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河流的尽头(3)
推荐阅读: 宝鉴 扶明录 叶辰萧初然 重生之再铸青春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 女神的上门豪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逆天丹帝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仙府种田 这个领主大人非常科学 六指诡医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刚被悔婚超级天后带娃堵门 踏枝 叶君临
3
我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不知为何我常常陷入意识的漩涡之中,正如;圣埃克苏佩里所言:一生尽管无法踏遍所有的山川,可是当你仰起头,你就会拥有整个天空。所以,对于自己而言过往的种种经历造就了自己头顶上方这片浩瀚的区域,但自己的世界似乎是颠倒过来了,一不小心就掉入璀璨的星河中。
此刻,使自己回想起的是一件平淡无奇的梦境,那是自己到南方上大学的前一夜所做的梦;一位涂抹着妖艳口红的女孩,年纪大概在十八九岁上下,和自己一道坐在渡轮的甲板上啜饮着可口可乐。阳光倾洒下来,成群结队的白色海鸥扑闪着双翼低翔着,女孩把手中的面包撕开,一点一点抛向半空,接着在远去的海鸥的陪同下和自己一道凭栏远眺。
第二天,醒来坐在父亲的那辆白色轿车的后座,脑袋不禁回想起昨晚的梦。但到底梦境意味着什么?自己至今也无法想明白。总之,有那样一位女孩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正等待着自己也未可知。
树把手伸向窗外,汽车音响里还在播放着捷克作曲家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曲子。
“每次听这样的曲子都有种身兼使命感那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司机先生说道。
“倒也不奇怪,古典音乐嘛,就是这么一回事。”树侃侃而谈,对于这点身边朋友大概没一个能受得了。尽管说来朋友这种东西,不单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对于对方的缺点也要有所准备和宽容,但每每听到树如此侃侃而谈,心里便不禁产生莫名的不适感。如果此刻和他谈论尼采、康德、或瓦格纳之类,大概他也会以同样的话作为回答。
我靠在后座椅上观望路一侧的景色;淡蓝色的雾霭下影影绰绰出现不知如何画上去的白色斑马线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我开动脑筋回想白昼时的情景;由于过于偏僻,这一带交通警察什么的几乎是看不见一个,而因此酒后驾车之类的恐怕不在少数,甚至平常严于律己的人,也因为执法上的漏洞而未免有时会松懈。但这一切、当自己徒步走在这一带时,却从未想过坐在驾驶座上的某位老兄极可能喝得酩酊大醉,而下一秒就会连人带车的向自己冲撞过来——我们对于周遭的一切都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信任感自己心想。
在自己想这些杂乱无章的事情的空当中,汽车已经拐进那条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小径。不久,树下了车,在棒球场前的空地下了车。
“再见。”
“再见。”我说,如果时间再早一些,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彼此道一声晚安再分手。
汽车音响里再次响起德沃夏克的曲子,至于自己为何对这位作曲家如此了如指掌,自己也不得而知。
不久,我在那家平时光顾的便利店前下了车,便利店此刻早已拉下卷帘门,在黎明那颗粒状的模糊夜色中泛着一丝刺骨的光泽,像用整齐的楷书写着‘拒绝’那样,使人感到一阵不寒而栗。我拐进巷子,从公共浴室前的小径绕到自己公寓的楼下,然后乘坐电梯抵达五楼。
房间里的落地灯还亮着,我拿起电话话筒给远在海边的琪打电话。
“都说女大十八变,我都记不得你现在究竟长什么模样。”我说。
“咯咯......”琪在电话另一头笑道,而对于我为何如此这么晚给她打电话,她既不感到惊讶,也不感到生气,“那你亲自来看呀!”她调皮的说道。
“我怕犯错。”我说,我一边拨弄唱片机上的唱臂,一边寻思着下一句该说什么。
“这倒是个严肃的问题。”她似乎正嘟囔着小嘴凝视床头的玩偶。
“我对于诱惑可没有半点抵抗力。”我如实说道,不知为何和琪打电话总是让自己想入非非。
“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富有诱惑力喔!”她的语气似乎在做某种小提示,像那种模棱两可的警示牌,比如:不可在此处游泳哦!之类的。
“有啊,哎......”我对着话筒长吁一口气,我为自己感到沮丧。
“你是第一个和我说这种话的人,咯咯......”说完琪再次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她的笑声像爽朗的晚风,使夏日中的人听来格外的凉爽、愉悦。
“真的吗?”
“当然!”她说。
“我发现我这个人太不老实了,每次和你聊天脑子里就净想着这些事。”我故意说道。
“哈哈哈!那你和别人呢?也这样吗?”琪在电话里大笑起来。
“没有过,而且和别的女孩子也不怎么聊天。”我说,我从火柴盒里掏出一支火柴棒,轻轻捏在手里。
“那你说我应该感到荣幸么?”
“我不知道,反正很想和你做就是了。”我说,说到这里我几乎毫不费力的想到和琪做爱时的场景,每一个细节和动作都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那样的事情那样。
“只是因为声音然后延伸到这样的境界?”琪在电话一头问道,的确,她的声音会让人产生那种非分之想,所以细细想来所谓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她的声音了,像导火索那样的东西。(历史课本中常常使用‘导火索’这个词,但到眼下自己才真正了解到词意;所谓的导火索,大概就是过河拆桥那一类的事情;因为a,进而意识到c,甚至把a抛在脑后仅仅想着c。)
“也不全是,究竟到底为何?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想和你做,而且也觉得那一定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的确,如果不是琪的提醒,我甚至已经忘记,或者是说早已意识不到她的声音的特别之处。
“真不愧是作家,想象力如此之丰富,不过,也许现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妙哟!”琪说道,她说话的语气就像和同学商量周末园游会的细节那样,似乎在为某口味的冰激凌发表不同的意见。
“这和自己的职业没有必然联系,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只是有些人选择把它藏匿在心里,有些人选择开诚布公。”
“或许,幻想确实很美好,不过,和我这么聊的人,你是第一个。”琪停顿了一下,显然她是认真的,“而且跟你聊天很有趣,没有丝毫反感。”她似乎是在下某种定论,像遗体告别会上的个人独白。
“我自己感到很自责,甚至感觉自己过于龌龊了些。”其实这是我一直想说的来着。
“没什么好自责的,我接受这样的你、和你的表达方式,亦或者说是你这样一个态度。”她的语气无比的勇敢。
“希望有一天你也同样能接受我。”
“是什么范围内的接受呢?”
“可能是男女朋友那样的范畴吧?。”我说。
“我可以先笑一会儿吗?”琪问。
“嗯,那么,你先笑一会儿吧?。”我说,我把火柴棒折成两半衔在嘴边,然后凝视书架上的那套莎士比亚全集。
“我从来没有想过和你这样的人物走的如此之近,做女朋友这个提议说实在话,让我内心活动非常的复杂,说不出的复杂。好像也有些喜欢、有点期待,还有些惊喜,但也仅止于幻想那样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当然也无可避免的有他的缺陷,这大概就是上帝当初创造人时的某种内在规律,但对于你我只能想到你的优点,虽然这种认识非常的浅薄和抽象,但在某种程度而言却又是如此的真实。所以尽管接下来要说的话过于小儿科,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出口。我保证以上所有的言论都发自肺腑,没有丝毫含糊之处。”?我说,电话话筒里传来琪那急促的呼吸声,接着是一片死寂,像黑夜、像无边无际的黑夜,覆盖了广袤的原野和无尽的溪流,使光明在其面前黯淡失色,向其俯首称臣。
“我一直是你称职的读者”良久过后琪开口说道,琪的声音是那样的低沉、颤栗,似乎是从大海深处发射而来的,而眼下由于路途劳累,声音早已奄奄一息,像濒临死亡的鱼在烈日的烤焦下吐着体内最后一丝白沫。
“总之,我想得到你,这是我此刻内心在告诉自己的声音,所以你可能拒绝不了。”我说。
“当然,是拒绝不了。”琪说。
挂断电话,我把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密纹唱片放到转盘上,第一首曲子是钟(?el),据说钟是根据尼可罗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2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改编而成的,并对其曲调用手摇铃进行了加强。而关于钟的创作时间说法不一。1831年,李斯特在听过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后深受感动,产生了改编这些乐曲的想法。
我划开火柴点燃薄荷味香烟,时间已经是清晨五点零六分,怪不得琪对自己这样异常的行为丝毫也不感到惊讶。我起身走到厨房,然后听着李斯特的钢琴曲慢慢烧水煮咖啡,五分钟后把煮好的咖啡倒入杯中,加糖和牛奶,然后坐在写作台前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的阿根廷作家及诗人博尔赫斯在其演讲录诗艺一书中这样评价乔伊斯及其巨著尤利西斯;“想一想本世纪最重要的吧——假使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好了。我们读到了几千件关于两个主角的事情,不过我们却不认识这两个人。我们对但丁或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知道得还比较多,而这些角色——还有他们生老病死的故事——却只在短短几句话里头就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并不知道关于他们上千件的琐事,不过却好像和他们很熟。当然了,这比较重要。”
而在其担任的家庭杂志的外国书籍和作者栏目中也提到乔伊斯;“有些句子和段落不比莎士比亚逊色”,但“乔伊斯的头几本书并不重要”,随后创作的作品也“不过是没有生气的同形异义问自己游戏的交织物”,“很难说这种串连不是失败和无能”——这本书指的是芬尼根的守灵夜。
但同样在博尔赫斯的演讲录诗艺第五讲诗与思潮一章中拿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句话作为范例;“谈到了夜晚,就免不了想到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句话——我想这对大家而言也是很好的——乔伊斯是这么说的:‘如河流般,如流水般,流向这里也流向那里,夜晚啊!’这是个极端的精心雕琢之作。我们感觉到像这样的诗行,要几个世纪以后才会有人写得出来。”
而由此可见博尔赫斯对乔伊斯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复杂心理,不过,当我读到芬尼根守灵夜的最末一句话——“如河流般,如流水般,流向这里也流向那里,夜晚啊!”时,茅塞顿开,顿时对这本难啃的巨著——尤利西斯的叙事结构有了了解,当然,这得进一步去验证。但对于布卢姆先生上茅房一事确信无疑,似乎自己穿越书本与时间,化身为一只苍蝇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注视着这一切,如此记忆深刻。另外,对于阳光的描述,尽管细细读来不过寥寥数语,但那种鲜活和真实性无可指摘,仿佛通过自己的眼眸看到那片倾洒下来的阳光那般;在一阵黑暗后,如柳明花暗般看到几片亮灿灿、倾洒下来的阳光。
当我读到第八章的第八页时,困意袭来,说良心话,恐怕再也见不到比这诠释更多的啦!我数了数第九章章节末尾的注释,居然有五百五十五条之多。我合起书躺在那张红色沙发上,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到挂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黑白半身照的墙壁上,挂钟上的时针指向早晨七时一刻。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我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出来,不知为何我常常陷入意识的漩涡之中,正如;圣埃克苏佩里所言:一生尽管无法踏遍所有的山川,可是当你仰起头,你就会拥有整个天空。所以,对于自己而言过往的种种经历造就了自己头顶上方这片浩瀚的区域,但自己的世界似乎是颠倒过来了,一不小心就掉入璀璨的星河中。
此刻,使自己回想起的是一件平淡无奇的梦境,那是自己到南方上大学的前一夜所做的梦;一位涂抹着妖艳口红的女孩,年纪大概在十八九岁上下,和自己一道坐在渡轮的甲板上啜饮着可口可乐。阳光倾洒下来,成群结队的白色海鸥扑闪着双翼低翔着,女孩把手中的面包撕开,一点一点抛向半空,接着在远去的海鸥的陪同下和自己一道凭栏远眺。
第二天,醒来坐在父亲的那辆白色轿车的后座,脑袋不禁回想起昨晚的梦。但到底梦境意味着什么?自己至今也无法想明白。总之,有那样一位女孩在生命的某个节点正等待着自己也未可知。
树把手伸向窗外,汽车音响里还在播放着捷克作曲家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的曲子。
“每次听这样的曲子都有种身兼使命感那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司机先生说道。
“倒也不奇怪,古典音乐嘛,就是这么一回事。”树侃侃而谈,对于这点身边朋友大概没一个能受得了。尽管说来朋友这种东西,不单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对于对方的缺点也要有所准备和宽容,但每每听到树如此侃侃而谈,心里便不禁产生莫名的不适感。如果此刻和他谈论尼采、康德、或瓦格纳之类,大概他也会以同样的话作为回答。
我靠在后座椅上观望路一侧的景色;淡蓝色的雾霭下影影绰绰出现不知如何画上去的白色斑马线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我开动脑筋回想白昼时的情景;由于过于偏僻,这一带交通警察什么的几乎是看不见一个,而因此酒后驾车之类的恐怕不在少数,甚至平常严于律己的人,也因为执法上的漏洞而未免有时会松懈。但这一切、当自己徒步走在这一带时,却从未想过坐在驾驶座上的某位老兄极可能喝得酩酊大醉,而下一秒就会连人带车的向自己冲撞过来——我们对于周遭的一切都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信任感自己心想。
在自己想这些杂乱无章的事情的空当中,汽车已经拐进那条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小径。不久,树下了车,在棒球场前的空地下了车。
“再见。”
“再见。”我说,如果时间再早一些,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彼此道一声晚安再分手。
汽车音响里再次响起德沃夏克的曲子,至于自己为何对这位作曲家如此了如指掌,自己也不得而知。
不久,我在那家平时光顾的便利店前下了车,便利店此刻早已拉下卷帘门,在黎明那颗粒状的模糊夜色中泛着一丝刺骨的光泽,像用整齐的楷书写着‘拒绝’那样,使人感到一阵不寒而栗。我拐进巷子,从公共浴室前的小径绕到自己公寓的楼下,然后乘坐电梯抵达五楼。
房间里的落地灯还亮着,我拿起电话话筒给远在海边的琪打电话。
“都说女大十八变,我都记不得你现在究竟长什么模样。”我说。
“咯咯......”琪在电话另一头笑道,而对于我为何如此这么晚给她打电话,她既不感到惊讶,也不感到生气,“那你亲自来看呀!”她调皮的说道。
“我怕犯错。”我说,我一边拨弄唱片机上的唱臂,一边寻思着下一句该说什么。
“这倒是个严肃的问题。”她似乎正嘟囔着小嘴凝视床头的玩偶。
“我对于诱惑可没有半点抵抗力。”我如实说道,不知为何和琪打电话总是让自己想入非非。
“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富有诱惑力喔!”她的语气似乎在做某种小提示,像那种模棱两可的警示牌,比如:不可在此处游泳哦!之类的。
“有啊,哎......”我对着话筒长吁一口气,我为自己感到沮丧。
“你是第一个和我说这种话的人,咯咯......”说完琪再次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她的笑声像爽朗的晚风,使夏日中的人听来格外的凉爽、愉悦。
“真的吗?”
“当然!”她说。
“我发现我这个人太不老实了,每次和你聊天脑子里就净想着这些事。”我故意说道。
“哈哈哈!那你和别人呢?也这样吗?”琪在电话里大笑起来。
“没有过,而且和别的女孩子也不怎么聊天。”我说,我从火柴盒里掏出一支火柴棒,轻轻捏在手里。
“那你说我应该感到荣幸么?”
“我不知道,反正很想和你做就是了。”我说,说到这里我几乎毫不费力的想到和琪做爱时的场景,每一个细节和动作都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刚发生过那样的事情那样。
“只是因为声音然后延伸到这样的境界?”琪在电话一头问道,的确,她的声音会让人产生那种非分之想,所以细细想来所谓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她的声音了,像导火索那样的东西。(历史课本中常常使用‘导火索’这个词,但到眼下自己才真正了解到词意;所谓的导火索,大概就是过河拆桥那一类的事情;因为a,进而意识到c,甚至把a抛在脑后仅仅想着c。)
“也不全是,究竟到底为何?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想和你做,而且也觉得那一定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的确,如果不是琪的提醒,我甚至已经忘记,或者是说早已意识不到她的声音的特别之处。
“真不愧是作家,想象力如此之丰富,不过,也许现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妙哟!”琪说道,她说话的语气就像和同学商量周末园游会的细节那样,似乎在为某口味的冰激凌发表不同的意见。
“这和自己的职业没有必然联系,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只是有些人选择把它藏匿在心里,有些人选择开诚布公。”
“或许,幻想确实很美好,不过,和我这么聊的人,你是第一个。”琪停顿了一下,显然她是认真的,“而且跟你聊天很有趣,没有丝毫反感。”她似乎是在下某种定论,像遗体告别会上的个人独白。
“我自己感到很自责,甚至感觉自己过于龌龊了些。”其实这是我一直想说的来着。
“没什么好自责的,我接受这样的你、和你的表达方式,亦或者说是你这样一个态度。”她的语气无比的勇敢。
“希望有一天你也同样能接受我。”
“是什么范围内的接受呢?”
“可能是男女朋友那样的范畴吧?。”我说。
“我可以先笑一会儿吗?”琪问。
“嗯,那么,你先笑一会儿吧?。”我说,我把火柴棒折成两半衔在嘴边,然后凝视书架上的那套莎士比亚全集。
“我从来没有想过和你这样的人物走的如此之近,做女朋友这个提议说实在话,让我内心活动非常的复杂,说不出的复杂。好像也有些喜欢、有点期待,还有些惊喜,但也仅止于幻想那样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当然也无可避免的有他的缺陷,这大概就是上帝当初创造人时的某种内在规律,但对于你我只能想到你的优点,虽然这种认识非常的浅薄和抽象,但在某种程度而言却又是如此的真实。所以尽管接下来要说的话过于小儿科,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出口。我保证以上所有的言论都发自肺腑,没有丝毫含糊之处。”?我说,电话话筒里传来琪那急促的呼吸声,接着是一片死寂,像黑夜、像无边无际的黑夜,覆盖了广袤的原野和无尽的溪流,使光明在其面前黯淡失色,向其俯首称臣。
“我一直是你称职的读者”良久过后琪开口说道,琪的声音是那样的低沉、颤栗,似乎是从大海深处发射而来的,而眼下由于路途劳累,声音早已奄奄一息,像濒临死亡的鱼在烈日的烤焦下吐着体内最后一丝白沫。
“总之,我想得到你,这是我此刻内心在告诉自己的声音,所以你可能拒绝不了。”我说。
“当然,是拒绝不了。”琪说。
挂断电话,我把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密纹唱片放到转盘上,第一首曲子是钟(?el),据说钟是根据尼可罗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2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改编而成的,并对其曲调用手摇铃进行了加强。而关于钟的创作时间说法不一。1831年,李斯特在听过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后深受感动,产生了改编这些乐曲的想法。
我划开火柴点燃薄荷味香烟,时间已经是清晨五点零六分,怪不得琪对自己这样异常的行为丝毫也不感到惊讶。我起身走到厨房,然后听着李斯特的钢琴曲慢慢烧水煮咖啡,五分钟后把煮好的咖啡倒入杯中,加糖和牛奶,然后坐在写作台前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的阿根廷作家及诗人博尔赫斯在其演讲录诗艺一书中这样评价乔伊斯及其巨著尤利西斯;“想一想本世纪最重要的吧——假使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好了。我们读到了几千件关于两个主角的事情,不过我们却不认识这两个人。我们对但丁或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知道得还比较多,而这些角色——还有他们生老病死的故事——却只在短短几句话里头就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并不知道关于他们上千件的琐事,不过却好像和他们很熟。当然了,这比较重要。”
而在其担任的家庭杂志的外国书籍和作者栏目中也提到乔伊斯;“有些句子和段落不比莎士比亚逊色”,但“乔伊斯的头几本书并不重要”,随后创作的作品也“不过是没有生气的同形异义问自己游戏的交织物”,“很难说这种串连不是失败和无能”——这本书指的是芬尼根的守灵夜。
但同样在博尔赫斯的演讲录诗艺第五讲诗与思潮一章中拿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句话作为范例;“谈到了夜晚,就免不了想到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句话——我想这对大家而言也是很好的——乔伊斯是这么说的:‘如河流般,如流水般,流向这里也流向那里,夜晚啊!’这是个极端的精心雕琢之作。我们感觉到像这样的诗行,要几个世纪以后才会有人写得出来。”
而由此可见博尔赫斯对乔伊斯或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复杂心理,不过,当我读到芬尼根守灵夜的最末一句话——“如河流般,如流水般,流向这里也流向那里,夜晚啊!”时,茅塞顿开,顿时对这本难啃的巨著——尤利西斯的叙事结构有了了解,当然,这得进一步去验证。但对于布卢姆先生上茅房一事确信无疑,似乎自己穿越书本与时间,化身为一只苍蝇躲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注视着这一切,如此记忆深刻。另外,对于阳光的描述,尽管细细读来不过寥寥数语,但那种鲜活和真实性无可指摘,仿佛通过自己的眼眸看到那片倾洒下来的阳光那般;在一阵黑暗后,如柳明花暗般看到几片亮灿灿、倾洒下来的阳光。
当我读到第八章的第八页时,困意袭来,说良心话,恐怕再也见不到比这诠释更多的啦!我数了数第九章章节末尾的注释,居然有五百五十五条之多。我合起书躺在那张红色沙发上,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到挂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黑白半身照的墙壁上,挂钟上的时针指向早晨七时一刻。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