
崔先生哈哈一笑,说:“犬子不成体统,以后还要靠陆大人提携啊。”
“好说,好说,这孩子,我第一眼看着就喜欢。将来只要有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尽力而为。”
又寒暄了一会儿,崔先生把明轩打发走,又陪着陆大人坐下,陆大人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突然问:“崔大人,令郎可曾定了亲事?”
崔先生何等人也,稍微一犹豫,连忙说:“犬子还小,还不曾婚配。”
“噢,这就好了。”陆大人长吁了一口气说,“崔大人不要怪我莽撞,小女虽不才,从小我也曾教她读书认字,长得也还可以,我看,如果令公子不嫌弃的话,咱们结下亲家,岂不是很好的一门亲事?”
听陆大人这么一说,崔先生乐得差点儿没拍大腿,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说:“犬子不才,连个功名也没有,而且我这个当父亲也是提不上台面,哪敢委屈了小姐啊?”说完低下头默不作声。
陆大人哈哈一笑,说:“崔大人,您言重了。什么有没有功名,我看明轩聪明伶俐,考取个功名应该是不成问题,而且将来有我们两个老家伙照应着,明轩的前途还用担心吗?咱们两个老的就不用讨论谁官大谁官小了,凭崔大人的才能,这官还能越做越小?”
陆大人的一席话对崔先生来说无疑等于签成了一个买卖协议,而且这个协议签得是只赚不赔,崔先生自是喜不自胜,就乐得借陆大人的话借坡下驴,笑着说:“那我们可就高攀了!”说完,两个人抚手开怀大笑。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后来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看到他们彼此情投意合孟老爷子说不出的高兴,就盼着他们再大一大赶紧完婚,好给他生个外孙什么的,自己能看到隔代人也就放心了,可是命运就是那么让人琢磨不透,从来都是考不上的崔先生竟然考上了功名,而且还被派上了官职,不久就去上任。孟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高兴,还洋洋自得的跟孟夫人说:“看看我给馨儿选的这门亲事,不但姑爷好,连亲家都发达当上官了。”孟夫人听了这话却并不喜悦,而是一丝忧虑挂在脸上。
第二天,孟老爷子带着礼物到崔家去道贺,见崔家张灯结彩,崔先生更是满面红光喜不自胜。把孟老爷子让到屋里,奉上茶,两人寒暄一会儿后,孟老爷子说起崔先生不久就要去上任,不忍分离之话,崔先生叹口气说道:“皇命难违啊!我是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的老街坊老邻居,特别是孟老爷您,这么多年没少承蒙您照顾,帮了在下不少忙。我这次是到浙江省布政使司上任,以后想见一面都难啊。”
“是啊……。”孟老爷子也跟着伤感。“崔夫人和轩儿也一起去吗?”孟老爷子问。
“是啊,我也不能扔下他们娘俩自己一个人走啊。”
“瞧我这话问的,真是没有道理……。”孟老爷子有点儿不好意思,接着说:“我看这两个孩子从小情投意合,这突然一分开,担心他们一时半时适应不了啊。”
“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等我慢慢考虑考虑再说吧。”崔先生无奈。
由于彼此伤感,俩人又把话题错开,找些无关紧要的闲话聊了一会儿,孟老爷子起身告辞,崔先生要备晚饭,孟老爷子推辞说句“改天吧”就闷闷的回家了。
梅馨也听说了这件事,一开始是替崔家高兴,转而又为和明轩分开而悲哀。孟母进来见女儿一个人在房里流泪,心想:“女儿渐渐大了,懂事了,眼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走那么远,一年半载也见不了一面能不难过吗?”就过来安慰梅馨说:“馨儿,没什么了不得的,虽说离的远了,可也不是永远见不到了,等你们再大一大,过两年给你们把婚事办了,不就天天在一起了吗?”
“娘看您说的,谁说怕见不着他了。我可不想离开娘,我想一辈子守在您跟前。”梅馨不好意思了。
“傻孩子,难道你真的愿意一辈子守着爹娘过不嫁人?到时恐怕你要怨我们了。”孟母一边抚着梅馨的头发,一边疼爱的说。“行了,先不说这个了,赵妈已经做好了饭等着咱们去吃呢。”孟母把梅馨拉出了屋。
第二天一早,有人来敲门,小丫鬟敏儿打开门一看是明轩,把明轩让进屋,就去喊梅馨。梅馨刚起来,也顾不上化妆简单的拢了拢头发就出来了,看见明轩两只眼睛通红正坐在客厅里发呆,梅馨心头一酸,“明轩。”
明轩抬起头,首先看到的也是梅馨红肿的双眼,心疼的问:“梅馨,你昨晚哭过了?”
梅馨不好意思了,赶紧摇摇头否认,说“我昨晚没睡好而已。”说完,眼圈又红了。
“我就要随爹爹去上任去了,恐怕…,我们一时半时难以见面了……。”
梅馨无语,眼泪却再也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看到梅馨流泪,明轩心疼的用自己的袖子去替梅馨擦脸上的泪水,这时候敏儿进来了,梅馨不好意思的躲开,敏儿放下茶,知趣的出去了。
明轩从怀里拿出一个玉佩交到梅馨手里:说“这个玉佩是我从小就戴着的,我把这个留给你,先由它代我守在你身边吧。”
梅馨接过玉佩,触手之处暖暖的,上面还带着明轩的体温。心想以后想见明轩,恐怕也只能是看看这块玉佩了。可是,玉佩又怎能真的代替明轩呢她多么希望明轩不要走,能留下来,向以往一样,两人经常在一起吟诗做画,她多么喜欢明轩的诗、喜欢明轩的文章、喜欢明轩的一切啊,可是现实却那么无奈,不管自己怎样的舍不得明轩,明轩却不得不去。梅馨把玉佩小心的挂在脖子上,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声“你等一下”,就匆匆转身回房。不一会儿,梅馨回来,递给明轩一块手帕。明轩打开手帕,手帕上绣的是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梅馨因为名字是“梅”字,所以把自己用的手帕上都绣上了梅花,这手帕上还题了一首墨迹未干的诗,诗中写到:
梅花笑开凛寒中,馨香染透帘几重?
思君远去隔千里,轩窗影瘦念念浓。
明轩知道这是一首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就是“梅馨思轩”,是梅馨想念明轩的意思。明轩感动,小心翼翼的折起手帕放在怀里,对梅馨说:“虽说我们以后隔得远了,可是我们可以鸿雁传书,我会经常给你写信,你也要想着给我写信,千万别把我给忘了。”梅馨轻轻点点头,看着明轩,有千言万语要说、要叮嘱,可不知从哪里开口,明轩也是一脸悲戚地看着梅馨。
“明轩来了!”孟老爷子和孟母进来了,热情的向明轩打招呼。看看他们的表情,知道是临行告别,连忙说:“你们慢慢聊,我们去告诉厨房准备饭。”
“不用了,伯父,我这就要走,还有很多准备没有做完呢。日后伯父伯母还要多保重身体啊。明轩这就告辞了。”明轩说完,又深深的看了梅馨几眼,转身走出了孟家。
明轩心事重重的回到家,看到父母正兴冲冲的准备行李,明轩哪有丝毫喜悦?闷闷的回到自己的房里,又打开梅馨送的手帕看着手帕思绪万千。梅馨红肿的双眼和那手帕上的诗都让明轩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梅馨心中占了怎样的位置,自己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情呢?明轩暗暗下定决心,再过两年稍微大一些,一定把梅馨娶到家来,以解两地相思之苦。
分手的时候终于来了,孟家三口和其他一些邻居都来送行,梅馨把眼泪擦了又流,流了又擦。崔先生一一向大家道别;明轩则是从始至终没把眼珠从梅馨身上错开半分。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梅馨再也掩饰不住,终于掩面而泣;明轩也泪如雨下。挥手告别,却不忍看对方远离的背影;虽不忍看,可再不看,却不知何日才能重聚?多情自古伤别离,此时此刻,连风也住了脚,鸟儿也不语,想也是不忍看两个相爱的人就此分离吧?相爱的人,是否以后就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
崔先生领着一家人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终于到了上任的地方。因为吃的是皇粮,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妥当,崔先生安顿好家人后,自己就到任上报到。
官场上的事,崔先生虽然不是很明白,可由于多年来一直一心向往官场,所以也曾处处留意,如今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打了照面,自己细心观察一番,多多少少心里有了点数。新人有个适应过程是难免的,还好任上的陆大人和崔先生特别投缘,这位陆大人是绝对的高层,官职是右参政,官居从三品。崔先生虽是先生出身,可是一点也不迂,很擅于搞人际关系,明白这位陆大人绝对是自己的贵人,不但不能得罪,还要好好的巴结攀附。
吃皇粮的就是不一样,曾经穷得要靠孟家的接济才能过日子的崔家,日子越过越好,如今俨然已经是官宦人家的派头,住着深宅大院,丫鬟仆妇一大堆。由于有陆大人的提携和自己的擅于变通,崔先生在官场混的也确实不错。明轩,一个大孩子,对这些并不在意,在意的只是见不到梅馨每天心中烦闷,只能靠鸿雁传书诉相思之苦。想梅馨是想梅馨,可明轩是个好学的孩子,功课从来不曾落下。
转眼分手将近一年,明轩吵闹着要去看梅馨,崔先生坚决不许,让明轩在家好好读书,以备将来应考,明轩一百个不愿意,可也没有办法。有一天小丫鬟突然跑进房叫明轩,说:“公子,老爷叫你去一趟。”
“什么事?”明轩不愿去。
“是家里来了客人,老爷叫你去见一面。”
明轩心里纳闷:难道是家里来了什么亲戚?来到客厅,看到父亲正陪着一位客人说话,这位客人比父亲年纪稍微大些,长得气宇轩昂,很有派头。明轩来到父亲跟前,说:“爹,您叫我有什么事?”
“噢,轩儿,来见见陆伯伯。”说着,把明轩拉到陆大人身边。陆大人起身看着明轩,惊喜的把明轩从头到尾打量了好几遍:“哎呀,崔大人,令郎可真是一表人才啊!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看,崔大人,将来另郎可是要大大超越您啊!”陆大人由衷的赞赏道。
崔先生哈哈一笑,说:“犬子不成体统,以后还要靠陆大人提携啊。”
“好说,好说,这孩子,我第一眼看着就喜欢。将来只要有能帮上忙的地方,我一定尽力而为。”
又寒暄了一会儿,崔先生把明轩打发走,又陪着陆大人坐下,陆大人掩饰不住喜悦的心情,突然问:“崔大人,令郎可曾定了亲事?”
崔先生何等人也,稍微一犹豫,连忙说:“犬子还小,还不曾婚配。”
“噢,这就好了。”陆大人长吁了一口气说,“崔大人不要怪我莽撞,小女虽不才,从小我也曾教她读书认字,长得也还可以,我看,如果令公子不嫌弃的话,咱们结下亲家,岂不是很好的一门亲事?”
听陆大人这么一说,崔先生乐得差点儿没拍大腿,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说:“犬子不才,连个功名也没有,而且我这个当父亲也是提不上台面,哪敢委屈了小姐啊?”说完低下头默不作声。
陆大人哈哈一笑,说:“崔大人,您言重了。什么有没有功名,我看明轩聪明伶俐,考取个功名应该是不成问题,而且将来有我们两个老家伙照应着,明轩的前途还用担心吗?咱们两个老的就不用讨论谁官大谁官小了,凭崔大人的才能,这官还能越做越小?”
陆大人的一席话对崔先生来说无疑等于签成了一个买卖协议,而且这个协议签得是只赚不赔,崔先生自是喜不自胜,就乐得借陆大人的话借坡下驴,笑着说:“那我们可就高攀了!”说完,两个人抚手开怀大笑。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